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一些车辆市场上,要求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对于乘客不系安全带的情况进行安全测试。在无安全带禁锢的前提下,碰撞后由于惯性原因,乘客膝盖会前移。为防止乘客的膝盖前移过多,同时又要防止膝盖受力过大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方式,是在车舱内安装膝部气囊或类似机构,以期在膝部安全气囊展开后,分散冲击力以减少腿部伤害,并减轻作用在乘员胸部和腹部的力量。但由于气囊成本高,仅部分车型添加此配置,在应用上无法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及其仪表板横梁和下肢防护组件,用以解决现有的膝部气囊或类似机构的组成复杂不易安装以及成本高而无法普及应用于大多数车型等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下肢防护组件,适于配置在仪表板横梁的主管梁上。所述下肢防护组件包括:安装支架,用以固定于所述主管梁上;缓冲支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可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安装支架远离所述主管梁的一侧,向靠近所述主管梁的一侧移动;以及阻力调节机构,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适于配置在仪表板横梁的主管梁上,所述下肢防护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朝向所述主管梁移动至溃缩位置,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溃缩位置阻挡所述缓冲支架持续朝向所述主管梁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缓冲支架为可相互滑动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部分的套接于所述内管,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滑行轨道,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穿过所述滑行轨道,且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的相对二端压抵于所述外管的相对二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适于配置在仪表板横梁的主管梁上,所述下肢防护组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朝向所述主管梁移动至溃缩位置,所述安装支架在所述溃缩位置阻挡所述缓冲支架持续朝向所述主管梁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所述缓冲支架为可相互滑动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部分的套接于所述内管,且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滑行轨道,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穿过所述滑行轨道,且所述阻力调节机构的相对二端压抵于所述外管的相对二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轨道设置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外管的一端设置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合于所述内管,并且在所述套接部的相对二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阻力调节机构通过所述定位孔穿过所述滑行轨道,并且压抵于所述套接部的相对二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调节机构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螺栓的栓头压抵于所述套接部的一侧面,所述螺栓的螺柱穿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滑行轨道,所述螺帽锁合于所述螺柱上,并且压抵于所述套接部的另一侧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肢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轨道的相对二端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滑行轨道的宽度,所述螺柱的直径匹配于所述径向尺寸,其中所述螺柱在远离所述主管梁的一侧或靠近所述主管梁的一侧被限位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结构内,止挡所述缓冲支架相对所述安装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集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