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夏两用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地埋管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966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的可节约能源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非干燥地区的冬夏两用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地埋管空调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辅助加热器、太阳能热水储存器、再生器、溶液加热器、溶液换热器、溶液再生系统、稀溶液槽、液体除湿系统、直接蒸发换热器、水换热器、埋地管、阀门和空调房,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空调装置系统;主要解决如何设计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等有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夏季制冷时蒸发冷却用水流经埋地管降温,冬季太阳能和埋地管产生的热水提供房间制热,具有降低热源温度,提高蒸发冷却的制冷效率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的可节约能源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非干燥地区的冬夏两用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地埋管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干燥地区,蒸发冷却技术完全能满足空气调节要求,而不必采用机械制冷;对 于江浙沪等非干燥地区,由于夏季室外空气的含湿量过大,单靠蒸发冷却无法得到满意的 送风状态。此外,夏季室内有湿负荷,而蒸发冷却自身没有除湿能力,无法降低室外空气的 含湿量以满足送风要求,因此单独应用蒸发冷却技术难以替代机械制冷来实现建筑物的空 气调节。而将蒸发冷却技术与液体去湿技术结合使用的空调系统,则能替代传统压缩式制 冷满足建筑物的空气调节要求。且夏天用于蒸发冷却的循环水采用流经埋地管道处理,可 以降低热源温度,提高蒸发冷却的制冷效率。目前,市场上尚无能够结合蒸发冷却技术、液体除湿及太阳能的应用等技术,进而 提出的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合蒸发冷却技 术、液体除湿及太阳能的应用等技术的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使之能够有效 节约能源,降低热源温度,提高蒸发冷却制冷效率的冬夏两用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地埋管空调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如何设计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空 调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要解决如何适应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的不断变化,能够为直接蒸发 冷却提供比较高的温湿精度问题;要解决在空气处理过程和溶液除湿过程等有关技术问 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包括槽、泵、除湿器、 空调装置及相关的管路等部件,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辅助加热器、太阳能热水储 存器、再生器、溶液加热器、溶液换热器、溶液再生系统、稀溶液槽、液体除湿系统、直接蒸发 换热器、水换热器、埋地管、阀门A、阀门B和空调房,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空调装置 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的一端通过相关管路经由太阳能热水储存器与太阳能集热器的 另一端相互连接;一太阳能辅助加热器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太阳能热水储存器相互连接;一再生器上部的一侧为输出口,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加热器的一端相互连 接,再生器底部输出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下部相互连接;一溶液加热器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再生器上部一侧的端口相互连接,另一侧通 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相互连接,溶液加热器的上部设有并行输出的两路,每一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阀门A后与太阳能集热器并行的两路相互连接,两并行阀门A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两阀门B后与水换热器的两端口相互连接;一溶液换热器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加热器的另一侧相互连接,另一侧通过 相关管路经由阀门和泵后与稀溶液槽相互连接,溶液换热器的上部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再 生系统相互连接;一溶液再生系统包括浓溶液槽、泵和相关管路,该溶液再生系统的一侧通过相关 管路与溶液换热器上部相互连接,另一侧设有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相关管路经由泵后与液 体除湿系统上部一侧相互连接,另一路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一阀门后与溶液换热器连接的另 一阀门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一稀溶液槽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和溶液再生系统连接泵的另一端 相互连接,该稀溶液槽的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液体除湿系统的底部相互连接;一液体除湿系统包括内冷型除湿器及相关的管路,该液体除湿系统的上部一侧通 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再生系统的连接泵相互连接,上部另一侧设有出水的相关管路,并设有 两路输出,一路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的一侧相互连接,另一路通过回风的相关 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另一侧的输出端口相互连接;该液体除湿系统下部一侧设有进水的 相关管路,下部另一侧设有两路输入,一路通过相关管路与空调房的输出端口相互连接,另 一路通过新风的相关管路的与其输出端口相互连接;该液体除湿系统的底部通过相关管路 与稀溶液槽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一直接蒸发换热器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液体除湿系统的输出端口相互连接,另 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空调房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直接蒸发换热器的输出端回风通过相关 管路进入直接蒸发换热器的输入端;直接蒸发换热器的上部设有两路,一路输出端口通过 相关管路与埋地管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另一路输入端口通过相关管路经由水换热器后与 埋地管输出端连接的泵相互连接;一水换热器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两阀门B后,分别并行与太阳能集热器的两 路相互连接,另一侧设有两路,一路输入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埋地管输出端连接的泵相互 连接,另一路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的上部相互连接;一埋地管输出端口通过泵与水换热器输入端口相互连接,该埋地管输入端口通 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上部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一空调房一侧的输出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液体除湿系统下部输入端口相互连接, 另一侧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排风管路相互连接,空调房上部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 器的另一侧端口相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结合蒸发冷却技术、液体除湿及太阳能的应用等 技术,能替代传统压缩式制冷满足建筑物的空气调节要求;通过室内回风与新风混合后再 进入除湿器处理,充分利用了室内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特点;除湿液再生所需要的能量由 太阳能加热器提供;通过改变旁通比可以灵活调节以适应空调房间热湿负荷的不断变化能 够为直接蒸发冷却提供比较高的温湿精度;夏季制冷时蒸发冷却用水流经埋地管降温,冬 季太阳能和埋地管产生的热水提供房间制热,具有降低热源温度,提高蒸发冷却的制冷效 率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1-太阳能集热器;20-进水;2-太阳能辅助加热器; 21-出水;3-太阳能热水储存器; 22-新风;4-再生器;23-回风;5-溶液加热器;24-空调房;6-溶液换热器;25-排风;7-溶液再生系统;8-稀溶液槽;9-液体除湿系统;10-直接蒸发换热器;11-水换热器;12-埋地管;13-阀门 A ;14-阀门 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请参阅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槽、泵、除湿器、空调装置及相关的管路等部件,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辅助加热器2、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再生器4、溶液加热 器5、溶液换热器6、溶液再生系统7、稀溶液槽8、液体除湿系统9、直接蒸发换热器10、水换 热器11、埋地管12、阀门A13、阀门B14和空调房24,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空调装置 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有一太阳能集热器1的一端通过相关管路经由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与太阳能集热器 1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一太阳能辅助加热器2 —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相互连接;一再生器4上部的一侧为输出口,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加热器5的一端相 互连接,再生器4底部输出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6下部相互连接;一溶液加热器5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再生器4上部一侧的端口相互连接,另一 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6相互连接,溶液加热器5的上部设有并行输出的两路,每一 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阀门A13后与太阳能集热器1并行的两路相互连接,两并行阀门 A1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两阀门B14后与水换热器11的两端口相互连接;一溶液换热器6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冬夏两用蒸发冷却太阳能液体除湿地埋管空调装置,该系统包括:槽、泵、除湿器、空调装置及相关的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辅助加热器(2)、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再生器(4)、溶液加热器(5)、溶液换热器(6)、溶液再生系统(7)、稀溶液槽(8)、液体除湿系统(9)、直接蒸发换热器(10)、水换热器(11)、埋地管(12)、阀门A(13)、阀门B(14)和空调房(24),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空调装置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有:一太阳能集热器(1)的一端除湿系统(9)的输出端口相互连接,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空调房(24)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直接蒸发换热器(10)的输出端回风(23)通过相关管路进入直接蒸发换热器(10)的输入端;直接蒸发换热器(10)的上部设有两路,一路输出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埋地管(12)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另一路输入端口通过相关管路经由水换热器(11)后与埋地管(12)输出端连接的泵相互连接;一水换热器(11)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两阀门B(14)后,分别并行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两路相互连接,另一侧设有两路,一路输入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埋地管(12)输出端连接的泵相互连接,另一路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10)的上部相互连接;一埋地管(12)输出端口通过泵与水换热器(11)输入端口相互连接,该埋地管(12)输入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10)上部的输入端口相互连接;一空调房(24)一侧的输出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液体除湿系统(9)下部输入端口相互连接,另一侧端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排风(25)管路相互连接,空调房(24)上部通过相关管路与直接蒸发换热器(10)的另一侧端口相互连接。通过相关管路经由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另一端相互连接;一太阳能辅助加热器(2)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太阳能热水储存器(3)相互连接;一再生器(4)上部的一侧为输出口,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加热器(5)的一端相互连接,再生器(4)底部输出口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6)下部相互连接;一溶液加热器(5)的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再生器(4)上部一侧的端口相互连接,另一侧通过相关管路与溶液换热器(6)相互连接,溶液加热器(5)的上部设有并行输出的两路,每一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阀门A(13)后与太阳能集热器(1)并行的两路相互连接,两并行阀门A(13)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相关管路经由两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毅余才宽李军邹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