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52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5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和壳体和显示屏共同围设形成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壳体包括第一导电层,显示屏包括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电子设备内部设有导电连接件,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第一导电层、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层共同围设形成腔体,腔体上设有缝隙结构,腔体和缝隙结构构成腔体缝隙天线,腔体的长度和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本申请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腔体的长宽比的限制,实现腔体缝隙天线能够产生至少两个谐振,获得较好的带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天线技术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天线数量成倍增加,覆盖频段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产品尤其是金属工业设计(industry design,id)的电子设备依然要求很高的结构紧凑性。而最近的电子设备设计趋势是更高的屏占比、更多的多媒体器件以及更大的电池容量,这些设计使得天线空间被急剧压缩。

2、缝隙天线是在导体面上开缝形成的天线,电磁波通过缝隙向外部空间辐射。缝隙天线具有低剖面,可集成化等特点,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与研究。以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为例,缝隙天线不需要在手机终端内额外增加器件,通过缝隙就可以辐射,避免增加其它金属条导致空间不够的问题,因此,可以将缝隙天线用于终端设备,以实现终端设备的小型化。

3、如何利有电子设备的有限空间,设计一种通过一个馈电可以实现多个谐振的宽频的腔体缝隙天线为业界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具有腔体缝隙天线,且腔体缝隙天线通过一个馈电能实现至少两个谐振,具有较好的频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屏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共同围设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缝隙结构,所述腔体和所述缝隙结构构成腔体缝隙天线,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所述缝隙结构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长度一致;所述腔体的长度为:沿着所述缝隙结构的延伸方向,从所述腔体的一端至另一端的距离;所述腔体的宽度为:在垂直于所述缝隙结构的延伸方向上,且垂直于所述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所述腔体的尺寸。

4、本申请通过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导电连接件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构建腔体缝隙天线架构,通过约束腔体的长宽比,能实现腔体和缝隙结构构成的腔体缝隙天线在一个馈电信号的激励下,至少产生两个工作谐振(频点),具有较好的带宽特征。

5、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本方案通过限制腔体的长宽比的上限(小于等于10),限制了腔体缝隙天线在电子设备内占有的空间,能够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拓宽了天线单元的工作带宽,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

6、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6。本方案可以实现尺寸和辐射性能的平衡,在合适的尺寸范围内,提升天线单元辐射性能,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另一方面也能保证腔体能产生两个或三个谐振模式。

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方向上,所述腔体的尺寸大于等于为1mm。本方案通过限制腔体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保存腔体缝隙天线的辐射性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腔体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越大,辐射性能越好,但为了保证电子设备小型化的设计需求,将腔体尺寸限制为大于等于1mm,即可以兼顾天线的辐射性能和电子设备空间设计的需求。

8、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5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本方案约束腔体的长度范围和宽度范围,能够限定了一种工作在2.4ghz的工作频带的腔体缝隙天线。

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5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36mm且小于等于72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2mm且小于等于14.4。本方案约束腔体的长度范围和宽度范围,能够限定了一种工作在5ghz的工作频带的腔体缝隙天线。

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0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25mm。本方案约束腔体的长度范围和宽度范围,本方案相对前述实现方式,限定一种更具体的范围,同样是为了限定了一种工作在2.4ghz的工作频带的腔体缝隙天线。

11、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5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36mm且小于等于48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2mm且小于等于12mm。本方案约束腔体的长度范围和宽度范围,本方案相对前述实现方式,限定一种更具体的范围,同样是为了限定了一种工作在5ghz的工作频带的腔体缝隙天线。

12、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为一体式全金属后盖结构,所述壳体的边缘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对接构成封闭式环绕所述显示屏的安装缝,所述缝隙结构为部分所述安装缝。本方案将显示屏和全金属后盖之间的安装缝构成腔体天线缝隙的缝隙结构,使得安装缝的功能得到拓展,降低设计成本,无需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额外设置缝隙结构,能够保证电子设备的全金属后盖的完整性,也节约了制作工艺成本,不但能保证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感,外观完整性,还能实现腔体缝隙天线的辐射性能。

13、具体而言,缝隙结构的宽度可以大于等于0.7mm。本方案通过约束缝隙结构30的宽度范围,实现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和显示屏正常连接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部分安装缝具有天线单元的缝隙结构的功能,能保证天线单元的辐射效率。本方案通过限制缝隙结构的宽度的下限,来保证腔体缝隙天线的辐射性能,对于腔体缝隙天线而言,缝隙结构的宽度越大,辐射性能越好。

14、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缝隙结构的宽度为1.5mm。本方案通过限定缝隙结构具体值为1.5mm,对于安装缝而言,尺寸限制在1.5mm可以保证显示屏和壳体之间组装的需求,也可以满足腔体缝隙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

15、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端口,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部连接在所述底部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之间,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侧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三距离;

16、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中最大的一个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馈电端口馈电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或,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中最大的一个为所述第三距离,所述馈电端口馈电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侧部上;或,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中最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屏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共同围设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缝隙结构,所述腔体和所述缝隙结构构成腔体缝隙天线,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所述缝隙结构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长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方向上,所述腔体的尺寸大于等于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5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0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25mm;或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全金属后盖结构,所述壳体的边缘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对接构成封闭式环绕所述显示屏的安装缝,所述缝隙结构为部分所述安装缝。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端口,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部连接在所述底部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之间,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侧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顶边、底边和连接在所述顶边和所述底边之间的侧边,所述缝隙结构呈直线状且形成在所述侧边或所述顶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缝隙结构呈弯折状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连接区域,部分所述缝隙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缝隙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二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和第三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缝隙结构半包围状,部分所述缝隙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缝隙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缝隙结构位于所述第三边缘。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为所述电子设备内的安装架的一部分,所述安装架为电池仓、中框、摄像头安装架中的任意一个或至少两个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电路板用于设置馈电单元,至少部分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至所述电路板,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固定至所述电路板的一个表面,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固定至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表面,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所述电路板内的线路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子单元,在所述腔体宽度方向上的各边缘处均至少具有一个所述连接子单元,相邻的连接子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腔体的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7的情况下,在所述腔体的最低谐振频率的50%带宽内,所述腔体能够产生两个或三个谐振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屏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导电层,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所述电子设备内部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导电连接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导电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共同围设形成腔体,所述腔体上设有缝隙结构,所述腔体和所述缝隙结构构成腔体缝隙天线,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所述缝隙结构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长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长度和所述腔体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且小于等于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的方向上,所述腔体的尺寸大于等于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5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工作频带包括2.4ghz,所述腔体的长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75mm且小于等于100mm;所述腔体的宽度的尺寸范围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25mm;或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全金属后盖结构,所述壳体的边缘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对接构成封闭式环绕所述显示屏的安装缝,所述缝隙结构为部分所述安装缝。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馈电单元包括馈电端口,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底部和侧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部连接在所述底部和所述显示屏的边缘之间,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侧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第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顶边、底边和连接在所述顶边和所述底边之间的侧边,所述缝隙结构呈直线状且形成在所述侧边或所述顶边。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缝隙结构呈弯折状且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连接区域,部分所述缝隙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一边缘,部分所述缝隙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二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依次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飞陈文俊王汉阳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