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164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属于电梯防坠落减震领域,包括电梯井,电梯井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槽,且电梯井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箱,防护箱的内部设有电梯厢体,且电梯厢体顶端与防护箱之间固定连接有降落伞缓冲组件;防护箱的底端设有气囊缓冲组件,且防护箱的两侧面对应竖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间歇性减速组件,电梯厢体的内底端面与防护箱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弹簧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气囊缓冲组件、间歇性减速组件与降落伞缓冲组件,不仅针对电梯的两侧与底部进行缓冲减震,还在电梯厢体顶部也增设了减震措施,从而围绕电梯厢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防坠落保护,有效提高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落减震,具体是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智慧楼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或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智慧楼宇中,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承载工具,自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在楼宇电梯发生故障时,对保障人员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的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其中普遍的一种事故便是电梯意外下坠致人员摔伤或死亡。

2、为了避免电梯意外下坠致人员摔伤或死亡,通常在电梯上硬件上安装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防坠落减震装置,通过电梯上的传感器检测电梯下落速度,当检测到下落速度超过预设值时,这些防坠落减震装置运行避免电梯意外下坠致人员摔伤或死亡。

3、但现有防坠落减震装置存在如下问题:通常只针对电梯的两侧与底部进行缓冲减震,顶部缺失减震措施,无法围绕电梯厢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防坠落保护,缓冲减震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不仅针对电梯的两侧与底部进行缓冲减震,还在电梯厢体顶部也增设了减震措施,从而围绕电梯厢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防坠落保护,有效提高缓冲减震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包括电梯井,所述电梯井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槽,且电梯井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部设有电梯厢体,且电梯厢体顶端与防护箱之间固定连接有降落伞缓冲组件;

4、所述防护箱的底端设有气囊缓冲组件,且防护箱的两侧面对应竖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间歇性减速组件,所述电梯厢体的内底端面与防护箱的底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第一弹簧柱。

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落伞缓冲组件,具体包括:嵌设在防护箱顶壁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板,且环形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橡胶膜,所述橡胶膜的下方设有气腔,所述环形板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热管,且环形电热管外侧面底端与橡胶膜顶端面接触,所述环形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上方设有降落伞,所述降落伞上方、壳体顶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且降落伞与竖槽之间设有侧缓冲机构。

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缓冲机构,具体包括:与降落伞连接的钢丝绳,所述防护箱的两侧面顶端对应竖槽的位置开设有三角槽,且三角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梯形块,所述第一梯形块的斜面与三角槽的斜面接触并匹配,且第一梯形块顶端面与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

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角槽的底端面嵌设有第一强磁体,所述第一梯形块的底端面对应第一强磁体的位置嵌设有第二强磁体,且第一强磁体与第二强磁体磁性吸附在一起。

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缓冲组件,具体包括:固定在防护箱底端面的气囊体,所述气囊体的上方嵌设有气体发生器,且气体发生器的内部填充有充气剂,所述充气剂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点火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气囊体连通,且气囊体四周、防护箱底端面边沿位置活动连接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板,且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端部之间设有间隙围挡机构,所述卡板活动连接在防护箱侧面底端开设的槽口中,且卡板与防护箱之间设有多个水平并列的弹性限位件,所述耐磨板的内侧面呈弧形面。

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限位件,具体包括:开设在防护箱侧面的槽孔,所述槽孔内部活动连接有光轴,且光轴一端与卡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光轴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柱,且第二弹簧柱的两端分别与卡板、槽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嵌设有第三强磁体,所述槽孔内壁对应第三强磁体的位置嵌设有第四强磁体,且第三强磁体与第四强磁体吸附固定在一起。

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隙围挡机构,具体包括:开设在耐磨板内部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端部的轴杆之间共同缠绕有阻拦带。

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间歇性减速组件,具体包括:固定在防护箱侧面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一端伸入竖槽内部,且减速箱朝向竖槽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通槽,且凹槽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且矩形块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梯形块,所述第三梯形块远离矩形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板,且条形板一侧面对应通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刹车块,所述刹车块活动连接在通槽中,所述减速箱内部对应第二梯形块的位置嵌设有伸缩往复电机,且伸缩往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凹槽内壁并与第二梯形块固定连接。

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板一侧面与凹槽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柱。

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块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头,且橡胶头抵在对应的第三梯形块侧面上。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囊缓冲组件、间歇性减速组件与降落伞缓冲组件,不仅针对电梯的两侧与底部进行缓冲减震,还在电梯厢体顶部也增设了减震措施,从而围绕电梯厢体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防坠落保护,有效提高缓冲减震效果。

16、2、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降落伞缓冲组件,能够在电梯坠落时将降落伞弹出,通过快速下降时产生的气流将降落伞张开,从而在顶部缓冲电梯厢体的下降趋势,同时,张开的降落伞会拉动第一梯形块脱离三角槽并与竖槽内壁接触,第一梯形块不仅能够拉住降落伞,还能够与竖槽产生摩擦阻力缓冲电梯厢体的下降趋势。

17、3、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气囊缓冲组件能够在电梯坠落时向气囊体中快速充气,气囊体充气展开后能够在防护箱坠落在地面时提供一定的缓冲力,此外,展开的气囊体能够推动周围的耐磨板与卡板向四周展开,直到耐磨板与卡板抵在电梯井内壁上,而下落过程中的耐磨板与卡板和电梯井内壁产生的摩擦阻力减缓下落趋势,还有,张开的气囊体配合着耐磨板与卡板有效增大了防护箱底部面积,使得风阻增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坠落趋势,而耐磨板围绕在气囊体周边,有效防止气囊体直接与电梯井内壁摩擦破损。

18、4、耐磨板被展开的气囊体向外推的过程中,卡板跟随移动,进而使得弹性限位件的第三强磁体与第四强磁体分离,第二弹簧柱释放弹性势能将卡板也向外推,进而使得卡板与耐磨板能够更快速更稳定的移动至与电梯井内壁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初始状态下,第二弹簧柱的弹性作用力和第三强磁体与第四强磁体之间的磁性吸附力保持平衡,当卡板被带着向外移动时,平衡打破,第二弹簧柱快速将卡板向外弹。而卡板与光轴的设置还能够避免耐磨板脱离防护箱底端面。

19、5、间隙围挡机构能够挡住相邻两个耐磨板张开后的间隙,从而避免气囊体从间隙伸出与电梯井内壁接触。

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所述电梯井(1)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槽(2),且电梯井(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的内部设有电梯厢体(4),且电梯厢体(4)顶端与防护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降落伞缓冲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缓冲组件(5),具体包括:嵌设在防护箱(3)顶壁的壳体(501),所述壳体(50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板(502),且环形板(502)下方固定连接有橡胶膜(503),所述橡胶膜(503)的下方设有气腔(504),所述环形板(50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热管(505),且环形电热管(505)外侧面底端与橡胶膜(503)顶端面接触,所述环形板(50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塞(509),且活塞(509)的上方设有降落伞(506),所述降落伞(506)上方、壳体(501)顶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507),且降落伞(506)与竖槽(2)之间设有侧缓冲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缓冲机构,具体包括:与降落伞(506)连接的钢丝绳(508),所述防护箱(3)的两侧面顶端对应竖槽(2)的位置开设有三角槽(5010),且三角槽(50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梯形块(5011),所述第一梯形块(5011)的斜面与三角槽(5010)的斜面接触并匹配,且第一梯形块(5011)顶端面与钢丝绳(508)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槽(5010)的底端面嵌设有第一强磁体(5013),所述第一梯形块(5011)的底端面对应第一强磁体(5013)的位置嵌设有第二强磁体(5012),且第一强磁体(5013)与第二强磁体(5012)磁性吸附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缓冲组件(6),具体包括:固定在防护箱(3)底端面的气囊体(604),所述气囊体(604)的上方嵌设有气体发生器(601),且气体发生器(601)的内部填充有充气剂(603),所述充气剂(6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点火器(602),所述气体发生器(601)与气囊体(604)连通,且气囊体(604)四周、防护箱(3)底端面边沿位置活动连接有耐磨板(605),所述耐磨板(6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板(606),且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605)端部之间设有间隙围挡机构,所述卡板(606)活动连接在防护箱(3)侧面底端开设的槽口(607)中,且卡板(606)与防护箱(3)之间设有多个水平并列的弹性限位件,所述耐磨板(605)的内侧面呈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件,具体包括:开设在防护箱(3)侧面的槽孔(609),所述槽孔(609)内部活动连接有光轴(608),且光轴(608)一端与卡板(606)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光轴(608)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柱(6010),且第二弹簧柱(6010)的两端分别与卡板(606)、槽孔(60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光轴(608)的另一端嵌设有第三强磁体(6011),所述槽孔(609)内壁对应第三强磁体(6011)的位置嵌设有第四强磁体(6012),且第三强磁体(6011)与第四强磁体(6012)吸附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围挡机构,具体包括:开设在耐磨板(605)内部的旋转槽(6013),所述旋转槽(6013)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6014),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605)端部的轴杆(6014)之间共同缠绕有阻拦带(60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性减速组件(7),具体包括:固定在防护箱(3)侧面的减速箱(701),所述减速箱(701)一端伸入竖槽(2)内部,且减速箱(701)朝向竖槽(2)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702),所述凹槽(702)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通槽(709),且凹槽(702)内部中间位置设有矩形块(705),所述矩形块(70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704),且矩形块(705)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三梯形块(706),所述第三梯形块(706)远离矩形块(70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条形板(707),且条形板(707)一侧面对应通槽(70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刹车块(708),所述刹车块(708)活动连接在通槽(709)中,所述减速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所述电梯井(1)的两侧内壁对称开设有竖槽(2),且电梯井(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箱(3),所述防护箱(3)的内部设有电梯厢体(4),且电梯厢体(4)顶端与防护箱(3)之间固定连接有降落伞缓冲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伞缓冲组件(5),具体包括:嵌设在防护箱(3)顶壁的壳体(501),所述壳体(50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板(502),且环形板(502)下方固定连接有橡胶膜(503),所述橡胶膜(503)的下方设有气腔(504),所述环形板(502)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电热管(505),且环形电热管(505)外侧面底端与橡胶膜(503)顶端面接触,所述环形板(502)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活塞(509),且活塞(509)的上方设有降落伞(506),所述降落伞(506)上方、壳体(501)顶端面两侧转动连接有挡板(507),且降落伞(506)与竖槽(2)之间设有侧缓冲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缓冲机构,具体包括:与降落伞(506)连接的钢丝绳(508),所述防护箱(3)的两侧面顶端对应竖槽(2)的位置开设有三角槽(5010),且三角槽(50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梯形块(5011),所述第一梯形块(5011)的斜面与三角槽(5010)的斜面接触并匹配,且第一梯形块(5011)顶端面与钢丝绳(508)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槽(5010)的底端面嵌设有第一强磁体(5013),所述第一梯形块(5011)的底端面对应第一强磁体(5013)的位置嵌设有第二强磁体(5012),且第一强磁体(5013)与第二强磁体(5012)磁性吸附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缓冲组件(6),具体包括:固定在防护箱(3)底端面的气囊体(604),所述气囊体(604)的上方嵌设有气体发生器(601),且气体发生器(601)的内部填充有充气剂(603),所述充气剂(6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点火器(602),所述气体发生器(601)与气囊体(604)连通,且气囊体(604)四周、防护箱(3)底端面边沿位置活动连接有耐磨板(605),所述耐磨板(6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板(606),且相邻两个所述耐磨板(605)端部之间设有间隙围挡机构,所述卡板(606)活动连接在防护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欢郑炜珊
申请(专利权)人:速度时空大数据研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