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63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椅,包括底座、用于安放座兜的座椅架,底座包括底杆、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的支撑部件以及用于使支撑部件分别在两个工作位置定位的锁定机构,底杆上至少具有一段弧形杆部,且底杆上的弧形杆部位于底座的前部,支撑部件位于底座的后部,支撑部件上具有弧形表面;当支撑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支撑部件上的弧形表面支撑在地面上,底杆的弧形杆部上和支撑部件上分别仅有一个接触点与地面相接触,儿童椅作为摇椅使用;当支撑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支撑部件与地面相脱离,底杆的下表面支撑在地面上,儿童椅作为座椅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椅,特别涉及一种既可以作为摇椅使用,又可以作为座 椅使用的儿童椅。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普通摇椅大多具有弧形底座,该底座的中央向下凹陷并支撑地面,底 座的两侧高于底座中央以利于底座摇摆,大部分摇椅都仅能够作为摇椅使用,而无法作为 儿童座椅使用,也有部分摇椅可以将上述底座翻转,使其通过撑脚或底座的另一面对地面 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可将摇椅作为座椅使用,然而通常这种底座的翻转或支撑脚的设置 都具有较为复杂的结构,而且在设计和制造上需要考虑和处理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儿童椅,其可以迅速实现摇椅使用状态 和座椅使用状态的转换。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椅,包括底座、用于安放座兜的座椅 架,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杆、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的支撑部件以及用于使所述的支撑部件分别 在两个所述的工作位置定位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底杆上至少具有一段弧形杆部,且所述的 底杆上的弧形杆部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一侧,所述的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的底座上与所述的底 杆的弧形杆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部件上具有弧形表面;当所述的支撑部件处于第 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撑部件上的弧形表面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的底杆的弧形杆部上和 支撑部件上分别仅有一个接触点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的儿童椅作为摇椅使用;当所述的支 撑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撑部件与地面相脱离,所述的底杆的下表面支撑在 地面上,所述的儿童椅作为座椅使用。优选地,所述的底杆上的弧形杆部所对应弧形的中心角大于180度。或者,所述的底杆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所述的支撑部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底杆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杆相连接的横杆,所述的座椅架与底座 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的座椅架的座椅支撑杆,所述的座椅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的横杆 上。或者,所述的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杆或座椅架相连接的纵杆,所述的支撑部件 活动设置在所述的纵杆上。优选地,所述的座椅架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且所述的底杆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优选地,当所述的支撑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的下表面与水平面 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本技术仅通过底杆和支撑部件就可以实现摇椅的摆动,突破了现有摇椅惯用的结构模式,而支撑部件可转动的结构使得该摇椅既可以作为摇椅使用又可以作为座椅使 用,因此本技术的优点是儿童椅整体结构简单,造型新颖美观,本技术作为摇椅 使用时摇摆可靠,且本技术在两种使用状态之间转换也很便捷;此外,摇椅摇摆时与地 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给摇椅一个较小的初始推力,就可以使摇椅长时间的保持摇摆的状 态;当作为座椅使用时,整个底座平整地贴合在地面上能够形成稳定地支撑。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前视);附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右视图(支撑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附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支撑部件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附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右视图(支撑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附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支撑部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附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右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其中1、底杆;2、支撑部件;3、座椅架;4、玩具吊杆;5、座椅支撑杆;6、连接头;7、 横杆;8、座椅架中心。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 5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其揭示了一种儿童椅,包括底座、用于 安装座兜的座椅架3,座椅架3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玩具吊杆4,所述的座椅架3与底座之间 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的座椅架3的座椅支撑杆5。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杆1、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的支撑部件2以及用于使所述的支撑 部件2分别在两个所述的工作位置定位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杆1相 连接的横杆7,所述的座椅支撑杆5设置在所述的横杆7上,在更为简洁的设计中,椅架3还 可以直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底杆1上。所述的底杆1上至少具有一段弧形杆部,且所 述的底杆1上的弧形杆部位于所述的底座的前部,所述的支撑部件2位于所述的底座的后 部,所述的支撑部件2上具有弧形表面。如附图4和5所示,当所述的支撑部件2处于第一 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撑部件2向下展开,支撑部件2上的弧形表面支撑在地面上,此时,儿 童椅由2个弧形曲面支撑,即底杆1的弧形杆部以及支撑部件2上的弧形表面,在任意时刻 底杆1和支撑部件2上都分别仅有一个接触点与地面相接触,因此由所述的两个接触点所 支撑的儿童椅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故能够保持摇摆运动,此时儿童椅作为摇椅使用;在需 要使该儿童椅静止作为座椅使用时,可以将支撑部件2向上翻折离开地面,如附图2和3所 示,使所述的支撑部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所述的支撑部件2与地面相脱离,所述的底杆1 的下表面支撑在地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杆1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因 此能够稳定地置放在地面上。其中,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2中所 示的上、下位置关系相对应;附图2中左侧为说明书中所述“前”方,附图2中右侧为说明书 中所述“后”方。为防止儿童椅作为摇椅使用时发生侧翻,提高安全系数,所述的底杆1上的弧形 杆部所对应弧形的中心角应大于180度,该角度大小取决于弧形杆部所对应弧形的曲率大4小,弧形杆部的曲率越大,即使所对应的中心角较小,儿童椅仍然能够安全摆动,不会发生 侧翻,实际上,在作为摇椅使用时,弧形杆部摆动时有效利用的区域所对应的中心角大约仅 为60度。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底座还包括与所述的底杆1 或座椅架3相连接的纵杆,所述的支撑部件2活动设置在所述的纵杆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如附图所示,所述的底杆1为圆形,所述的座椅架3也 为椭圆形,这不但可使儿童椅整体造型简洁大方,而且在作为摇椅使用时,底杆的圆形造型 安全性能也更好,能够防止侧翻。其中座椅架3与座椅支撑杆5通过连接头6固定连接,座 椅支撑杆5焊接在横杆7上。为进一步保证摇椅的安全性能,避免底座的重心距离地面太远,还应当对其底座 抬升角度加以限制,因此应保持当所述的支撑部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底杆1的 下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支撑部件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底杆1上,通过转动支撑 部件2使其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转换。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还可以活动连接在底 杆1或底座的其它部位上,或者支撑部件2连接在座椅架3上。所述的座椅架3上还设置有玩具吊杆4,所述的玩具吊杆4的两端部分别可转动地 连接在所述的座椅架3的两侧。实施例一中,底杆1仅具有二维平面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底杆1还可以是具有 三维结构的曲面,在作为摇椅使用时,其有效部分仍然为弧形杆部和支撑部件,在作为座椅 使用时,支撑部件离开地面,而底杆1上至少有3个点能够接触地面,仍然可以使儿童椅稳 定的立在地面上。附图6和附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 于支撑部件2位于底座的后部,而底杆1上的弧形杆部位于底座的前部,其工作原理和作 用效果都与实施例一相同。权利要求一种儿童椅,包括底座、用于安放座兜的座椅架(3),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椅,包括底座、用于安放座兜的座椅架(3),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杆(1)、具有两个工作位置的支撑部件(2)以及用于使所述的支撑部件(2)分别在两个所述的工作位置定位的锁定机构,所述的底杆(1)上至少具有一段弧形杆部,且所述的底杆(1)上的弧形杆部位于所述的底座的一侧,所述的支撑部件(2)位于所述的底座上的与所述的底杆(1)的弧形杆部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的支撑部件(2)上具有弧形表面;当所述的支撑部件(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撑部件(2)上的弧形表面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的底杆(1)上的弧形杆部和支撑部件(2)上分别仅有一个接触点与地面相接触,所述的儿童椅作为摇椅使用;当所述的支撑部件(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支撑部件(2)与地面相脱离,所述的底杆(1)的下表面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的儿童椅作为座椅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