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铀矿,具体涉及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内砂岩型铀矿勘探与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铀矿地质工作者发现国内产铀中-东部盆地(鄂尔多斯、二连、松辽与巴音戈壁)内部或盆地边缘局部发育中-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其周边发育的砂岩型铀矿在地球化学分带特征、铀矿化特征及矿体形态等方面与典型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伊犁盆地南缘)存在明显差异,尤其以松辽盆地南缘砂岩型铀矿最为典型,区内广泛发育辉绿岩盖(脉),其形成年龄(45.8~53.0ma)与砂岩型铀矿主成矿年龄(28.0~53.0ma)具有很好相关性,并可见切穿含矿层的辉绿岩脉及产于其附近的铀矿体,显示出辉绿岩侵入改造与铀成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2、但现阶段有关研究集中于辉绿岩本身的滞水作用、提供成矿有利环境及对铀矿的叠加改造作用方面,却忽视了辉绿岩侵入伴随大规模co2充注、地下水动力条件与砂岩物性改变对铀成矿的影响,使得中-基性岩侵入改造与铀成矿之间的内在关系还尚不明确,具体表现在中-基性岩侵入是否参与铀成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收集的资料包括:研究区钻孔、地震、已知铀矿化特征资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采集的样品包括:中-基性岩、含矿砂岩、受热改造砂岩、未受热改造砂岩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为:绘制中-基性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收集的资料包括:研究区钻孔、地震、已知铀矿化特征资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采集的样品包括:中-基性岩、含矿砂岩、受热改造砂岩、未受热改造砂岩样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具体为:绘制中-基性岩与矿体空间展布图,测定中-基性岩全岩ar-ar年龄,查明研究区中-基性岩与铀成矿时空耦合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具体为:对受热改造砂岩与未受热改造砂岩样品开展孔隙度、渗透率研究,当受热改造砂岩孔隙度、渗透率皆大于未受热改造砂岩,说明中-基性岩侵入改造过程能改善砂岩物性,对砂岩铀成矿有利;反之则不能改善砂岩物性,对砂岩铀成矿不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为:绘制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展布特征图,利用氧化带平面展布方向、氧化带平面展布大小、氧化带剖面中含矿层氧化厚度大小判断古地下水运移方向与运移路径,确定古地下水补给区与排泄区大致位置及古地下水动力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铀矿中-基性岩侵入改造铀成矿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还包括:针对遭受中-基性岩侵入改造的地区,通过局部热异常对地下水运移方式的改变,判断对砂岩铀成矿是否有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评价砂岩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波,刘红旭,邱林飞,王文全,田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