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47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42
一种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1%,Si≤0.2%,Mn 0.5~1.5%,P≤0.02%,S≤0.005%,Al 0.01~0.08%,N≤0.005%,Cu 0.8~3.0%,O≤0.003%,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所述高扩孔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和回火贝氏体中的纳米析出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的屈服强度≥700MPa,抗拉强度≥780MPa,延伸率A50≥17%,扩孔率≥80%,可应用在各种复杂零件如底盘、支架、托架等需要高强减薄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强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乘用车中许多零部件尤其是底盘和车身的部分零件经常需要用到热轧酸洗产品。乘用车的轻量化不仅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还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法律法规中规定了油耗,实际上是变相地要求降低车身重量,反映到材料上的要求是高强减薄轻量化。高强减重是后续新车型的必然要求,这势必造成用钢级别更高,底盘结构上也必然带来变化:如零件更复杂,造成在材料性能、表面等要求上以及成型技术上进步,如液压成形、热冲压、激光焊接等,进而转化材料的高强、冲压、翻边、回弹以及疲劳等性能上。

2、国内高强度高扩孔钢的开发与国外相比不仅强度级别相对较低,而且性能稳定性也不好。如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使用的高扩孔钢基本是抗拉强度600mpa以下的高强钢,540mpa以下级别的高扩孔钢竞争白热化。抗拉强度780mpa级别的高扩孔钢目前国内正在逐渐开始批量使用,但对延伸率和扩孔率两个成形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性能稳定性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乘用车企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1%,Si≤0.2%,Mn 0.5~1.5%,P≤0.02%,S≤0.005%,Al 0.01~0.08%,N≤0.005%,Cu 0.8~3.0%,O≤0.003%,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所述高扩孔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和回火贝氏体中的纳米析出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Mo≤0.5%,V≤0.5%,Ni≤0.5%,Cr≤0.5%,Nb≤0.1%,Ti≤0.2%,B≤0.0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1%,si≤0.2%,mn 0.5~1.5%,p≤0.02%,s≤0.005%,al 0.01~0.08%,n≤0.005%,cu 0.8~3.0%,o≤0.003%,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所述高扩孔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贝氏体和回火贝氏体中的纳米析出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mo≤0.5%,v≤0.5%,ni≤0.5%,cr≤0.5%,nb≤0.1%,ti≤0.2%,b≤0.0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c 0.03~0.0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si≤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s≤0.00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al 0.02~0.0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n≤0.00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析出强化型回火贝氏体高扩孔钢,其特征在于,o≤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荣张晨杨阿娜庞厚君范佳杰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