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簧片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2323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7: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簧片,包括圆筒状的主体以及多个周向分布在主体上且两端固定的簧丝,所述簧丝呈波浪形,且所述簧丝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波谷位置的公端子接触部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相邻公端子接触部之间并位于波峰位置的的母端子接触部,在公端子插入的方向上,所述簧丝上的公端子接触部与主体的轴线间的径向间距逐渐增大;还公开了包括上述接触簧片的连接器。本技术的各个公端子接触部与公端子间的挤压力较小且较为均衡,在通电后出现温升时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触簧片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新能源汽车的高压连接器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具有大电流的稳定传输功能是高压连接器良好性能的重要指标。高压连接器中的功率端子是保证高压连接器大电流传输的关键部件,为了保证公母端子的有效电导通,通常在母端子的插孔内安装圆筒状的接触簧片,在圆柱状的公端子和母端子对插后接触簧片位于两者之间,接触簧片在其主体上冲压出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簧丝,簧丝上的接触部在公端子插入后抵接公端子,进而将公端子和母端子有效电导通,保障电流传输顺畅。

2、当前的接触簧片,其簧丝呈现波浪形,从而具有轴向上间隔分布的公端子接触部,以及位于相邻公端子接触部之间的、与母端子插孔内壁抵接的母端子接触部,这种的接触簧片,在径向上,各个公端子接触部与轴线的距离相等,在公端子插入插孔时,首先与公端子接触的公端子接触部由于受压形变,会将力沿插入方向依次传递至下一个母端子接触部和公端子接触部,由于母端子接触部被插孔内壁限制而无法径向外扩形变,因此在力的传递下,下一个公端子接触部会受力并被迫向轴线过度形变,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簧片,设置于母端子的插孔内并与公端子电性导通,包括圆筒状的主体(1)以及多个周向分布在主体(1)上且两端固定的簧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丝(2)呈波浪形,且所述簧丝(2)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波谷位置的公端子接触部(21)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相邻公端子接触部(21)之间并位于波峰位置的母端子接触部(22),在公端子插入的方向上,所述簧丝(2)上的公端子接触部(21)与主体(1)的轴线间的径向间距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上,相邻簧丝(2)之间均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中设有呈波浪形且沿主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弹片(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簧片,设置于母端子的插孔内并与公端子电性导通,包括圆筒状的主体(1)以及多个周向分布在主体(1)上且两端固定的簧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丝(2)呈波浪形,且所述簧丝(2)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不同波谷位置的公端子接触部(21)以及至少一个设置在相邻公端子接触部(21)之间并位于波峰位置的母端子接触部(22),在公端子插入的方向上,所述簧丝(2)上的公端子接触部(21)与主体(1)的轴线间的径向间距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上,相邻簧丝(2)之间均具有空隙,所述空隙中设有呈波浪形且沿主体(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弹片(3),所述弹片(3)一端连接在主体(1)上、另一端构成自由端,且所述弹片(3)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波谷位置的公端子补充接触部(32)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波峰位置的母端子补充接触部(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丝(2)与弹片(3)两者的波浪形曲线的波峰与波峰之间,以及波谷与波谷之间在主体(1)的周向上均为非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簧丝(2)与弹片(3)中,其中一者的波浪形曲线的波峰或波谷在主体的周向上对应于另一者的波浪形曲线的波谷或波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接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自由端向主体(1)的轴线方向弯曲,所述自由端在公端子插入主体(1)时与公端子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