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水内芯、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15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水内芯、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出水内芯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冷进水道、热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口,出水口的数量为四个,各出水口分别适于连通顶喷、花洒、喷枪和起泡器;第一腔设有分别与冷进水道和热进水道连通的冷水口和热水口,第一腔还设有与过水道一端连通的混水口;第二腔设有与过水道另一端连通的连通口,第二腔还设有分别与各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孔,各过水孔均设于第二腔的腔底或第二腔的腔侧壁上;该内芯通过配置合适的温度阀和切换阀即可实现调温、调节出水量、切换不同出水模式的效果,功能更加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出水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水内芯、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出水装置中一般以单出水配备温度阀,仅能实现调节出水温度或出水量的作用,不能实现不同出水模式的切换,或三出水配备切换阀,仅能实现切换不同出水模式和调节出水量的作用,不能实现出水温度的变化,因此,上述出水模式都较为单一,难以满足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出水内芯、出水组件及出水装置。

2、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及其优选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但实施例不限于下述方案:

3、方案一,一种出水内芯,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冷进水道、热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4、所述第一腔设有分别与所述冷进水道和所述热进水道连通的冷水口和热水口,所述第一腔还设有与所述过水道一端连通的混水口;

5、所述第二腔设有与所述过水道另一端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第二腔还设有分别与各所述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孔,各所述过水孔均设于所述第二腔的腔底或所述第二腔的腔侧壁上。

6、方案二,基于方案一,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分别设于所述出水内芯沿所述出水内芯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混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腔的腔底,所述连通口设于所述第二腔的腔侧壁,所述过水孔设于所述第二腔的腔底。

7、方案三,基于方案二,所述冷水口相比所述热水口更靠近所述第一腔的开口处。

>8、方案四,基于方案一至方案三,还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靠近所述冷进水道或所述热进水道的进水口处设置。

9、方案五,一种出水组件,包括紧固件、花洒座、冷水接头、热水接头和方案四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所述冷水接头和所述热水接头分别与所述冷进水道和热进水道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花洒座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适于供所述冷水接头或所述热水接头贯穿,所述紧固件贯穿第二孔后与所述螺纹柱螺接。

10、方案六,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温度阀、切换阀和如方案五所述的一种出水组件或如方案一至方案四任一项所述的出水内芯,所述温度阀装设于所述第一腔并使所述温度阀的冷进水端和热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冷水口和所述热水口连通,所述温度阀的出水端与所述混水口连通;所述切换阀装设于所述第二腔并使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与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切换阀的出水端数量与所述过水孔的数量适配,并适于一一对应连通。

11、方案七,基于方案六,所述切换阀包括阀壳、转动件;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设于所述阀壳,所述转动件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分水孔,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阀壳转动连接并适于在转动时切换所述分水孔与各所述切换阀的出水端的连通关系。

12、方案八,基于方案七,所述切换阀还包括切换轴和密封件,所述切换阀设有负压腔,所述密封件设有第三孔、第四孔;所述切换轴适于滑动并停靠于封堵所述第四孔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所述第四孔的第二位置;所述切换轴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孔、所述负压腔依次连通,所述密封件在水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分水孔移动或形变以密封所述分水孔;所述切换轴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孔、所述负压腔、所述第四孔和所述分水孔依次连通,所述密封件在水力作用下远离所述分水孔移动或形变以开放所述分水孔,以使所述切换阀的进水端直接连通所述分水孔。

13、方案九,基于方案八,所述切换阀还包括按压件、棘轮件和复位件,所述按压件抵于所述棘轮件,并适于相对所述转动件滑动以驱动所述棘轮件转动,所述棘轮件顶抵所述切换轴,所述转动件上设有两停靠位,所述棘轮件适于转动时切换并停靠于所述停靠位以使所述切换轴停靠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件用于给所述切换轴提供使所述切换轴朝向第一位置滑动的复位力。

14、方案十,基于方案八,所述密封件中部的厚度大于其边缘的厚度,所述第三孔设于所述密封件的边缘,所述第四孔设于所述密封件的中部。

15、由上述对本技术及其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优选实施例由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从而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6、1、方案一及其优选实施例中,出水内芯包括第一腔、第二腔、冷进水道、热进水道、过水道和出水口;第一腔设有分别与冷进水道和热进水道连通的冷水口和热水口,第一腔还设有与过水道一端连通的混水口,第一腔处可以配置温度阀,起到调温和调节出水量的作用;第二腔设有与过水道另一端连通的连通口,第二腔还设有分别与各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孔,各过水孔均设于第二腔的腔底或第二腔的腔侧壁上,便于切换,第二腔处可以配备切换阀,用于给调节过温度的水路切换合适的出水模式;出水口的数量为四个,各出水口分别适于连通顶喷、花洒、喷枪和起泡器,具有不同的出水模式,该内芯通过配置合适的温度阀和切换阀即可实现调温、调节出水量、切换不同出水模式的效果,功能更加多样。

17、2、方案二及其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腔和第二腔分别设于出水内芯沿出水内芯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且第一腔和第二腔的开口方向相反,混水口设于第一腔的腔底,连通口设于第二腔的腔侧壁,过水孔设于第二腔的腔底,该设置使得两侧芯子相对接即可完成第一腔和第二腔和过水道的注塑,易于成型,方便生产加工。

18、3、方案三及其优选实施例中,冷水口相比热水口更靠近第一腔的开口处,以便于第一腔安装恒温阀时的使用。

19、4、方案四及其优选实施例中,螺纹柱靠近冷进水道或热进水道的进水口处设置,使用时,该螺纹柱可以与紧固件、冷水接头或热水接头配合起到防止花洒座旋转,保证使用稳定性的作用。

20、5、方案五及其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出水组件,包括紧固件、花洒座、冷水接头、热水接头和方案四的一种出水内芯;冷水接头和热水接头分别与冷进水道和热进水道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花洒座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适于供冷水接头或热水接头贯穿,紧固件贯穿第二孔和外壳后与螺纹柱螺接;当花洒插设于花洒插口时,由于热水接头贯穿第一孔,热水接头固定于墙体并与第一孔的孔壁配合起到了限制花洒座绕第二孔的中心轴转动的作用,不会因为花洒的重力导致花洒座旋转,保证使用稳定性。

21、6、方案六及其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出水装置,包括温度阀、切换阀和方案五的一种出水组件或方案一至方案四任一项的出水内芯,温度阀装设于第一腔并使温度阀的冷进水端和热进水端分别与冷水口和热水口连通,温度阀的出水端与混水口连通;切换阀装设于第二腔并使切换阀的进水端与连通口连通,切换阀的出水端数量与过水孔的数量适配,并适于一一对应连通,该出水装置,功能多样,满足用户使用。

22、7、方案七及其优选实施例中,切换阀包括阀壳、转动件;切换阀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设于阀壳,转动件设有用于连通切换阀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分水孔,转动件与阀壳转动连接并适于在转动时切换分水孔与各切换阀的出水端的连通关系,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水路的切换,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11)、第二腔(12)、冷进水道(13)、热进水道(14)、过水道(15)和出水口(16);所述出水口(16)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1)和所述第二腔(12)分别设于所述出水内芯(1)沿所述出水内芯(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腔(11)和所述第二腔(12)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混水口(113)设于所述第一腔(11)的腔底,所述连通口(121)设于所述第二腔(12)的腔侧壁,所述过水孔(122)设于所述第二腔(12)的腔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口(111)相比所述热水口(112)更靠近所述第一腔(11)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靠近所述冷进水道(13)或所述热进水道(14)的进水口处设置。

5.一种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3)、花洒座(4)、冷水接头(5)、热水接头(6)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1);所述冷水接头(5)和所述热水接头(6)分别与所述冷进水道(13)和热进水道(14)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花洒座(4)包括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所述第一孔(41)适于供所述冷水接头(5)或所述热水接头(6)贯穿,所述紧固件(3)贯穿第二孔(42)后与所述螺纹柱(17)螺接。

6.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阀(7)、切换阀(8)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组件或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出水内芯(1),所述温度阀(7)装设于所述第一腔(11)并使所述温度阀(7)的冷进水端和热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冷水口(111)和所述热水口(112)连通,所述温度阀(7)的出水端与所述混水口(113)连通;所述切换阀(8)装设于所述第二腔(12)并使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与所述连通口(121)连通,所述切换阀(8)的出水端数量与所述过水孔(122)的数量适配,并适于一一对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8)包括阀壳(81)、转动件(82);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设于所述阀壳(81),所述转动件(82)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的分水孔(891),所述转动件(82)与所述阀壳(81)转动连接并适于在转动时切换所述分水孔(891)与各所述切换阀(8)的出水端的连通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8)还包括切换轴(83)和密封件(84),所述切换阀(8)设有负压腔(892),所述密封件(84)设有第三孔(841)、第四孔(842);所述切换轴(83)适于滑动并停靠于封堵所述第四孔(842)的第一位置和开放所述第四孔(842)的第二位置;所述切换轴(83)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孔(841)、所述负压腔(892)依次连通,所述密封件(84)在水力作用下朝向所述分水孔(891)移动或形变以密封所述分水孔(891);所述切换轴(83)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所述第三孔(841)、所述负压腔(892)、所述第四孔(842)和所述分水孔(891)依次连通,所述密封件(84)在水力作用下远离所述分水孔(891)移动或形变以开放所述分水孔(891),以使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直接连通所述分水孔(89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8)还包括按压件(85)、棘轮件(86)和复位件(87),所述按压件(85)抵于所述棘轮件(86),并适于相对所述转动件(82)滑动以驱动所述棘轮件(86)转动,所述棘轮件(86)顶抵所述切换轴(83),所述转动件(82)上设有两停靠位(8211),所述棘轮件(86)适于转动时切换并停靠于所述停靠位(8211)以使所述切换轴(83)停靠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件(87)用于给所述切换轴(83)提供使所述切换轴(83)朝向第一位置滑动的复位力。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84)中部的厚度大于其边缘的厚度,所述第三孔(841)设于所述密封件(84)的边缘,所述第四孔(842)设于所述密封件(84)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11)、第二腔(12)、冷进水道(13)、热进水道(14)、过水道(15)和出水口(16);所述出水口(16)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11)和所述第二腔(12)分别设于所述出水内芯(1)沿所述出水内芯(1)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腔(11)和所述第二腔(12)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混水口(113)设于所述第一腔(11)的腔底,所述连通口(121)设于所述第二腔(12)的腔侧壁,所述过水孔(122)设于所述第二腔(12)的腔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口(111)相比所述热水口(112)更靠近所述第一腔(11)的开口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靠近所述冷进水道(13)或所述热进水道(14)的进水口处设置。

5.一种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3)、花洒座(4)、冷水接头(5)、热水接头(6)和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出水内芯(1);所述冷水接头(5)和所述热水接头(6)分别与所述冷进水道(13)和热进水道(14)的进水口连接并连通;所述花洒座(4)包括第一孔(41)和第二孔(42),所述第一孔(41)适于供所述冷水接头(5)或所述热水接头(6)贯穿,所述紧固件(3)贯穿第二孔(42)后与所述螺纹柱(17)螺接。

6.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阀(7)、切换阀(8)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水组件或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出水内芯(1),所述温度阀(7)装设于所述第一腔(11)并使所述温度阀(7)的冷进水端和热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冷水口(111)和所述热水口(112)连通,所述温度阀(7)的出水端与所述混水口(113)连通;所述切换阀(8)装设于所述第二腔(12)并使所述切换阀(8)的进水端与所述连通口(121)连通,所述切换阀(8)的出水端数量与所述过水孔(122)的数量适配,并适于一一对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林贤景黄仕怀王飞虎曾安明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