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683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51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顶盖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顶盖本体开设有极柱通孔,极柱通孔用于与密封圈配合连接以进行密封,极柱通孔的孔缘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通过在极柱通孔的孔缘上开设至少一圈凹槽,可以提高密封圈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效果。凹槽的存在可以增加密封圈与孔缘之间的接触面积,并提供更好的密封接触,从而减少或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凹槽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压力分布,确保密封圈在整个孔缘周围均匀地施加压力,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顶盖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通常使用液体电解质作为电池的介质,液体电解质中含有化学物质,如果泄漏到电池外部或其他部件中,可能引发危险,如腐蚀其他组件、引起短路或甚至起火。通过在顶盖处进行密封,可以有效防止液体电解质的泄漏,保持电池的安全性能。在充放电过程中,动力电池会产生气体,如氢气。如果气体泄漏到电池外部或其他部件中,可能引发危险,如引发爆炸或火灾。通过密封顶盖,可以有效阻止气体的泄漏,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动力电池需要在严格的环境控制条件下运行,任何外部物质或杂质的进入都可能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密封顶盖可以防止污染物质、尘埃、水分或其他外部物质进入电池内部,保持电池环境的纯净度,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密封顶盖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内部部件的腐蚀和氧化,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它还可以保护电池内部结构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化学物质的侵入,从而提高电池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在被极柱铆压组装时,由于没有完全压紧或均匀地分布在目标位置上,装配过程中的不均匀力量施加、部件之间的不精确配合或装配工艺的缺陷,不完全的压紧会导致密封圈与顶盖之间存在间隙或不均匀接触,从而降低密封效果。

3、因此亟需顶盖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结构,能够提升密封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3、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开设有极柱通孔,所述极柱通孔被配置为与密封圈配合连接以进行密封,沿所述极柱通孔的孔缘向外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

4、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极柱通孔包括孔径段和下沉段,所述孔径段贯穿所述顶盖本体,多圈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下沉段。

5、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数量为1-4圈。

6、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极柱结构与极柱通孔之间的第二部分。

7、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极柱通孔被配置为用于穿设极柱结构,所述极柱结构包括正极极柱结构和负极极柱结构。

8、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结构还包括上塑胶,所述上塑胶设置于所述极柱结构与所述极柱通孔之间。

9、作为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塑胶与所述密封圈的第二部分抵接。

10、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本体上开设有防爆孔。

11、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顶盖本体上开设有注液孔。

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能够提升密封可靠性。

13、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14、电池单体,包括上述的顶盖结构,电池壳体及容纳在电池壳体中的电芯组件。

15、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能够提升密封可靠性。

1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17、电池组,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结构中,通过沿极柱通孔的孔缘上向外开设至少一圈凹槽,可以提高密封圈与顶盖之间的密封效果。凹槽的存在可以增加密封圈与孔缘之间的接触面积,并提供更好的密封接触,从而减少或防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凹槽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压力分布,确保密封圈在整个孔缘周围均匀地施加压力,从而提高密封性能。

20、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单体中,密封圈与极柱通孔的配合连接能够增强顶盖的紧固性和稳定性。密封圈的存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固定,防止顶盖在振动或冲击下发生松动或位移。这有助于保持电池单体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性。密封圈与极柱通孔的配合连接能够增强顶盖的紧固性和稳定性。密封圈的存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固定,防止顶盖在振动或冲击下发生松动或位移。这有助于保持电池单体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性。

21、本技术提供的电池组密封性能高、紧固性和稳定性,能够稳定地保护电池单体的内部结构,并提供可靠的密封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本体(100),所述顶盖本体(100)开设有极柱通孔(110),所述极柱通孔(110)被配置为与密封圈(130)配合连接以进行密封,沿所述极柱通孔(110)的孔缘向外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通孔(110)包括孔径段(112)和下沉段(113),所述孔径段(112)贯穿所述顶盖本体(100),多圈所述凹槽(111)开设于所述下沉段(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的数量为1-4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30)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111)中的第一部分(131),和设置在极柱结构(120)与极柱通孔(110)之间的第二部分(1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通孔(110)被配置为用于穿设极柱结构(120),所述极柱结构(120)包括正极极柱结构和负极极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塑胶(140),设置于所述极柱结构(120)与所述极柱通孔(1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100)开设有防爆孔(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本体(100)开设有注液孔(160)。

9.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顶盖结构、电池壳体(200)及容纳在电池壳体(200)中的电芯组件。

10.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本体(100),所述顶盖本体(100)开设有极柱通孔(110),所述极柱通孔(110)被配置为与密封圈(130)配合连接以进行密封,沿所述极柱通孔(110)的孔缘向外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通孔(110)包括孔径段(112)和下沉段(113),所述孔径段(112)贯穿所述顶盖本体(100),多圈所述凹槽(111)开设于所述下沉段(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1)的数量为1-4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30)包括设置在所述凹槽(111)中的第一部分(131),和设置在极柱结构(120)与极柱通孔(110)之间的第二部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波陈凯刘波冯玉川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