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61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包括胃导管、输液口、针孔摄像机、螺纹槽、螺纹块和连接管,所述胃导管尾端固定连接有输液口,且输液口外侧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机,所述胃导管外侧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外侧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阀。该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通过在胃导管外侧设置固定块,当需要对胃部进行输液时,通过固定块内侧的夹板对胃导管进行夹持固定,使固定块和胃导管固定在一起,随后通过固定块两端的弹性带,使弹性带挂在耳廓外侧,对固定块进行固定,从而使胃导管尾端固定在鼻孔外侧,防止在输液的时候胃导管出现滑动,从而对肠道处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胃管,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


技术介绍

1、胃管是用于医疗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在使用的时候需将胃管从鼻孔插入,经过人体咽喉、食管最后达到胃部,为胃部输注营养液的一种装置,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

2、申请号为cn202120006333.0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胃管本体的内壁中设有气道,胃管本体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固定囊,本技术结构简单,不仅能够避免溃疡的发生,并且方便开启以及关闭,便于推广使用。

3、该对比文件将胃管本体置入胃部时,能够将胃管本体和胃壁之间撑起细微的空间,进而避免胃管因靠紧胃壁或者食管壁,引起胃管或者食管溃疡,而通过设置的固定囊能够将胃管本体牢固的进行固定,增加使用的安全性,但是胃管未靠紧胃壁或者食管壁,在通过胃管进行输液时,胃管可能会产生轻微抖动,从而可能会在肠道内侧出现轻微的移动对肠道造成伤害,如果不对胃管进行限位的话会影响胃管的使用安全性。

4、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胃管未靠紧胃壁或者食管壁,在通过胃管进行输液时,胃管可能会产生轻微抖动,从而可能会在肠道内侧出现轻微的移动对肠道造成伤害,如果不对胃管进行限位的话会影响胃管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包括胃导管、输液口、针孔摄像机、螺纹槽、螺纹块和连接管,所述胃导管尾端固定连接有输液口,且输液口外侧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机,所述胃导管外侧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外侧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阀,并且连接管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胃导管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胃导管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且固定块内侧贯穿有滑动杆,并且滑动杆尾端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固定块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尾端固定连接在夹板外侧。

3、优选的,所述螺纹块通过螺纹槽与胃导管构成螺纹连接,且胃导管与连接管直径相同;螺纹块通过螺纹槽与胃导管构成螺纹连接可以使胃导管和连接管拼接在一起。

4、优选的,所述弹性带所用材质为橡胶材质,且弹性带关于固定块中点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弹性带为橡胶材质,可以避免弹性带长时间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对皮肤造成伤害,弹性带关于固定块中点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可以使固定块更加牢固的固定在鼻孔外侧。

5、优选的,所述夹板侧视呈弧形状结构,且夹板关于胃导管中点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两组;夹板关于胃导管中点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两组可以对中间部位的胃导管外壁进行夹持固定。

6、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与固定块构成滑动滑动结构,且滑动杆尾端夹板通过伸缩弹簧与固定块构成弹性结构;伸缩弹簧可以通过自身的弹性使夹板进行自动复位。

7、优选的,所述胃导管外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管,且负压吸引管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阀,并且负压吸引管尾端固定安装有负压吸引器。

8、优选的,所述负压吸引管与胃导管为贯通结构,且负压吸引管连接端位于限位块后侧;负压吸引管与胃导管为贯通结构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管将胃部的积液从患者的体内抽出。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

10、1.设置有稳定性好的结构,通过在胃导管外侧设置固定块,当需要对胃部进行输液时,通过固定块内侧的夹板对胃导管进行夹持固定,使固定块和胃导管固定在一起,随后通过固定块两端的弹性带,使弹性带挂在耳廓外侧,对固定块进行固定,从而使胃导管尾端固定在鼻孔外侧,防止在输液的时候胃导管出现滑动,从而对肠道处造成伤害。

11、2.设置有便于操作的结构,临床上留置胃管患者,包括长期胃肠减压、长期输注营养液的患者,需要护士每隔8小时或者6小时进行胃管冲洗或者判断胃内残留量,这样需要护士每次都要脱开胃导管与连接管,操作上不便利,通过在胃导管外侧固定连接负压吸引管,当胃部积液过多时,关闭第一调节阀,打开第二调节阀,从而使连接管处于闭合负压吸引管处于开口状态,随后运行负压吸引器,使胃部的积液通过负压吸引管被排出体外,此结构在回抽液体的时候无需在将胃导管和连接管进行分离,只需将对应的阀门进行关闭和开启即可,提升了装置的操作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包括胃导管(1)、输液口(2)、针孔摄像机(3)、螺纹槽(4)、螺纹块(5)和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导管(1)尾端固定连接有输液口(2),且输液口(2)外侧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机(3),所述胃导管(1)外侧开设有螺纹槽(4),且螺纹槽(4)外侧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且连接管(6)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阀(7),并且连接管(6)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8),所述胃导管(1)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9),且胃导管(1)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1),且固定块(10)内侧贯穿有滑动杆(12),并且滑动杆(12)尾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3),所述固定块(10)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14),且伸缩弹簧(14)尾端固定连接在夹板(1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5)通过螺纹槽(4)与胃导管(1)构成螺纹连接,且胃导管(1)与连接管(6)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11)所用材质为橡胶材质,且弹性带(11)关于固定块(10)中点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3)侧视呈弧形状结构,且夹板(13)关于胃导管(1)中点呈左右对称分布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12)与固定块(10)构成滑动滑动结构,且滑动杆(12)尾端夹板(13)通过伸缩弹簧(14)与固定块(10)构成弹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导管(1)外侧固定连接有负压吸引管(15),且负压吸引管(15)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阀(16),并且负压吸引管(15)尾端固定安装有负压吸引器(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管(15)与胃导管(1)为贯通结构,且负压吸引管(15)连接端位于限位块(9)后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包括胃导管(1)、输液口(2)、针孔摄像机(3)、螺纹槽(4)、螺纹块(5)和连接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导管(1)尾端固定连接有输液口(2),且输液口(2)外侧固定安装有针孔摄像机(3),所述胃导管(1)外侧开设有螺纹槽(4),且螺纹槽(4)外侧连接有螺纹块(5),所述螺纹块(5)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且连接管(6)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阀(7),并且连接管(6)尾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口(8),所述胃导管(1)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9),且胃导管(1)外侧设置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外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带(11),且固定块(10)内侧贯穿有滑动杆(12),并且滑动杆(12)尾端固定安装有夹板(13),所述固定块(10)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14),且伸缩弹簧(14)尾端固定连接在夹板(13)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改良式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5)通过螺纹槽(4)与胃导管(1)构成螺纹连接,且胃导管(1)与连接管(6)直径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