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36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门总成置于定位检具上;S2、进行内板定位孔定位;S3、通过定位检具的外轮廓定位组件检测车门外板外轮廓精度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在,则内外板相对位移量符合要求,若不在,则内外板相对位移量不符合要求,进行步骤S4;S4、将定位销切换至非定位工作位置,解除内板定位孔定位;S5、通过定位检具的外轮廓定位组件实现车门外板位置调中;S6、进行标准位置划线;S7、对比内板定位孔与标准位置划线的相对位置,判定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速度快,能够快速筛查出装配质量不合格的车门总成,对于不合格的车门总成,还能够获得精确且直观的内外板相对偏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门精度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四门两盖作为汽车的外观件,其尺寸精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品质,进而影响到整个汽车产品的品质及精致感,而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如何快速并且准确地判断车门尺寸的偏差,检具等精度检测工具以及检测方法在调试效率和精度提升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在车门总成精度检测前,首先车门要保证定位固定,即在某个基准下固定下来,目前车门的定位一般采用两种,一种是以内板定位孔定位,一种是以车门总成外轮廓定位。以下是这两种车门定位检测的现状:采用内板定位孔定位时,一般用于检测车门外轮廓,如果外轮廓出现偏差时,例如一侧偏大,另一侧偏小,或者扭转,原因一般是外板姿态相对于内板出现偏移,处理方法一般是通过在检具上测量外轮廓间隙值,倒推换算内外板相对的偏移量,再通过反复调整定位内板的定位销,补偿偏移量,将姿态摆正,但缺点是偏移量并不能直观体现,调试周期长,精度调试精细化不足。为了解决上述不能直观体现内外板相对偏移量的问题,演化出一种以外轮廓定位,检测内板定位孔偏移的检测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由于外轮廓复杂,定位耗时长,现阶段采用的是在外轮廓匹配型块与车门外轮廓之间布置3mm或5mm标准垫块,而外轮廓通常会整体偏大或偏小,相应地会导致车门装配不上或晃动,最终导致定位失效。

3、上述以内板定位孔定位进行检测以及以外轮廓定位进行检测这两种方式,所使用的是分开独立的两个功能单元,两个功能单元单独开发一方面会导致成本增加,检具布置空间局限性很大;另一方面在这两种检测方式之间进行切换时,需要通过拆装功能单元,再重新装配车门,才能实现切换,操作繁琐,并且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导致精度失准问题。

4、cn205138356u公开一种具有车门内外板匹配功能的车门外板冲压检具,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基准套,基板四角均设有起吊装置组件,基板中部设有测量块,测量块外轮廓与待检的外板零件的周边曲面贴合一定宽度,测量块内部设有纵横交错的筋,筋的顶部与待检的外板零件表面之间设有间隙;基板上沿测量块外轮廓间隔设有多个将待检的外板零件与测量块夹紧的夹紧器;基板上还设有用于将待检的外板零件对中的多个对中装置,对中装置位于测量块其中三个外侧壁旁。该检具实现了内外板匹配功能,毋庸置疑,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该检具无法得出准确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能够快速筛查出装配质量不合格的车门总成,对于装配质量不合格的车门总成,还能够获得精确且直观的内外板相对偏移量,将内外板相对偏移量作为调试的依据,能够提高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调试的效率以及精度,缩短调试周期。

2、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车门总成置于定位检具上;

4、所述车门总成包括车门外板以及与所述车门外板连接的车门内板;

5、s2、进行内板定位孔定位;

6、使用定位检具的定位划线集成组件与车门内板配合,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包括能够切换位置的定位销以及划线销,定位时,所述划线销位于非划线工作位置,所述定位销切换至定位工作位置并且其插入车门内板的内板定位孔;

7、s3、通过定位检具的外轮廓定位组件检测车门外板外轮廓精度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在,则内外板相对位移量符合要求,若不在,则内外板相对位移量不符合要求,进行步骤s4;

8、s4、将定位销切换至非定位工作位置,解除内板定位孔定位;

9、s5、通过定位检具的外轮廓定位组件实现车门外板位置调中;

10、s6、进行标准位置划线;划线时通过所述划线销切换至划线工作位置,并通过转动所述划线销实现标准位置划线;

11、s7、对比内板定位孔与标准位置划线的相对位置,判定内外板相对偏移量。

12、进一步,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下立柱、连接杆以及上立柱,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立柱以及上立柱连接,所述下立柱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下过孔,所述上立柱设置有与所述下过孔同轴且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上过孔,所述上立柱还设置有第一卡槽、切换槽以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槽、切换槽以及第二卡槽均与所述上过孔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通过所述切换槽连通。

13、进一步,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还包括位置切换件,所述位置切换件包括滑杆、卡接杆以及施力杆,所述滑杆的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滑杆与所述下过孔以及上过孔均同轴,所述卡接杆以及施力杆的轴线沿所述滑杆的径向,所述施力杆以及卡接杆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滑杆的下端。

14、进一步,通过转动以及移动施力杆,能够使所述卡接杆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切换槽以及第二卡槽之间切换;所述卡接杆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定位销位于非定位工作位置;所述卡接杆卡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定位销位于定位工作位置。

15、进一步,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还包括划线安装套筒、导向套、复位件以及转筒,所述划线销位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的下端,所述导向套固定内套于所述下过孔,所述划线安装套筒滑动内套于所述导向套,所述滑杆滑动内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所述转筒固定外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的上部,所述复位件滑动外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并且所述复位件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转筒以及所述导向套上;所述划线安装套筒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定位销的让位槽。

16、进一步,在步骤s2中,所述卡接杆卡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让位槽的下侧,所述划线销位于所述定位销的上侧;在步骤s1和s4中,所述卡接杆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定位销的下端与所述划线销的下端均不与车门内板接触;在步骤s6中,所述卡接杆卡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划线销向下移动并与车门内板接触。

17、进一步,所述定位检具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以及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均位于所述车门内板的上方,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的周边。

18、进一步,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可调限位件、外轮廓匹配型块以及测量件,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的朝向车门外板一侧,所述可调限位件以及测量件均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所述可调限位件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车门外板的方向移动,所述测量件的测量端朝向靠近车门外板的方向伸出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在所述步骤s5中,位置调中的依据为所述测量件的测量结果。

19、进一步,所述可调限位件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螺纹连接,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的可调限位件能够从不同方向限制车门外板移动以实现车门外板的固定。

20、进一步,所述测量件为数显百分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第一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2)包括下立柱(321)、连接杆(322)以及上立柱(323),所述连接杆(3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立柱(321)以及上立柱(323)连接,所述下立柱(321)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下过孔(324),所述上立柱(323)设置有与所述下过孔(324)同轴且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上过孔(325),所述上立柱(323)还设置有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所述第一卡槽(326)与所述第二卡槽(328)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均与所述上过孔(325)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卡槽(326)与所述第二卡槽(328)通过所述切换槽(32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位置切换件(33),所述位置切换件(33)包括滑杆(331)、卡接杆(332)以及施力杆(333),所述滑杆(331)的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滑杆(331)与所述下过孔(324)以及上过孔(325)均同轴,所述卡接杆(332)以及施力杆(333)的轴线沿所述滑杆(331)的径向,所述施力杆(333)以及卡接杆(332)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销(31)固定在所述滑杆(33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以及移动施力杆(333),能够使所述卡接杆(332)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之间切换;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一卡槽(326)内时,所述定位销(31)位于非定位工作位置;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二卡槽(328)内时,所述定位销(31)位于定位工作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划线安装套筒(35)、导向套(36)、复位件(37)以及转筒(38),所述划线销(34)位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的下端,所述导向套(36)固定内套于所述下过孔(324),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滑动内套于所述导向套(36),所述滑杆(331)滑动内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所述转筒(38)固定外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的上部,所述复位件(37)滑动外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并且所述复位件(37)的上下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转筒(38)以及所述导向套(36)上;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定位销(31)的让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二卡槽(328)内,所述定位销(31)位于所述让位槽的下侧,所述划线销(34)位于所述定位销(31)的上侧;在步骤S1和S4中,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一卡槽(326)内,所述定位销(31)的下端与所述划线销(34)的下端均不与车门内板(2)接触;在步骤S6中,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一卡槽(326)内,所述划线销(34)向下移动并与车门内板(2)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检具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以及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4),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均位于所述车门内板(2)的上方,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4)间隔设置在所述车门外板(1)的周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4)包括第二支架(41)、可调限位件(42)、外轮廓匹配型块(43)以及测量件(44),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43)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41)的上部的朝向车门外板(1)一侧,所述可调限位件(42)以及测量件(44)均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43),所述可调限位件(42)能够沿靠近或者远离车门外板(1)的方向移动,所述测量件(44)的测量端(45)朝向靠近车门外板(1)的方向伸出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43);在所述步骤S5中,位置调中的依据为所述测量件(44)的测量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限位件(42)与所述外轮廓匹配型块(43)螺纹连接,至少三个所述外轮廓定位组件(4)的可调限位件(42)能够从不同方向限制车门外板(1)移动以实现车门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第一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2)包括下立柱(321)、连接杆(322)以及上立柱(323),所述连接杆(3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立柱(321)以及上立柱(323)连接,所述下立柱(321)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下过孔(324),所述上立柱(323)设置有与所述下过孔(324)同轴且沿上下方向贯通的上过孔(325),所述上立柱(323)还设置有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所述第一卡槽(326)与所述第二卡槽(328)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均与所述上过孔(325)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卡槽(326)与所述第二卡槽(328)通过所述切换槽(32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位置切换件(33),所述位置切换件(33)包括滑杆(331)、卡接杆(332)以及施力杆(333),所述滑杆(331)的轴线沿上下方向,所述滑杆(331)与所述下过孔(324)以及上过孔(325)均同轴,所述卡接杆(332)以及施力杆(333)的轴线沿所述滑杆(331)的径向,所述施力杆(333)以及卡接杆(332)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销(31)固定在所述滑杆(331)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以及移动施力杆(333),能够使所述卡接杆(332)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卡槽(326)、切换槽(327)以及第二卡槽(328)之间切换;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一卡槽(326)内时,所述定位销(31)位于非定位工作位置;所述卡接杆(332)卡于所述第二卡槽(328)内时,所述定位销(31)位于定位工作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外板相对偏移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划线集成组件(3)还包括划线安装套筒(35)、导向套(36)、复位件(37)以及转筒(38),所述划线销(34)位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的下端,所述导向套(36)固定内套于所述下过孔(324),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滑动内套于所述导向套(36),所述滑杆(331)滑动内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所述转筒(38)固定外套于所述划线安装套筒(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何锦应
申请(专利权)人: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