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11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属于生物化工领域。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的核心在于特殊设计的弯曲管路,弯曲管路由多个弯管单元依次串联组成。弯管单元为弯曲管路的最小重复单元,由4段相同的半圆弧形弯管串联组成,相邻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装置采用非固定轴、非固定面的管路盘绕方式,弯曲管路内物料流动具有较窄的停留时间分布,所有待灭活物料管路内的孵育时间相近。为了方便实现连续病毒灭活,提出了相应的管路参数设计方法。本装置可以用于低pH灭活、表面活性剂灭活等不同灭活机制介导的连续病毒灭活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工领域的病毒灭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病毒灭活步骤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以抗体生产为例,其典型的下游处理过程包括两个的病毒清除步骤,分别为病毒灭活(低ph或表面活性剂)和病毒过滤。其中,病毒灭活是通过料液与灭活剂接触一定时间来实现的,典型的灭活剂为低ph缓冲液或表面活性剂。目前,病毒灭活过程通常是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先将料液与病毒灭活剂混合均匀,或者用酸或碱溶液调节至合适的ph,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孵育装置中,进行定时病毒灭活,一般为30-60min。在批次处理过程中,所有物料在孵育装置中与灭活剂接触的时间几乎相同,因此病毒灭活情况也几乎相同。

2、抗体连续生物制造可以显著提高过程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是目前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全过程的抗体连续生产,构建合适的连续病毒灭活装置很重要。但是,连续病毒灭活装置的设计比较复杂,其难点主要在于连续孵育装置存在扩散效应,因此连续病毒灭活过程的关键过程参数(cpps)由批次孵育时间变为物料在孵育装置中的停留时间分布(res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连续的弯曲管路构成,弯曲管路由多个弯管单元依次串联组成;弯管单元为弯曲管路的最小重复单元,弯管单元由4段相同的半圆弧形弯管串联组成,相邻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半圆弧形弯管位于第二段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同侧,第二段和第四段半圆弧形弯管位于第三段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的异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曲管路内径为1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圆弧形弯管的曲率直径与弯曲管路内径的比例为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由连续的弯曲管路构成,弯曲管路由多个弯管单元依次串联组成;弯管单元为弯曲管路的最小重复单元,弯管单元由4段相同的半圆弧形弯管串联组成,相邻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半圆弧形弯管位于第二段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同侧,第二段和第四段半圆弧形弯管位于第三段半圆弧形弯管的轴线所在平面的异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曲管路内径为1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圆弧形弯管的曲率直径与弯曲管路内径的比例为2-5,优选比例为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制造加工方式为管或软管盘绕。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连续病毒灭活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目标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强陈武炜姚善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