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0602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包括上水池、水气井上口、蜂巢、地面、水气井、水气井底、蜂巢底、入水管、排水管、高压气流管、空压机、单向阀、气动发电机、流体控制阀门、高压回流管、高压风机、空气管道、水能发电机、抽水机、下水池、进气口、排气口、承重架、配重铁砂丸、配重块、中分线固定处、滚珠、隔离金属板、水袋、转向轮、保护架、曳引钢丝绳、承接上水池水管、上水池放水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坚固且容量大、简捷价廉、因地制宜、按需建造;保障源网协调运行和安全稳定;水与气的流动运行,是可控可调的,可以做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存储与转换,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


技术介绍

1、可持续发展战略急需摆脱化石能源的束缚;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具有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影响电网电能质量,如何使新能源并网发电时有效消纳和安全运行,是个重大的世界难题,电力存储与能量转换是唯一解决方法和必由选择;检索数万项能源储存技术专利及市场流行的重力、飞轮及化学的储能装置,各自虽认为有一定优点,但对成本高、容量及能效转换低、机械应力、疲劳极限、循环寿命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环保问题等不足均难克服,与大规模快速发展的电力系统需求相距甚远;目前,在全球储能结构中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的抽水蓄能电站,因适宜地址稀缺难寻、能量转换损失30%左右而难以广泛应用;为打破消纳新能源的天花板,解决弃风弃光现象,排除核电的高危险性及单机容量大,一旦停机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整个电网崩溃等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水池、水气井上口、蜂巢、地面、水气井、水气井底、蜂巢底、入水管、排水管、高压气流管、空压机、单向阀、气动发电机、流体控制阀门、高压回流管、高压风机、空气管道、水能发电机、抽水机、下水池、进气口、排气口、承重架、配重铁砂丸、配重块、中分线固定处、滚珠、隔离金属板、水袋、转向轮、保护架、曳引钢丝绳、承接上水池水管、上水池放水阀门;所述蜂巢上半部分建立在地面上,下半部分位于地面下,其顶部设有上水池;所述蜂巢内部安装有若干两件一组的水气井,水气井顶部设有蜂巢顶面水气井上口,底部为水气井底,固定在蜂巢底上侧;所述水气井内部底面上安装承重架,水气井底上开有进气口、排气口并配装开关,位于承重架下方;所述水气井上表面安装有转向轮,其内部顶部安装有顶部安装有保护架;所述曳引钢丝绳两端通过两个转向轮后伸入水气井内,其末端分别连接一件隔离金属板;所述水气井内壁设有中分线固定处,滑套式布袋沿中分线固定处对称贴合固定在水气井内壁上,其上半部分为水袋,其底部固定在隔离金属板上表面,下半部分为气袋,顶部固定在隔离金属板下表面;所述隔离金属板位于水袋内,其边缘设置有一圈凹槽,凹槽内配装滚珠;所述配重块安装在隔离金属板下表面,位于气袋内,气袋上圆周设有若干配重铁砂丸;所述下水池设在水气井底外侧旁边,其上设有水能发电机、抽水机;下水池通过空气管道与外界联通;地面上安装有空压机、气动发电机、高压风机并配装高压气流管以及高压回流管分别与进气口、排气口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空压机配装单向阀;所述下水池通过入水管与上水池连接;所述上水池通过承接上水池水管与水袋相连,承接上水池水管安装时配装上水池放水阀门。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气井使用合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外形为六棱柱型或者圆形,垂直高度不低于70m。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块可选用金属、石料、水泥中的一种,采用多层堆块从小到大的顺序嵌套而成。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袋与布袋材质为两层编织布胶水粘合而成,其中均匀布设无磁高强度合金丝。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金属板通过凹槽内的滚珠与滑套式布袋内壁接触。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存储换能电站,可在发电侧、电网侧及电力负荷中心就近就地建造、不受地理环境制约,地面上下及规模大小均可依需求而定,甚至可在乡村等建小微型电站,设计结构采用蜂巢型:坚固且容量大、简捷价廉、因地制宜、按需建造;

9、2、集抽水及压缩空气蓄能优点,象银行收集散户资金一样,将只要能驱动抽水机的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零星电能竭尽收集,把下水池的水抽提到上水池并注入水气井水袋内储蓄,零存整取,打破了消纳新能源的天花板,解决了弃风弃光现象;

10、3、利用二力平衡和水气耦合作用,妙合天成,水袋顶部水面与下水池水面落差是确定的,即水头定高、落差不变,排水管道内的水流速度、流量及水压等都是可控的,水能发电机发的电能是稳定平滑优质的,新能源并网可无限接纳;保障源网协调运行和安全稳定。

11、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存储换能电站,可根据需求,开放式的外连飞轮、超导线圈等物理的或直接储存电能量的装置,统一储蓄转换、可借助飞轮等充放电快速响应的优点,扩增储蓄能力;滑套式气袋几乎可不用动力机械,更没有机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损等安全隐患;水与气的流动运行,是可控可调的,可以做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池(1)、水气井上口(2)、蜂巢(3)、地面(4)、水气井(5)、水气井底(6)、蜂巢底(7)、入水管(8)、排水管(9)、高压气流管(10)、空压机(11)、单向阀(12)、气动发电机(13)、流体控制阀门(14)、高压回流管(15)、高压风机(16)、空气管道(17)、水能发电机(18)、抽水机(19)、下水池(20)、进气口(21)、排气口(22)、承重架(23)、配重铁砂丸(24)、配重块(25)、中分线固定处(26)、滚珠(27)、隔离金属板(28)、水袋(29)、转向轮(30)、保护架(31)、曳引钢丝绳(32)、承接上水池水管(33)、上水池放水阀门(34);所述蜂巢(3)上半部分建立在地面(4)上,下半部分位于地面(4)下,其顶部设有上水池(1);所述蜂巢(3)内部安装有若干两件一组的水气井(5),水气井(5)顶部设有蜂巢顶面水气井上口(2),底部为水气井底(6),固定在蜂巢底(7)上侧;所述水气井(5)内部底面上安装承重架(23),水气井底(6)上开有进气口(21)、排气口(22)并配装开关,位于承重架(23)下方;所述水气井(5)上表面安装有转向轮(30),其内部顶部安装有顶部安装有保护架(31);所述曳引钢丝绳(32)两端通过两个转向轮(30)后伸入水气井(5)内,其末端分别连接一件隔离金属板(28);所述水气井(5)内壁设有中分线固定处(26),滑套式布袋沿中分线固定处(26)对称贴合固定在水气井(5)内壁上,其上半部分为水袋(29),其底部固定在隔离金属板(28)上表面,下半部分为气袋,顶部固定在隔离金属板(28)下表面;所述隔离金属板(28)位于水袋(29)内,其边缘设置有一圈凹槽,凹槽内配装滚珠(27);所述配重块安装在隔离金属板(28)下表面,位于气袋内,气袋上圆周设有若干配重铁砂丸(24);所述下水池(20)设在水气井底(6)外侧旁边,其上设有水能发电机(18)、抽水机(19);下水池(20)通过空气管道(17)与外界联通;地面上安装有空压机(11)、气动发电机(13)、高压风机(16)并配装高压气流管(10)以及高压回流管(15)分别与进气口(21)、排气口(22)连接形成回路;所述空压机(11)配装单向阀(12);所述下水池(20)通过入水管(8)与上水池(1)连接;所述上水池(1)通过承接上水池水管(33)与水袋(29)相连,承接上水池水管(33)安装时配装上水池放水阀门(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气井(5)使用合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外形为六棱柱型或者圆形,垂直高度不低于7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25)可选用金属、石料、水泥中的一种,采用多层堆块从小到大的顺序嵌套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袋(29)与布袋材质为两层编织布胶水粘合而成,其中均匀布设无磁高强度合金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金属板(28)通过凹槽内的滚珠与滑套式布袋内壁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大规模水气耦合优质换能存储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池(1)、水气井上口(2)、蜂巢(3)、地面(4)、水气井(5)、水气井底(6)、蜂巢底(7)、入水管(8)、排水管(9)、高压气流管(10)、空压机(11)、单向阀(12)、气动发电机(13)、流体控制阀门(14)、高压回流管(15)、高压风机(16)、空气管道(17)、水能发电机(18)、抽水机(19)、下水池(20)、进气口(21)、排气口(22)、承重架(23)、配重铁砂丸(24)、配重块(25)、中分线固定处(26)、滚珠(27)、隔离金属板(28)、水袋(29)、转向轮(30)、保护架(31)、曳引钢丝绳(32)、承接上水池水管(33)、上水池放水阀门(34);所述蜂巢(3)上半部分建立在地面(4)上,下半部分位于地面(4)下,其顶部设有上水池(1);所述蜂巢(3)内部安装有若干两件一组的水气井(5),水气井(5)顶部设有蜂巢顶面水气井上口(2),底部为水气井底(6),固定在蜂巢底(7)上侧;所述水气井(5)内部底面上安装承重架(23),水气井底(6)上开有进气口(21)、排气口(22)并配装开关,位于承重架(23)下方;所述水气井(5)上表面安装有转向轮(30),其内部顶部安装有顶部安装有保护架(31);所述曳引钢丝绳(32)两端通过两个转向轮(30)后伸入水气井(5)内,其末端分别连接一件隔离金属板(28);所述水气井(5)内壁设有中分线固定处(26),滑套式布袋沿中分线固定处(26)对称贴合固定在水气井(5)内壁上,其上半部分为水袋(29),其底部固定在隔离金属板(28)上表面,下半部分为气袋,顶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保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欣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