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2105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束管通酸管,束管通酸管上设有若干酸液出口,下端设有密封法兰,下端端口为酸液输入端口,密封法兰与下端端口之间设有与下端端口互通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束管通酸管用于插入双spoke超导腔的束管内,且下端通过密封法兰与束管的下端口密封连接,从束管通酸管的下端端口输入的酸液经束管通酸管上的酸液出口排出到束管内对束管进行抛光后经排出口排出;四通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五对接法兰与束管的上端口密封连接。本技术通过选择不同管径通酸管和在通酸管上不同位置的开口使酸液按比例分配注入腔内,达到酸液均匀循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速器,涉及一种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缓冲化学抛光(bcp)是超导腔内表面处理的常规手段,主要原理是将bcp酸液(其由三种酸按hf:hno3:h3po4=1:1:2的体积比配制而成)注入腔内,使腔内表面金属铌与酸液发生反应,达到去除表面损伤层及机加工过程中带来的其它金属杂质与污染物的目的。在酸洗过程中酸液温度会升高,产生h2,因此在此过程中要控制酸液的温度和气体的排放。温度若控制不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导致酸洗量无法控制及超导腔会发生氢中毒的现象,影响超导腔整体性能;若h2无法顺利排出,气体会在腔内聚集,影响酸液与腔内表面充分接触,造成腔内局部区域欠酸洗,无法达到超导腔整体去除损伤层和外来污染物的目的;如酸洗回路结构设计不当,在酸液的出口处极易形成酸洗纹路,严重的会对超导腔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2、传统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方案是将双spoke腔平放于支架上,从下端法兰处通酸,上端法兰出酸,利用酸洗泵组形成循环,利用制冷机控制酸液的温度,在酸洗过程中需要不断转动超导腔,以实现酸洗的均匀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法兰(11)、第二对接法兰(12)、第三对接法兰(13)、第四对接法兰(14)、第五对接法兰(16)、四通(7)和束管通酸管(15);所述四通(7)的四个端口分别记为排出口、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通酸管(15)的顶部开有两个166°的环形槽,用于酸液排出并扰动酸液在顶盖上鼻锥处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环形槽连接处下方设有若干用于酸液排出的孔;所述束管通酸管的中部设有用于酸液排出的孔,所述束管通酸管上对应于所述束管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法兰(11)、第二对接法兰(12)、第三对接法兰(13)、第四对接法兰(14)、第五对接法兰(16)、四通(7)和束管通酸管(15);所述四通(7)的四个端口分别记为排出口、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通酸管(15)的顶部开有两个166°的环形槽,用于酸液排出并扰动酸液在顶盖上鼻锥处的流动方向;在所述环形槽连接处下方设有若干用于酸液排出的孔;所述束管通酸管的中部设有用于酸液排出的孔,所述束管通酸管上对应于所述束管的下部位置设有用于酸液排出的孔;使得酸液在所述束管通酸管(15)的排出量满足顶部流量:中部流量:底部流量=8:2:1的比例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spoke超导腔缓冲化学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管通酸管(15)包括两段,两段之间设有所述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劲周文中潘卫民贺斐思葛锐靳松常正则米正辉王子晗刘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