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耳机及耳机组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耳机及耳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75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和耳机组件,耳机包括壳体、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均安装于壳体内,主电路板位于扬声器与电池之间,主电路板相对扬声器倾斜设置。上述耳机的扬声器产生电流杂音的风险较小,耳机的音质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音频,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技术介绍

1、无线耳机因其摒弃了传统线材连接的方式,使用时更为便捷,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无线耳机追求小型化,导致其内部的扬声器、主板及电池等部件排布紧凑,扬声器的线圈很容易受主板(或电池)的磁场干扰而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电流杂音,无线耳机的音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机及包括该耳机的耳机组件,耳机的扬声器产生电流杂音的风险较小,耳机的音质较佳。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现方式提供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壳体、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均安装于壳体内。主电路板位于扬声器与电池之间。此时,扬声器和电池分别放置在主电路板的长边的两头,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大致像一个“哑铃”的形状。主电路板相对扬声器倾斜设置。也即,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不平行。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是指主电路板的用于排布器件的板面。扬声器的振膜平面是指扬声器的振膜处于平衡位置时所在的平面。

3、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电池和扬声器分处主电路板的长边的两头,电池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远,电池产生的感应磁场对扬声器的音圈已基本无影响,从而能够消除由电池带来的电流音风险。同时,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不平行,使得主电路板上的电感或电流环路产生的感应磁场对扬声器的影响减小,由主电路板的感应磁场带来的电流音风险降低。因此,本实现方式通过优化扬声器、主电路板和电池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消除或减弱了主电路板、电池的感应磁场对扬声器的不良影响,降低了产生电流音的风险,以确保扬声器的发声质量,使得耳机具有较佳的音质。

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至60°的范围内。此时,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较大,能够大幅度降低主电路板上的电感或电流环路产生的感应磁场对扬声器的影响,使得主电路板的感应磁场带来的电流音风险明显降低。此外,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范围控制,也有利于降低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在耳机的壳体内的排布难度,降低由于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的位置需求而对耳机的壳体的外观设计形成的限定,使得耳机的壳体的形态设计的灵活度较高。

5、其中,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在20°至50°范围内,以进一步降低主电路板的感应磁场对扬声器产生的电流音风险,同时能够更好地匹配耳机的壳体的安装空间,降低安装难度。

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相对主电路板倾斜设置。其中,电池的中心轴线与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不垂直。此时,电池产生的感应磁场对主电路板上的对磁场敏感的器件(例如电感等)的影响较小,使得主电路板上器件具有较佳的工作环境。示例性的,电池的中心轴线与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在30°至80°的范围内。

7、一些实现方式中,主电路板可以呈长条板状,以具有较大面积的布件平面。此时,扬声器与电池之间的间距也较大,有利于降低扬声器出现电流杂音的风险。

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为纽扣电池。扬声器为动圈式扬声器。

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耳机包括耳包和耳杆,耳杆也可以称为手柄,耳杆的顶部连接于耳包的后侧。耳机的外表面是光滑过渡的几何曲面。耳杆在连接耳包的一端向远离耳包的一端的方向上,外轮廓整体呈现先收缩、后扩大、再收缩的形态,耳杆像是自由垂落的水滴那样圆润而自然。

1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包括主壳和前壳,前壳固定于主壳的前侧,前壳的内部空间与主壳的内部空间连通,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前壳朝向用户耳部。主壳包括接触前壳的第一端和远离前壳的第二端,在主壳的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上,主壳的外轮廓先收缩、后扩大。

11、其中,主壳的外轮廓先收缩、后扩大的情况包括:第一种情况是主壳的外轮廓先收缩、后扩大、再收缩,第二种情况是主壳的外轮廓先收缩、后扩大。

12、对于第一种情况:在主壳的第一端向主壳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主壳位于耳包的部分呈收缩形态,主壳位于耳杆的部分呈现先收缩、后扩大、再收缩的形态,主壳的底部可以由弧面或近似弧面形成底部端面,以具有圆润的形态。此时,主壳的形状设计使得耳机的耳杆能够具有与“自由垂落的水滴”近似的形状。

13、对于第二种情况:在主壳的第一端向主壳的第二端的方向上,主壳位于耳包的部分呈收缩形态,主壳位于耳杆的部分呈现先收缩、后扩大,也即主壳的底部可以由平面或近似平面形成底部端面。在第二种情况中,主壳的底部可能存在与底部端面连接的小圆角过渡区域,这部分过渡区域的形态变化很小,可以忽略。

1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壳的内部空间包括顶部空间、中部空间及底部空间,主壳的顶部空间靠近主壳的第一端,主壳的底部空间靠近主壳的第二端。扬声器安装于前壳的内部空间和/或主壳的顶部空间,电池安装于主壳的底部空间,主电路板安装于主壳的中部空间,且主电路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主壳的顶部空间和主壳的底部空间。

15、在本实现方式中,扬声器和电池的体积较大,且大致呈扁平的圆柱体状,主电路板则是长且窄的板状结构,同时,前壳的内部空间、主壳的顶部空间以及主壳的底部空间较大,而主壳的中部空间较小,因此本实现方式的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的排布位置,不仅能够降低扬声器产生电流音的风险,还能够充分利用壳体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壳体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耳机的小型化。

1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壳具有脊背线,脊背线自主壳的第一端延伸至主壳的第二端。其中,脊背线位于主壳的后侧,脊背线位于耳机的中心面上。脊背线为平滑的曲线。

17、示例性的,脊背线由主壳的第一端向主壳的第二端延伸时,脊背线先向后延伸,后向前延伸。其中,主壳的与脊背线向后延伸的线段对应的部分,呈现先收缩、后扩大的形态;主壳的与脊背线向前延伸的线段对应的部分,呈现收缩形态。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脊背线的形状,使得耳机的背部呈现自由滑落的形态,耳机的整体形态自然、美观。

18、其中,脊背线可以包括多个平滑连接的弧线段,在脊背线的延伸方向上,多个弧线段的半径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半径最大的弧线段可以对应主壳的中部空间设置。

1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0°至50°的范围内。此时,扬声器与主电路板的相对位置能够很好地匹配主壳的顶部空间与主壳的中部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安装难度低,易实现。

20、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壳的顶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主壳的底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在本实现方式中,主壳为壳件结构,主壳的内部空间的形态变化与主壳的外轮廓的形态变化是相同或相近的。

2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壳包括主壳件和封盖件,主壳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朝向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所述扬声器、所述主电路板及所述电池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位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主电路板相对所述扬声器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至6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相对所述主电路板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前壳,所述前壳固定于所述主壳的前侧,所述前壳的内部空间与所述主壳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前壳朝向用户耳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的内部空间包括顶部空间、中部空间及底部空间,所述主壳的顶部空间靠近所述主壳的第一端,所述主壳的底部空间靠近所述主壳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0°至5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的顶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所述主壳的底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包括主壳件和封盖件,所述主壳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朝向用户耳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还包括主壳件、封盖件及背盖件,所述主壳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朝向用户耳部,所述第三开口背向用户耳部,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包括抵接端面,所述抵接端面位于所述主壳件且环绕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所述抵接端面接触所述前壳;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的顶部空间,且位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主电路板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磁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的底面中心点与所述电池的中心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在12mm至20mm的范围内,在第二方向上的间距在6mm至15m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包括邻近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和邻近所述电池的第二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通过BOF工艺固定连接,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通过BOF工艺固定连接。

18.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盒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所述充电盒用于收纳所述耳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扬声器、主电路板及电池,所述扬声器、所述主电路板及所述电池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电路板位于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电池之间,所述主电路板相对所述扬声器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0°至6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相对所述主电路板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前壳,所述前壳固定于所述主壳的前侧,所述前壳的内部空间与所述主壳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前壳朝向用户耳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的内部空间包括顶部空间、中部空间及底部空间,所述主壳的顶部空间靠近所述主壳的第一端,所述主壳的底部空间靠近所述主壳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布件平面与所述扬声器的振膜平面之间的夹角在20°至5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的顶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所述主壳的底部空间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主壳的中部空间的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包括主壳件和封盖件,所述主壳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朝向用户耳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力彭勇张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