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相关,具体为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应用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传统的叶片驱动的风力发电机体积较大且造价、维护成本高昂限制了风力发电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无叶片风力发电技术的提出,无叶片涡振发电技术通过风作用在其捕能柱时,涡激作用力使捕能柱在横向和流向产生强烈的周期性摆动,再通过其能量转换装置将摆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具有便于布局安装且造价、维护成本低的特性,而现有的无叶片涡振发电机受其摆动工作发电及材料特性影响其在发电过程中会存在捕能柱及内部结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当风力、气流较小时,无法充分利用风流进行发电导致发电效率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2、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包括蓄能底座机构以及捕能机构,所述蓄能底座机构包括电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包括蓄能底座机构以及捕能机构,所述蓄能底座机构包括电能存储系统、调控传动系统、防护优化系统、光能应用系统,所述捕能机构包括捕能传导系统、捕能优化系统、调控优化系统、支撑防护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控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座、升降气缸以及升降对接座,所述升降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蓄能底座顶部,所述升降对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功能搭载座底部并嵌套于所述升降固定座内,所述功能搭载座底部内壁设有腔体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末端支撑于所述升降固定座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包括蓄能底座机构以及捕能机构,所述蓄能底座机构包括电能存储系统、调控传动系统、防护优化系统、光能应用系统,所述捕能机构包括捕能传导系统、捕能优化系统、调控优化系统、支撑防护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控机构包括升降固定座、升降气缸以及升降对接座,所述升降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蓄能底座顶部,所述升降对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功能搭载座底部并嵌套于所述升降固定座内,所述功能搭载座底部内壁设有腔体用于固定安装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末端支撑于所述升降固定座内用于调控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传导机构包括传控气泵,所述传控气泵嵌入固定设置于所述功能搭载座内部,所述功能搭载座内设有气压环腔,所述传控气泵具有两个输出端口,所述传控气泵的一个输出端口通过所述功能搭载座内壁气道与所述升降气缸连通,所述传控气泵另一个输出端口与所述气压环腔连通,所述适应滑移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气活塞缸,所述导气活塞缸活塞杆部外端置于顶部,所述导气活塞缸侧部进气孔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导气活塞缸底部与所述气压环腔连通从而通过气压可实现支撑效果控制,所述功能搭载座内壁设有四组导气通道,所述气压环腔顶部阵列设有四个连通控制阀与所述导气通道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风力发电效率的无叶片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滑移腔内固定安装有限位安装杆,所述弹性支撑杆设有升降滑槽,所述限位安装杆穿过所述升降滑槽限制所述弹性支撑杆升降范围,所述弹性支撑杆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副,所述转动连接副转动安装有传导压板,所述传导压板与所述导气活塞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曙光,唐芳,卢海山,刘奇良,沈壮,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