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56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属于管路负压检测技术方向,包括负压检测箱,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管路负压检测组件,所述管路负压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二通气管、第四通气管、三管口管路、第五通气管、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负压检测箱的内部,所述三管口管路设置在负压检测箱的内部,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连接在三管口管路上,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通过第二通气管与设备程序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对金属管路进行耐真空冲击实验的过程中进行0至‑80kpa的低真空测试,此时无需开启罗茨真空泵,进行低速测试,设备更加节能,能够有效减少工厂的能源消耗,减低检测成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进行多个压强之间的自动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路负压检测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管是一种常见的管状结构,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寿命长、易加工等特点。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工业生产、建筑和家居装修领域,金属管可以根据材料、加工方式、用途等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工业金属管、建筑金属管、家具金属管等,工业金属管主要用于输送液体、气体、粉体等,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广泛使用,建筑金属管主要用于建筑装修、结构支撑等,在建筑、室内设计、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家具金属管主要用于家具框架、餐椅底座、桌腿等,是现代家居设计中常见的材料之一。

2、工业金属管在生产结束后需要对金属管路的负压能力进行检测,现有装置在检测时无法进行常压检测,需要另外使用装置进行检测,耗费的时间较多,对工厂的能源消耗较大,生产成本得不到降低,检测效率得不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包括负压检测箱,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管路负压检测组件,所述管路负压检测组件包括有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第四通气管、三管口管路、第一真空卡盘波纹管、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第一气动真空球阀、第二气动真空球阀、第三气动真空球阀、第四气动真空球阀、粉尘过滤器、第五通气管、排气装置、电磁换向阀、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

3、所述电磁换向阀设置在负压检测箱的内部;

4、所述三管口管路设置在负压检测箱的内部,所述三管口管路的三个管口分别与第一真空卡盘波纹管、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和第二通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真空卡盘波纹管一端与真空储压罐相连接,另一端与三管口管路的管口相连接,所述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的一端与三管口管路的管口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气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上,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第三通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通气管上,另一端连接有粉尘过滤器,所述第一通气管与第三通气管所形成的管路通道为高压通道;

5、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连接在三管口管路上,另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气管所形成的管路通道为常压通道。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顶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储压罐。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罗茨真空泵,位于真空储压罐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油泵,位于罗茨真空泵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罐。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五通气管的一端连接在电磁换向阀上,另一端与缓冲气罐相连接。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气动真空球阀固定安装在第一通气管上,所述第二气动真空球阀固定安装在第二通气管上,所述第三气动真空球阀固定安装在第三通气管上,所述第四气动真空球阀固定安装在第五通气管上。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粉尘过滤器固定安装在第三通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装置固定安装在负压检测箱的内部箱体壁上并与第二通气管相连接。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均固定安装在三管口管路内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与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相对应,所述第二电动阀门与第二通气管相对应。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四通气管的一端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负压检测箱的箱体壁延伸进内部。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负压检测箱放置在生产车间地面上,所述负压检测箱的一侧铰接有柜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二通气管与设备程序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对金属管路进行耐真空冲击实验的过程中进行0至-80kpa的低真空测试,此时无需开启罗茨真空泵,进行低速测试,设备更加节能,能够有效减少工厂的能源消耗,减低检测成本,在检测过程中可以进行多个压强之间的自动切换,能够有效检测金属管路的耐压性能,提高工厂的检测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包括负压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管路负压检测组件(2),所述管路负压检测组件(2)包括有第一通气管(21)、第二通气管(211)、第三通气管(212)、第四通气管(213)、三管口管路(214)、第一真空卡盘波纹管(22)、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23)、第一气动真空球阀(24)、第二气动真空球阀(241)、第三气动真空球阀(242)、第四气动真空球阀(243)、粉尘过滤器(25)、第五通气管(26)、排气装置(27)、电磁换向阀(28)、第一电动阀门(29)、第二电动阀门(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顶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储压罐(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罗茨真空泵(12),位于真空储压罐(11)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油泵(13),位于罗茨真空泵(12)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罐(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气管(26)的一端连接在电磁换向阀(28)上,另一端与缓冲气罐(1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真空球阀(24)固定安装在第一通气管(21)上,所述第二气动真空球阀(241)固定安装在第二通气管(211)上,所述第三气动真空球阀(242)固定安装在第三通气管(212)上,所述第四气动真空球阀(243)固定安装在第五通气管(2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器(25)固定安装在第三通气管(212)的一端,所述排气装置(27)固定安装在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箱体壁上并与第二通气管(21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阀门(29)和第二电动阀门(291)均固定安装在三管口管路(214)内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29)与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23)相对应,所述第二电动阀门(291)与第二通气管(211)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气管(213)的一端与电磁换向阀(28)相连接,另一端贯穿负压检测箱(1)的箱体壁延伸进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放置在生产车间地面上,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一侧铰接有柜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包括负压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管路负压检测组件(2),所述管路负压检测组件(2)包括有第一通气管(21)、第二通气管(211)、第三通气管(212)、第四通气管(213)、三管口管路(214)、第一真空卡盘波纹管(22)、第二真空卡盘波纹管(23)、第一气动真空球阀(24)、第二气动真空球阀(241)、第三气动真空球阀(242)、第四气动真空球阀(243)、粉尘过滤器(25)、第五通气管(26)、排气装置(27)、电磁换向阀(28)、第一电动阀门(29)、第二电动阀门(2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顶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储压罐(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罗茨真空泵(12),位于真空储压罐(11)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框架上固定安装有真空油泵(13),位于罗茨真空泵(12)的下方,所述负压检测箱(1)的内部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气罐(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路负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气管(26)的一端连接在电磁换向阀(28)上,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矫健张星徐子健孙郑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博宏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