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及反变形量设置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及反变形量设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80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及反变形量设置方法,采用“多点分段”法设置反变形量,在横梁模型制作和型腔制作过程中设置所述反变形量;所述反变形量设置以五个点位为例如下:先在长为L的横梁两端拉线,使L/2处的弯曲度为H,再在L/2处分别与两端拉线,使L/4处和3L/4处的弯曲度均为H/4,然后将四段线分别拉平,所述反变形量为两端点、L/2处、L/4处和3L/4处的反变形量。通过采用“多点分段”法”放置大型横梁铸件的预变形量,可有效降低大型横梁件弯曲变形过量的缺陷,提高了铸件质量,满足铸件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横梁铸造,具体涉及到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及反变形量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1、长度超过10米的立车横梁,由于长度较大,两端头结构较单薄,铸造过程中因其导轨面较厚大,铸件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铸件弯曲变形,且变形量往往超过加工量,导致导轨面无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及反变形量设置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将横梁的导轨简化为长直线,导轨的弯曲量简化为不同的圆弧段,并以此构建圆周的数学模型进行扰度分析和计算,根据扰度分析和计算结果设置横梁导轨铸件的反变形量,最终铸件冷却时产生的变形量与所述反变形量相抵消;

4、设横梁的导轨总长为l,最大弯曲度:即导轨中心点距离所述圆弧的最低点的垂直高度值为h,所述圆弧的半径值为r,l、h、r均为正值;

5、首先,在所述长直线上选取原点坐标点,即所述长直线的中心点,建立l、h和r之间的几何模型,得到弯曲度圆弧方程;

6、其次,连接所述长直线的端点与圆弧的最低点形成折线,并构建折线方程;

7、第三,在距离所述原点坐标点和所述长直线的端点之间设置任意竖向直线,所述竖向直线与所述圆弧和所述折线的交点坐标分别为(x0,y1)和(x0,y2),根据所述弯曲度圆弧方程和所述折线方程分别求出y1和y2,由此可知,两个交点坐标在所述竖向直线处的差值δ,δ=|y1-y2|,求得差值δ的极大值;判断δ的极大值与h的数值关系并进行比较,对差值方程进行收敛性求证和误差分析,代入实际数据,与实际结构进行比较,判断放样结构是否相符。

8、本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能够简单、明了的分析横梁弯曲变形的情况,通过简易的数学模型找到设置反变形量的较佳位置和可控制的量,并采用分段反变形量抵消横梁铸件冷却过程中自然弯曲的变形量,使得横梁铸件毛坯的弯曲量较小,不影响导轨面的机械加工。而且将本分析模型与实际弯势设置相结合,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逐步完善和校正弯势。

9、通过对横梁弯曲变形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并预设最大的弯曲度,通过横梁尺寸的设定,构件弯曲度圆弧方程,并在其基础上延伸出折线方程,通过折线方程和弯曲度圆弧方程的差值比较分析,以便正确选取打折线的点位,为反变形量的布置提供可靠参考。

10、进一步的,根据几何关系,l、h、r满足:r2=(l/2)2+(r-h)2,求得r=l2/8h+h/2;

11、将横梁的导轨置于x轴,中点置于原点,最大弯曲度h位于y轴负方向,则得到所述弯曲度圆弧方程:x2+(y-r+h)2=r2,其中≤0,-l/2≤x≤l/2;

12、以及所述折线方程:y=2h|x|/l-h,其中y≤0,-l/2≤x≤l/2。

13、进一步的,y1和y2的值分别为:y2=2hx0/l-h;

14、比较可知y1<y2,则有

15、即

16、在实际情况下,l>>h,根据r=l2/8h+h/2可知r>>l,由此将差值δ的方程简化为:

17、

18、进一步的,通过选定多个交点坐标值,在该交点坐标值处分别设置反变形量,根据实际反变形量放样结果拟合差值函数,与差值δ原函数进行比较,判断偏差大小。

19、进一步的,对于小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内,h的值为5~20mm;对于大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上,h的值不超过40mm。

20、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为铸铁件毛坯。

21、进一步的,一种基于上述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的反变形量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于长度超过10m的横梁,采用“多点分段”法设置反变形量,在横梁模型制作和型腔制作过程中设置所述反变形量;所述反变形量设置的五个点位如下:先在长为l的横梁两端拉线,使l/2处的弯曲度为h,再在l/2处分别与两端拉线,使l/4处和3l/4处的弯曲度均为h/4,然后将四段线分别拉平,所述反变形量为两端点、l/2处、l/4处和3l/4处的反变形量。

22、通过采用““多点分段”法”放置大型横梁铸件的预变形量,可有效降低大型横梁件弯曲变形过量的缺陷,提高了铸件质量,满足铸件加工要求。

23、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上手,对于经验不丰富的工人来说也能够实施;通过对上述方法的操作标准化处理,能够形成实用的标准化操作,显著提升操作技能,可以在10米以上立车横梁铸件生产中推广““多点分段”法”,提升铸件重量,降低大型铸件生产难度。

24、通过研究大型立车横梁弯曲变形情况,在制模时采用“多点分段”法合理放置反变形量(预变形量),抵消铸件弯曲变形量,以使其满足加工量要求。也就是说所述反变形量的布置是在横梁模型制作时,在会出现弯曲变形的位置设置反向的变形量,这样的铸件模型在下模后,形成的铸件型腔尺寸是不同于正常铸件型腔的,比如说原本要求平直的面,此时会有微小的反向变形,待铁水浇注成型后,高温铸件毛坯也具备这种微小的反向变形,当高温铸件冷却时,冷却会产生正向的变形量,两者相互抵消,使得最终获取的铸件毛坯的变形量极小,这对于长型较长的铸件来说是非常理想的操作方式。

25、在横梁模型制作时不会根据弯曲度制作带有弧形的木模,这样会明细增加模型制作的难度,因为弧度不易控制,特别是较长尺寸的弧度;采用本方法后,模型设置的反变形量是折线,也就是“多点分段”连接形成的多段折线,在宏观上形成一种弯曲形势,当然这是方变形量方向而设置的,利用这种反变形量能够极大的抵消后续铸件出现的弯曲变形。

26、由于铸件的变形量和位置可能不同,因此在放置反变形量的前期进行构件挠度分析模型就非常必要,通过模型的分析和比对,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设置合理数量和尺寸的反变形量。

27、进一步的,对于长度超过10m的横梁,所述反变形量为6~40mm,比如17~19mm,每米的反变形量(预弯曲量)在1.7~1.9mm。

28、进一步的,跟踪横梁铸件反变形量数据及横梁铸件变形数据,并在后续生产过程中逐步校正横梁铸件反变形量,校正后的立车横梁铸件弯曲变形量需小于12mm,这个不到12mm变形量已经能够满足10m长横梁导轨面加工的要求,实际中通过多次的完善,其变形量能够控制在几个毫米内。优选的,校正后的立车横梁铸件弯曲变形量为:-10~10mm。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能够简单、明了的分析横梁弯曲变形的情况,通过简易的数学模型找到设置反变形量的较佳位置和可控制的量,并采用分段反变形量抵消横梁铸件冷却过程中自然弯曲的变形量,使得横梁铸件毛坯的弯曲量较小,不影响导轨面的机械加工。而且将本分析模型与实际反变形量设置相结合,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逐步完善和校正反变形量;2、在制作模型时采用““多点分段”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将横梁的导轨简化为长直线,导轨的弯曲量简化为不同的圆弧段,并以此构建圆周的数学模型进行扰度分析和计算,根据扰度分析和计算结果设置横梁导轨铸件的反变形量,铸件最终冷却时产生的变形量与所述反变形量相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根据几何关系,L、H、R满足:R2=(L/2)2+(R-H)2,求得R=L2/8H+H/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y1和y2的值分别为:y2=2Hx0/L-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通过选定多个交点坐标值,在该交点坐标值处分别设置反变形量,根据实际反变形量放样结果拟合差值函数,与差值Δ原函数进行比较,判断偏差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对于小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内,H的值为5~20mm;对于大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上,H的值不超过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铸铁件。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的反变形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长度小于6米横梁,采用两段三点法设置反变形量;对于长度在6~12米的横梁,采用三段四点法;对于长度超过12m的横梁,采用四段五点法设置反变形量,在横梁模型制作和型腔制作过程中设置所述反变形量;所述反变形量设置的五个点位如下:先在长为L的横梁两端拉线,使L/2处的弯曲度为H,再在L/2处分别与两端拉线,使L/4处和3L/4处的弯曲度均为H/4,然后将四段线分别拉平,所述反变形量为两端点、L/2处、L/4处和3L/4处的反变形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的反变形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长度超过10m的横梁,所述反变形量为6~4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的反变形量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跟踪横梁铸件反变形量数据及横梁铸件变形数据,并在后续生产过程中逐步校正横梁铸件反变形量,校正后的立车横梁铸件弯曲变形量需小于12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将横梁的导轨简化为长直线,导轨的弯曲量简化为不同的圆弧段,并以此构建圆周的数学模型进行扰度分析和计算,根据扰度分析和计算结果设置横梁导轨铸件的反变形量,铸件最终冷却时产生的变形量与所述反变形量相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根据几何关系,l、h、r满足:r2=(l/2)2+(r-h)2,求得r=l2/8h+h/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y1和y2的值分别为:y2=2hx0/l-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通过选定多个交点坐标值,在该交点坐标值处分别设置反变形量,根据实际反变形量放样结果拟合差值函数,与差值δ原函数进行比较,判断偏差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梁导轨铸件挠度分析模型,其特征在于,对于小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内,h的值为5~20mm;对于大型横梁,即横梁的长度在10m以上,h的值不超过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明王世良张轲潘密何程麻于科金万国陈春生蔡波梁红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重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