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养护支护,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和养护方法。
技术介绍
1、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结构尺寸较大,导热系数较低,由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水化热不能快速散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并且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增大,致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纹,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2、现有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一般是在浇筑混凝土的内部布置冷却管道,通过冷却管道内部供给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进行降温处理的冷却液体,使用水冷却装置供给冷却水降温,但是由于现有的冷却管道排布方式多为简单进行均匀布置,并且需要每隔30~60分钟根据测温数据对冷却管的水温和流量进行一次调节,从而导致不能根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及时对冷却管的水温和流量进行调整,降温效果不够理想,操作繁琐且降温效率低下;并且每个冷却回路只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必须经过整个冷却回路,这就造成靠近进水端口的混凝土能够得到有效降温处理,但是远离进水端的混凝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冷却管道(3)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4)与支路管(32)相连,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外螺纹接头(41),支护铝模(1)上对应加工有与外螺纹接头(41)相匹配的通孔,外螺纹接头(41)安装于该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支路管(32)及热交换波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接头(41)上对应于支护铝模(1)的外侧壁形成有环绕外螺纹接头(41)的凹槽(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冷却管道(3)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组件(4)与支路管(32)相连,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外螺纹接头(41),支护铝模(1)上对应加工有与外螺纹接头(41)相匹配的通孔,外螺纹接头(41)安装于该通孔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支路管(32)及热交换波纹管螺纹连接;所述外螺纹接头(41)上对应于支护铝模(1)的外侧壁形成有环绕外螺纹接头(41)的凹槽(43),且凹槽(43)内安装有气囊(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细管(33)承插于热交换波纹管内部1/4~1/2处,所述热交换波纹管的中部高度低于其两端高度或整体水平布设,且热交换波纹管的中部连接有向上布设的封堵管(5),封堵管(5)的顶部可拆卸安装有与封堵管(5)密封配合的密封塞堵(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管(5)的顶部孔径小于下部孔径,密封塞堵(51)螺纹安装于封堵管(5)的内孔顶部,其底部连接有弹性球面薄壁件(52),且封堵管(5)的下部内孔侧壁加工有与弹性球面薄壁件(52)适配的止水环槽(5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的出水管(8)及送水泵(7)均安装于蓄水池(2)内部,且蓄水池(2)内还设有冷却箱(9),所述冷却箱(9)的顶部一侧设有进水口(91),进水口(91)对应位于出水管(8)的下方,冷却箱(9)的底部与进水口(91)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9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龙,任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