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汽车、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47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4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汽车、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了车载中控屏的光效及减少产生白亮污染。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及包括第一微棱镜膜、调光组件及第二微棱镜膜的光场转换装置。第一微棱镜膜包括将导光板出射的散射光汇聚后导出的多个第一微棱镜。第二微棱镜膜包括对所述调光组件出射光线进行调光的多个第二微棱镜。调光组件配置为:第一调光状态下,将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光线散射后导出,使经第二微棱镜膜出射的光线形成最大亮度中心位于导光板正上方的第一光场。第二调光状态下,将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散射光导出,使经第二微棱镜膜出射的光线形成最大亮度中心位于第一光场的最大亮度中心第一侧的第二光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汽车、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显示屏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显示的
具有显示屏的产品也多种多样,如电视机屏幕、计算机屏幕、广场显示屏及车载中控屏等。

2、以车载中控屏为例,车载中控屏主要用于满足车内人员的观看需求。现有车载中控屏在法线方向0°视角附近存在最大亮度,并沿屏幕中心向外亮度逐渐减小。该亮度分布可以使车内乘员共同观看车载中控屏时舒适性较好。但是,当车内非驾驶位的乘员没有观看需求时,车载中控屏在驾驶侧以外其他方向的光线就没有得到利用,造成车载中控屏的光效较低。同时,还会对处于休息状态的乘员造成影响(如白亮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汽车、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共享模式和单侧高亮显示模式切换,从而提高了车载中控屏的光效以及减少产生白亮污染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及光场转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调光液晶层,所述调光液晶层配置为:在第一调光状态下,所述调光液晶层中的液晶微滴处于自由取向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光线散射后导出;在第二调光状态下,所述调光液晶层中的液晶微滴处于有序排列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散射光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网状液晶、双频液晶和反应型液晶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棱镜膜还包括第一基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组件包括调光液晶层,所述调光液晶层配置为:在第一调光状态下,所述调光液晶层中的液晶微滴处于自由取向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光线散射后导出;在第二调光状态下,所述调光液晶层中的液晶微滴处于有序排列状态,以将所述第一微棱镜膜出射的散射光导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聚合物分散液晶、聚合物网状液晶、双频液晶和反应型液晶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棱镜膜还包括第一基膜,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基膜的一侧表面上,且位于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和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均为长条形,且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光场的亮度中心到所述第二光场的亮度中心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微棱镜的横截面和所述多个第二微棱镜的横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庹长富胡治晋张译文梁书海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