导流组件、扩散器、防溅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3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0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流组件、扩散器、防溅垫及车辆,导流组件被构设为车辆后轮腔和车辆尾部之间的导流结构,导流组件包括导流壳体以及导流翼型板,导流壳体具有沿车辆长度方向布置的气流流道,气流流道连通车辆的后轮腔以及连通车辆尾部大气;导流翼型板设置于气流流道内且与导流壳体连接,导流翼型板具有压力面和吸力面,压力面靠近气流流道的顶壁设置,吸力面远离气流流道的顶壁设置,以将气流流道的至少部分分隔为沿车辆高度方向上下分布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导流翼型板还具有前缘和后缘,前缘靠近车辆的后轮腔设置,后缘靠近车辆尾部设置,其不仅减小了车辆的气动噪音,而且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还加快了车辆制动结构的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附件,尤其涉及一种导流组件、扩散器、防溅垫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辆顶部的气流流动至车身后部后和从车身底部流动至车身后部的气流汇合形成涡流,会在车身后部产生噪音。同时,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需要紧急制动或长时间踩踏制动踏板时,车辆的制动结构因摩擦会产生过高的温度,导致车辆的制动结构热衰退,进而导致制动距离延长,这将对车辆的安全性能产生影响。

2、为此,相关
中,在车辆后轮后部设置通风散热通道,由于气流快速通过该通道,该通风散热通道区域周边形成负压区,吸引后轮腔内的气流快速通过该通风散热通道,达到冷却制动盘的作用,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但是,通风散热通道会快速引导气流流向车身后部,导致车身后部形成的涡流距离车身尾部更近,将严重影响用户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组件、扩散器、防溅垫及车辆,其不仅减小了车辆的气动噪音,而且提高了车辆行驶时的稳定性,还加快了车辆制动结构的散热。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流组件,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被构设为车辆后轮腔和车辆尾部之间的导流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连通所述后轮腔,所述第二子段连通车辆尾部大气,所述导流翼型板设于所述第一子段内以将所述第一子段分隔为沿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下分布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翼型板具有平衡位置、最大降噪位置和最大散热位置,所述导流翼型板处于平衡位置时所述导流翼型板的任一翼型的翼弦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导流翼型板处于最大散热位置时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被构设为车辆后轮腔和车辆尾部之间的导流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连通所述后轮腔,所述第二子段连通车辆尾部大气,所述导流翼型板设于所述第一子段内以将所述第一子段分隔为沿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下分布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翼型板具有平衡位置、最大降噪位置和最大散热位置,所述导流翼型板处于平衡位置时所述导流翼型板的任一翼型的翼弦与车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5°,所述导流翼型板处于最大散热位置时所述导流翼型板的任一翼型的翼弦与所述车辆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导流翼型板处于最大降噪位置时所述导流翼型板的任一翼型的翼弦与所述车辆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浩侯宇祥马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