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016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脑电与深度学习结合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步骤如下:S1、采集个体的脑电图,并提取BIS值中数据;S2、构建残差神经网络BIS预测模型;S3、将步骤S1获得的BIS值中数据输入到步骤S2构建的残差神经网络BIS预测模型中,并输出结果;将输出的时域残差子网络和频域残差子网络的结果通过concatenate函数融合,然后在全连接层通过dense函数将融合数据输出一个数值,保留了脑电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提高了脑电识别的性能,生成的数据有效提高了BIS识别精度,有效监测人脑的疲劳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脑电与深度学习结合开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疲劳是造成海上人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船员的疲劳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在疲劳对大脑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脑电图可以反映大脑活动,通过人体的脑电图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成为提取信息的重要方法。

2、现有技术中,脑电分类方法一般通过短间隔傅立叶变换(stft)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时频图,然后将两个通道的图像组合作为输入来训练神经网络。虽然eeg信号的频率特征可以将信号转换为时频图像,但时频图像的二维信息会失去eeg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仅能提取脑电的频域特征,忽略了脑电的时域特征。

3、另外,研究指出,脑电信息处理得到的脑电图双频指数(bis)可以反映活动状态下镇静度,其数值不受肌肉放松、肌电图等活动水平的影响,可以对意识水平进行客观、连续的监测。虽然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仍缺少基于脑电活动状态bis监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和训练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p>1、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提取的BIS值数据包括时域数据和频域数据,时域数据为一维图像的波形点,频域数据为二维图像的像素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残差神经网络BIS预测模型包括时域残差子网络、频域残差子网络和全连接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域残差网络层包括五层,并分别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提取的bis值数据包括时域数据和频域数据,时域数据为一维图像的波形点,频域数据为二维图像的像素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残差神经网络bis预测模型包括时域残差子网络、频域残差子网络和全连接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域残差神经网络的脑电意识疲劳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时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荭娜李昱函陈玥周靖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