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159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方法,涉及隧道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其底部安装有走行模块;以及模板单元,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模板单元具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配置为可拉动防水板的一端做弧形移动,用以贴近隧道内壁面;所述模板单元具有可被所述防水板腔遮盖的腔,所述腔配置为可通入第一气体以朝隧道内壁面挤压并加热软化所述防水板;所述模板单元上还设有密封组件以密封所述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逐点融化热熔垫片不方便、耗时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的,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常规隧道防水板敷设方法多采用热熔粘贴法。

2、参考公开号为cn112065464a的防水板铺设台车,其施工步骤大致为:待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完成后,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表面布置热熔垫片,并采用射钉将热熔垫片与土工布一同固定在喷混凝土表面,随后逐个将所述热熔垫片加热直至融化;紧接着采用所述台车,将防水板(卷筒状)借助卷扬机由一侧边墙底部经过拱顶铺向另一侧边墙,在铺开的过程中将防水板紧贴在融化之后的热熔垫片,待热熔垫片冷却后,即可完成对防水板的铺设安装。

3、然而,热熔垫片数量较多,利用逐点融化极不方便,耽误施工进度;

4、且整个工期较长,导致各处逐点融化的热熔垫片温度不一致,导致在粘贴防水板时各处粘黏效果不同,影响施工质量。

5、防水板敷设施工问题长期制约着隧道施工进展,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及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逐点融化热熔垫片不方便、耗时长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包括:

3、基座,其底部安装有走行模块;

4、以及模板单元,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模板单元具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配置为可拉动防水板的一端做弧形移动,用以贴近隧道内壁面;

5、所述模板单元具有可被所述防水板遮盖的腔,所述腔配置为可通入第一气体以朝隧道内壁面挤压并加热软化所述防水板;

6、所述模板单元上还设有密封组件以密封所述腔。

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腔具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配置为可依次向所述腔内通入第一气体与第二气体,其中,

8、第二气体温度配置为用以冷却防水板,且在通入第二气体后,所述腔具有高于外界大气压的环境。

9、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分布于所述腔的环侧,所述充气垫充气后可朝隧道内壁面方向膨胀以抵紧防水板并密封所述腔。

1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模板单元包括底板以及朝隧道内壁面方向凸出的侧板;

11、防水板搭设于所述侧板上以与所述底板一同构成所述腔;

12、所述侧板上留有呈环形连通的密封槽,所述充气垫填充于所述密封槽内,在至少一种状态下,所述充气垫延伸出所述密封槽,用以将所述防水板朝隧道内壁面方向挤压。

1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防水板收卷于所述基座上,防水板的自由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相连。

14、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模板单元两侧均具有紧靠隧道内壁面设置的弧形轨道,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15、驱动座,其具有两个,各所述驱动座配置为可在动力驱动下分别沿不同所述弧形轨道移动;

16、以及夹持组件,其横跨所述腔,且所述夹持组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驱动座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以夹紧或松开防水板。

17、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顶撑件,以及相弹性挤压的第一板与第二板,其中,

18、所述第一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驱动座上;

19、所述顶撑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上,且所述顶撑件至少一部分可朝所述第二板方向移动。

20、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由内至外同轴设置的中心杆以及外壳,其中,

21、所述外壳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驱动座上,且所述外壳侧壁面具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开口;

22、所述中心杆具有沿其任一径向朝所述外壳内壁面凸出的压紧部,两个所述驱动座分别与所述中心杆联接以控制所述中心杆回转。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隧道防水板铺设方法,包括:

24、将防水板铺设台车运输至作业面并铺设土工布的步骤;

25、防水板铺设台车带动防水板的一端沿隧道环形移动,使防水板紧靠隧道内壁面的步骤;

26、使防水板与铺设台车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以及密封所述腔的步骤;

27、向所述腔内通入第一气体以推动防水板与隧道内壁面挤压,利用所述第一气体加热所述腔使具有可供防水板软化的温度环境的步骤。

2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

29、在通入所述第一气体后,再向所述腔内通入第二气体,使所述腔内形成温度低于防水板软化温度、且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的环境的步骤。

30、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1、利用牵引机构拉动防水板的一端,使防水板能够跟随上述牵引机构一同弧形移动,最终带动防水板整体呈一弧形段状,并紧靠隧道内壁面设置;

32、此时防水板遮蔽模板单元上的腔,并利用密封组件将其密封,随后向腔内通入第一气体;

33、由于腔密封设置,在第一气体的加热下、以及充斥着加热气体的腔朝隧道内壁面方向推动作用下,使防水板逐渐软化扩张,进而与隧道内壁面贴合;待防水板冷却后,防水板固化并粘贴在隧道内壁面上。

34、即本专利技术无需大量设置多个热熔垫片并对其逐个加热,其工作过程更为方便,且作业工期更短。

35、2、在第二气体高压作用下,防水板进一步向隧道内壁方向扩张,并紧紧贴合在隧道内壁表面,且第二气体为冷空气,可加速防水板冷却,使防水板冷却固化并粘贴在隧道内壁面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腔(201)具有换气孔(22),所述换气孔(22)配置为可依次向所述腔(201)内通入第一气体与第二气体,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分布于所述腔(201)的环侧,所述充气垫充气后可朝隧道内壁面方向膨胀以抵紧防水板(3)并密封所述腔(2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2)包括底板(20)以及朝隧道内壁面方向凸出的侧板(2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防水板(3)收卷于所述基座(1)上,防水板(3)的自由端与所述牵引机构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2)的两侧均具有紧靠隧道内壁面设置的弧形轨道,所述牵引机构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顶撑件(265),以及相弹性挤压的第一板(261)与第二板(263),其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由内至外同轴设置的中心杆(253)以及外壳(252),其中,

9.隧道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腔(201)具有换气孔(22),所述换气孔(22)配置为可依次向所述腔(201)内通入第一气体与第二气体,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充气垫,所述充气垫分布于所述腔(201)的环侧,所述充气垫充气后可朝隧道内壁面方向膨胀以抵紧防水板(3)并密封所述腔(20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单元(2)包括底板(20)以及朝隧道内壁面方向凸出的侧板(21);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江刘志春周云超孙强吴斐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