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44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实验水箱对应的历史实验数据;构建水动力模型,基于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依次训练水动力模型;获取待测水箱的水箱数据,将水箱数据导入至训练好的水动力模型,得到待测水箱中各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对应的目标参数数据;根据各目标参数数据确定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基于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并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计算确定死水区域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和非死水区域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根据这两种水龄来综合表征待测水箱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好的根据水龄来确定出用户用水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龄计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环节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居民龙头出水品质。其中,二次供水的水箱(池)水龄是影响居民二次供水水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网、水箱(池)作为二次供水的重要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作为重要的供水和调蓄设施,常因为水龄过大使得内部水质存在超标风险。另外,很多小区的供水和储水设备在当初建设时普遍存在距离过长或容积过大的情况,部分小区屋顶水箱的储水容积甚至足够本栋居民48h以上的用户需求。如此大的输送距离和容积势必造成过高的水龄,从而引发居民用水风险。因此为保障居民二次供水的用水安全,需要对水龄进行较为精准的计算。目前现有的水龄计算方式都是将水箱看作一个整体来估算整个水箱的水龄,而实际情况中水箱内部不同区域的水龄是存在差异的,导致现有的方式计算出的水龄不能够准确反映水箱的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不同实验水箱对应的历史实验数据,将所述历史实验数据划分为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所述第一训练集包括体积不同但死水区域占比相同的各所述实验水箱对应的各所述历史实验数据,所述第二训练集包括体积相同但死水区域占比不同的各所述实验水箱对应的各所述历史实验数据,所述历史实验数据包括水箱入口的参数数据、水箱出口的参数数据、单位控制体积的参数数据和水箱结构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流体速度和压力;

4、构建水动力模型,基于所述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依次训练所述水动力模型;

5、获取待测水箱的水箱数据,将所述水箱数据导入至训练好的所述水动力模型,得到待测水箱中各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对应的目标参数数据,所述水箱数据包括待测水箱入口的参数数据、待测水箱出口的参数数据和待测水箱结构数据;

6、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并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

7、优选的,所述单位控制体积通过对所述实验水箱进行有限体积法划分得到。

8、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包括:

9、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自最后一次换水后经过的累积时长,将所述累积时长作为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

10、优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包括:

11、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流体速度为0的第一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和所述流体速度不为0的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

12、将各所述第一目标单位控制体积组成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将各所述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组成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待测水箱的非死水区。

13、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包括:

14、根据各所述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对应的垂直截面距离所述待测水箱的入口的截面距离,将各所述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分成多个体积组,用以使每个体积组中各所述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的截面距离相同,所述垂直截面根据所述第二目标单位控制体积的中心点形成,且所述垂直截面与所述待测水箱的出入口连接线垂直;

15、分别从每个所述体积组中确定流体速度最小的第三目标单位控制体积,计算各所述第三目标单位控制体积组成的水流移动路径对应的水流移动时长,将所述水流移动时长作为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

16、优选的,所述将所述水流移动时长作为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包括:

17、获取所述待测水箱对应的管网线路数据,根据所述管网线路数据确定管网最远输送时长,将所述水流移动时长与所述最远输送时长之和作为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

18、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9、当所述死水区累积水龄大于第一预设水龄,或所述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大于第二预设水龄时,向所述待测水箱对应的目标终端发送警示信息;

20、当所述死水区累积水龄大于第三预设水龄,或所述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大于第四预设水龄时,向所述待测水箱的出水口电子阀门发送关闭控制信息。

2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22、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不同实验水箱对应的历史实验数据,将所述历史实验数据划分为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所述第一训练集包括体积不同但死水区域占比相同的各所述实验水箱对应的各所述历史实验数据,所述第二训练集包括体积相同但死水区域占比不同的各所述实验水箱对应的各所述历史实验数据,所述历史实验数据包括水箱入口的参数数据、水箱出口的参数数据、单位控制体积的参数数据和水箱结构数据,所述参数数据包括流体速度和压力;

23、构建模块,用于构建水动力模型,基于所述第一训练集和第二训练集依次训练所述水动力模型;

24、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水箱的水箱数据,将所述水箱数据导入至训练好的所述水动力模型,得到待测水箱中各目标单位控制体积对应的目标参数数据,所述水箱数据包括待测水箱入口的参数数据、待测水箱出口的参数数据和待测水箱结构数据;

25、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并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

26、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27、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训练好的水动力模型来确定待测水箱中的死水区域和非死水区域,进而计算确定死水区域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和非死水区域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根据这两种水龄来综合表征待测水箱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好的根据水龄来确定出用户用水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控制体积通过对所述实验水箱进行有限体积法划分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水流移动时长作为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供水水箱的水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控制体积通过对所述实验水箱进行有限体积法划分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测水箱的历史水箱数据确定所述死水区的死水区累积水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参数数据确定所述待测水箱的死水区和非死水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参数数据计算所述非死水区的非死水区最大水龄,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翁贤华刘金晓徐佳伟江诚石明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