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01130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19
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有钢屋架、陶瓦屋面结构和玻璃百叶天窗结构;陶瓦屋面结构有一组,沿屋脊方向平行间隔布置;陶瓦屋面结构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在钢屋架的顶部;陶瓦屋面结构为双坡屋面结构,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屋面龙骨、压型钢板、保温层、波形防水板层、方通、陶瓦面层和屋脊板;钢屋架上、位于相邻陶瓦屋面结构之间位置处留有天窗口;天窗口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贯穿屋面;玻璃百叶天窗结构有一组,对应设在天窗口中;玻璃百叶天窗结构呈条状,包括有钢支撑和百叶窗。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屋面系统保温效果无法满足本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并伴有渗漏弊端和采光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某建筑项目为老瓷厂的改造项目,处于该地域的一个景区之中。该项目位于该地区的中心地段,其西侧靠近景区入口,南侧靠近该地区的一片老旧建筑。为了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本项目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其顶部与周围的围护结构采用玻璃与陶瓦相结合的幕墙。另外,在该项目中各类异形幕墙、新屋面体统及全新工艺繁多,施工质量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传统的屋面系统一般采用干铺小青瓦的做法,其保温效果一般、并伴有渗漏弊端、采光效果差的缺陷,无法适用于本项目的屋面;因此,如何即提高整个屋面系统的外观效果又能降低渗漏风险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在此需求下,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及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屋面系统保温效果无法满足本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并伴有渗漏弊端和采光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包括有钢屋架;还包括有陶瓦屋面结构和玻璃百叶天窗结构;所述陶瓦屋面结构有一组,沿屋脊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每个陶瓦屋面结构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在钢屋架的顶部;该陶瓦屋面结构为双坡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屋面龙骨、压型钢板、保温层、波形防水板层、方通、陶瓦面层和屋脊板;所述屋面龙骨通过连接板组与钢屋架连接;所述保温层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压型钢板连接;在保温层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顶部搭接在保温层的顶部,第一密封板的底部延伸至屋面龙骨顶部;所述波形防水板层铺设在保温层的顶部,且波形防水板层的边缘覆盖在第一密封板的上端顶部;在保温层与第一密封板的接缝处覆盖有第一附加防水层;所述第一附加防水层的下端覆盖在第一密封板与屋面龙骨的接缝上;所述方通有两组,分别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屋脊两侧的波形防水板层上;每根方通沿平行于屋脊的方向设置;在每根方通上、沿其长轴向间隔布置有铝合金挂座;在屋脊每侧的铝合金挂座上均安装有陶瓦面层,且两侧的陶瓦面层在屋脊处留有间距;所述屋脊板沿屋脊方向设置在陶瓦面层的上方,且屋脊板的两侧边分别与屋脊两侧的铝合金挂座连接;所述陶瓦屋面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檐口结构,在陶瓦屋面结构的顶部、靠近檐口结构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结构;

4、所述钢屋架上、位于相邻陶瓦屋面结构之间位置处留有天窗口;所述天窗口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贯穿屋面;所述玻璃百叶天窗结构有一组,对应设置在相邻陶瓦屋面结构之间的天窗口中;每个玻璃百叶天窗结构呈条状,且玻璃百叶天窗结构的底面与钢屋架的底面平齐,玻璃百叶天窗结构的顶面与钢屋架的顶面相适应;所述玻璃百叶天窗结构包括有钢支撑和百叶窗;所述钢支撑为长条状矩形框格结构,设置在天窗口中、靠近钢屋架的底部位置处,且钢支撑的四周边缘与天窗口四周的钢屋架对应连接;在钢支撑的顶部,沿着钢支撑的前后侧边分别设置有支柱;所述百叶窗为电动玻璃百叶窗,包括有窗框、电动百叶帘和固定玻璃窗;所述窗框呈长条状,连接在支柱顶部,且窗框的横截面形状与陶瓦屋面结构的横截面形状相适应;在窗框中设置有多个框格;所述固定玻璃窗安装在窗框最上部,且位于屋脊两侧的框格中;在固定玻璃窗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在屋脊两侧的固定玻璃窗接缝上方设置有屋脊盖;所述屋脊盖压接在两侧的固定玻璃窗上,且屋脊盖与固定玻璃窗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电动百叶帘有多个,对应安装在固定玻璃窗下侧的框格中,且每个电动百叶帘沿屋面坡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压接在最上部的电动百叶帘与固定玻璃窗的接缝处;在电动百叶帘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压接在沿屋面坡度方向相邻的电动百叶帘接缝处;在窗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龙骨,且端龙骨的下端与钢支撑的对应一侧的端面固定连接,端龙骨的上端与窗框的端部连接;在端龙骨的外侧封有第一端面板;所述第一端面板的顶部覆盖在端龙骨的外侧;位于最下部的电动百叶帘上的第二密封件压接在第一端面板上;

5、所述陶瓦屋面结构靠近天窗口一侧的侧边上通长设置有第一边龙骨;在第一边龙骨靠近天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一封边板;所述第一封边板的上端覆盖在第一边龙骨上,第一封边板的下端延伸至屋面龙骨处;所述陶瓦面层靠近天窗口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上端搭在陶瓦面层的顶部,第二密封板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边龙骨上;所述玻璃百叶天窗结构与钢屋架的接缝处设置有第二封边板;所述第二封边板的上端与第一封边板相连,第二封边板的下端覆盖在百叶窗的窗框上。

6、优选的,铝合金挂座有若干组,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铝合金挂座沿平行于屋脊方向间隔设置;在铝合金挂座面向檐口一侧设置有下卡槽,在铝合金挂座面向屋脊一侧设置有上卡槽;所述陶瓦面层包括有若干陶瓦;每块陶瓦沿平行于屋脊方向设置,且沿屋面坡度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搭接,沿平行于屋脊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拼接;所述陶瓦靠近屋脊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的下卡槽中,陶瓦靠近檐口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的上卡槽中。

7、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面板;所述第二端面板的上端延伸至陶瓦面层处,且与最端部的铝合金挂座连接,第二端面板的下端延伸至压型钢板位置处;所述檐口结构包括有檐口龙骨、檐口底板和檐口顶板;所述檐口龙骨沿着屋面龙骨端面上部设置,且檐口龙骨的顶面坡度与屋面坡度相适应;在檐口龙骨的顶部设置有消音岩棉;在檐口龙骨的下方、位于屋面龙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边龙骨;所述第二边龙骨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端面板;所述第三端面板的底边与钢屋架的顶部相连接,且在第三端面板与钢屋架的接缝处进行密封;所述檐口底板设置在檐口龙骨的底部,且檐口底板的内侧边与第三端面板顶边的接缝进行密封;所述檐口顶板铺设在檐口龙骨的顶部,且檐口顶板的外侧边与檐口底板的外边缘连接,檐口顶板的内边缘与第二端面板的下端连接;檐口顶板的内边缘与第二端面板的下端接缝进行密封。

8、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有岩棉龙骨和岩棉块;所述岩棉龙骨为矩形框格结构,岩棉块填充在岩棉龙骨的矩形格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有夹板和对拉螺栓;所述夹板有两个,分别夹持在岩棉龙骨对应的杆件两侧;所述夹板呈l形,且夹板的底部支撑在压型钢板上;所述对拉螺栓穿设在两块夹板的竖边和岩棉龙骨中,将夹板与岩棉龙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压型钢板在靠近檐口结构位置处设置纵向的条形槽;所述排水沟结构包括有底部龙骨、槽板、排水管和篦子;所述保温层在条形槽的位置断开,且岩棉龙骨超出条形槽的侧边伸入条形槽中;所述底部龙骨的横截面呈u形,且底部龙骨的顶部两端分别连接在条形槽两侧的岩棉龙骨底部;所述槽板的横截面呈u形,对应铺设在底部龙骨的u形槽中;该槽板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翻边,且槽板的翻边压接在条形槽两侧的波形防水板层上;在槽板的翻边与波形防水板层的接缝处铺设有第二附加防水层;所述排水管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包括有钢屋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陶瓦屋面结构(A)和玻璃百叶天窗结构(B);所述陶瓦屋面结构(A)有一组,沿屋脊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每个陶瓦屋面结构(A)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在钢屋架(1)的顶部;该陶瓦屋面结构(A)为双坡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屋面龙骨(2)、压型钢板(3)、保温层(4)、波形防水板层(5)、方通(6)、陶瓦面层(7)和屋脊板(8);所述屋面龙骨(2)通过连接板组(9)与钢屋架(1)连接;所述保温层(4)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1)与压型钢板(3)连接;在保温层(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密封板(10)的顶部搭接在保温层(4)的顶部,第一密封板(10)的底部延伸至屋面龙骨(2)顶部;所述波形防水板层(5)铺设在保温层(4)的顶部,且波形防水板层(5)的边缘覆盖在第一密封板(10)的上端顶部;在保温层(4)与第一密封板(10)的接缝处覆盖有第一附加防水层(12);所述第一附加防水层(12)的下端覆盖在第一密封板(10)与屋面龙骨(2)的接缝上;所述方通(6)有两组,分别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屋脊两侧的波形防水板层(5)上;每根方通(6)沿平行于屋脊的方向设置;在每根方通(6)上、沿其长轴向间隔布置有铝合金挂座(13);在屋脊每侧的铝合金挂座(13)上均安装有陶瓦面层(7),且两侧的陶瓦面层(7)在屋脊处留有间距;所述屋脊板(8)沿屋脊方向设置在陶瓦面层(7)的上方,且屋脊板(8)的两侧边分别与屋脊两侧的铝合金挂座(13)连接;所述陶瓦屋面结构(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檐口结构(C),在陶瓦屋面结构(A)的顶部、靠近檐口结构(C)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结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挂座(13)有若干组,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铝合金挂座(13)沿平行于屋脊方向间隔设置;在铝合金挂座(13)面向檐口一侧设置有下卡槽(29),在铝合金挂座(13)面向屋脊一侧设置有上卡槽(30);所述陶瓦面层(7)包括有若干陶瓦;每块陶瓦沿平行于屋脊方向设置,且沿屋面坡度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搭接,沿平行于屋脊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拼接;所述陶瓦靠近屋脊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13)的下卡槽(29)中,陶瓦靠近檐口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13)的上卡槽(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面板(49);所述第二端面板(49)的上端延伸至陶瓦面层(7)处,且与最端部的铝合金挂座(13)连接,第二端面板(49)的下端延伸至压型钢板(3)位置处;所述檐口结构(C)包括有檐口龙骨(31)、檐口底板(32)和檐口顶板(33);所述檐口龙骨(31)沿着屋面龙骨(2)端面上部设置,且檐口龙骨(31)的顶面坡度与屋面坡度相适应;在檐口龙骨(31)的顶部设置有消音岩棉(34);在檐口龙骨(31)的下方、位于屋面龙骨(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边龙骨(35);所述第二边龙骨(3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端面板(49);所述第三端面板(49)的底边与钢屋架(1)的顶部相连接,且在第三端面板(24)与钢屋架(1)的接缝处进行密封;所述檐口底板(32)设置在檐口龙骨(31)的底部,且檐口底板(32)的内侧边与第三端面板(24)顶边的接缝进行密封;所述檐口顶板(33)铺设在檐口龙骨(31)的顶部,且檐口顶板(33)的外侧边与檐口底板(32)的外边缘连接,檐口顶板(33)的内边缘与第二端面板(49)的下端连接;所述檐口顶板(33)的内边缘与第二端面板(49)的下端接缝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包括有岩棉龙骨(4.1)和岩棉块(4.2);所述岩棉龙骨(4.1)为矩形框格结构,岩棉块(4.2)填充在岩棉龙骨(4.1)的矩形格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1)包括有夹板(11.1)和对拉螺栓(11.2);所述夹板(11.1)有两个,分别夹持在岩棉龙骨(4.1)对应的杆件两侧;所述夹板(11.1)呈L形,且夹板(11.1)的底部支撑在压型钢板(3)上;所述对拉螺栓(11.2)穿设在两块夹板(11.1)的竖边和岩棉龙骨(4.1)中,将夹板(11.1)与岩棉龙骨(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3)在靠近檐口结构(C)位置处设置纵向的条形槽(36);所述排水沟结构(D)包括有底部龙骨(37)、槽板(38)、排水管(39)和篦子(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包括有钢屋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陶瓦屋面结构(a)和玻璃百叶天窗结构(b);所述陶瓦屋面结构(a)有一组,沿屋脊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每个陶瓦屋面结构(a)呈条状,沿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在钢屋架(1)的顶部;该陶瓦屋面结构(a)为双坡屋面结构,包括有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屋面龙骨(2)、压型钢板(3)、保温层(4)、波形防水板层(5)、方通(6)、陶瓦面层(7)和屋脊板(8);所述屋面龙骨(2)通过连接板组(9)与钢屋架(1)连接;所述保温层(4)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1)与压型钢板(3)连接;在保温层(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0);所述第一密封板(10)的顶部搭接在保温层(4)的顶部,第一密封板(10)的底部延伸至屋面龙骨(2)顶部;所述波形防水板层(5)铺设在保温层(4)的顶部,且波形防水板层(5)的边缘覆盖在第一密封板(10)的上端顶部;在保温层(4)与第一密封板(10)的接缝处覆盖有第一附加防水层(12);所述第一附加防水层(12)的下端覆盖在第一密封板(10)与屋面龙骨(2)的接缝上;所述方通(6)有两组,分别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在屋脊两侧的波形防水板层(5)上;每根方通(6)沿平行于屋脊的方向设置;在每根方通(6)上、沿其长轴向间隔布置有铝合金挂座(13);在屋脊每侧的铝合金挂座(13)上均安装有陶瓦面层(7),且两侧的陶瓦面层(7)在屋脊处留有间距;所述屋脊板(8)沿屋脊方向设置在陶瓦面层(7)的上方,且屋脊板(8)的两侧边分别与屋脊两侧的铝合金挂座(13)连接;所述陶瓦屋面结构(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檐口结构(c),在陶瓦屋面结构(a)的顶部、靠近檐口结构(c)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结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铝合金挂座(13)有若干组,沿屋面坡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铝合金挂座(13)沿平行于屋脊方向间隔设置;在铝合金挂座(13)面向檐口一侧设置有下卡槽(29),在铝合金挂座(13)面向屋脊一侧设置有上卡槽(30);所述陶瓦面层(7)包括有若干陶瓦;每块陶瓦沿平行于屋脊方向设置,且沿屋面坡度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搭接,沿平行于屋脊方向的相邻陶瓦相拼接;所述陶瓦靠近屋脊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13)的下卡槽(29)中,陶瓦靠近檐口的一侧边卡在对应一侧铝合金挂座(13)的上卡槽(30)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瓦与玻璃百叶天窗相间布置的仿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4)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端面板(49);所述第二端面板(49)的上端延伸至陶瓦面层(7)处,且与最端部的铝合金挂座(13)连接,第二端面板(49)的下端延伸至压型钢板(3)位置处;所述檐口结构(c)包括有檐口龙骨(31)、檐口底板(32)和檐口顶板(33);所述檐口龙骨(31)沿着屋面龙骨(2)端面上部设置,且檐口龙骨(31)的顶面坡度与屋面坡度相适应;在檐口龙骨(31)的顶部设置有消音岩棉(34);在檐口龙骨(31)的下方、位于屋面龙骨(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边龙骨(35);所述第二边龙骨(3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端面板(49);所述第三端面板(49)的底边与钢屋架(1)的顶部相连接,且在第三端面板(24)与钢屋架(1)的接缝处进行密封;所述檐口底板(32)设置在檐口龙骨(31)的底部,且檐口底板(32)的内侧边与第三端面板(24)顶边的接缝进行密封;所述檐口顶板(33)铺设在檐口龙骨(31)的顶部,且檐口顶板(33)的外侧边与檐口底板(32)的外边缘连接,檐口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添黄勇唐杰孙喜亮戴君宝朱琪王依列杨斌李亨通高兵乔桂茹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东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