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21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23
本技术涉及均温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金属管与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板腔贯通基侧面,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管腔与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板腔和管腔。散热作业时,基板中的工质受热气化通过板腔流向金属管,再通过金属管进行散热,实现降温和散热,降温后的工质转为液态,回流至基板,如此循环实现对热源的热量吸收和散发;由于各个金属管与基板呈一体布置,便于工质的气化散热和液化回流,有效降低工质的泄漏,并且,热量传导时,极大降低基板与金属管的热阻,从而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涉及均温板的,具体而言,涉及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


技术介绍

1、电脑主机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轻则导致死机,重则导致主机的零件烧毁;因此,需要设置散热器,实现对主机内部元件进行散热。

2、散热器包括散热鳍片和均温板,通过均温板传导热量,再通过各个散热鳍片和均温板的配合实现散热。

3、为了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以及降低均温板的热阻,采用立体一体散热器,例如,公开号为cn112254559a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散热器,包括:均温板,均温板内限定有容纳腔,均温板的一侧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口;散热管,散热管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散热管的敞开端插接在安装口内且与容纳腔连通;第一毛细结构,第一毛细结构设于容纳腔且内部限定有毛细腔,第一毛细结构上与安装口对应的位置设有与毛细腔连通的连通口;第二毛细结构,第二毛细结构设于散热管,第二毛细结构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敞开,第二毛细结构的敞开端与连通口相连且与毛细腔连通,第二毛细结构与毛细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一体成型;除气管,除气管与毛细腔连通。

...

【技术保护点】

1.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所述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所述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所述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板腔贯通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所述板腔和所述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基侧面,两个所述基侧面均与多个所述金属管呈连接且一体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基侧面,所述板腔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多个金属管,所述基板的侧部形成基侧面,各个所述金属管与所述基侧面呈连接且一体布置,各个所述金属管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基板具有多个板腔,各个所述板腔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板腔贯通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形成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板腔呈连通布置,工质填充至所述板腔和所述管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基侧面,两个所述基侧面均与多个所述金属管呈连接且一体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贯通两个所述基侧面,所述板腔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金属管呈连通布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部管板一体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处于所述下腔的上方布置,所述上腔贯通其一所述基侧面,所述下腔贯通另一所述基侧面,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上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金属管与所述下腔呈连通布置。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杰安何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君典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