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927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该均温系统具体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均温装置的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通过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均温媒介;传输换向装置的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均温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相连通,传输换向装置的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均温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均温装置内均温媒介的传输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池的性能对温度比较敏感,高温会导致电池寿命衰减过快,而且电池系统温度不均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因此现在行业内开发了很多热管理系统,最常用的就是水冷系统。较早的口琴管结构简单,但温度均匀性不好,为了保证温度的一致性,发展出了不同的均温装置结构,有吹胀板、蛇形管、回形管等。

2、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均温装置由于应用领域有限,无法覆盖各种电池系统,并且,由于均温装置的均温方式单一,无法达到精准的均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可以提高对电池的均温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系统,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3、所述均温装置设有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

4、所述传输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5、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7、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

10、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与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或,

11、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12、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13、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14、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媒介的温度;

18、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19、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20、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21、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制冷装置。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媒介为冷媒或热媒。

2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均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25、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发送至所述传输换向装置;

26、所述传输换向装置接收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并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包括:

28、获取温度传感装置采集的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

29、计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

30、若所述温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32、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包括:

33、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将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切换为第二开合状态;

34、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

35、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二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

3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3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均温系统,具体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均温装置设有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所述传输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温度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温度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媒介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制冷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介为冷媒或热媒。

9.一种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鹏赵恒喜付俊儒李伟徐宇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