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912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以及设置在加工台上的机框,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机框上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气流组件,所述机框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珩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锥形罩,当气流组件工作时,所述锥形罩与收集框之间形成风幕,用于对珩磨时的抽油泵泵筒进行降温除尘;所述气流组件包括连通在过滤箱上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通有通风圈,所述通风圈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头。通过气流组件工作,可以在锥形罩与收集框之间的形成风幕,可以将抽油泵泵筒内部的珩磨时产生的碎屑吹走,避免对珩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抽油泵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抽油泵是指由抽油机带动把井内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井下装置。普通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活塞、排除阀四大部分组成。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202210207300.1,名称为一种保证液压件毛坯面的抛光装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保证液压件毛坯面的抛光装置,包括珩磨头本体,所述珩磨头本体的外周设有圆柱安装体,所述珩磨头本体和圆柱安装体内滑动连接有油石座,所述油石座的外壁上固定有珩磨油石,所述油石座的两端贯穿连接有弹簧,所述珩磨头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锥体。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锥体的外壁上开设凹槽,并通过齿套和齿轮的啮合使得锥轴带动锥体与油石座进行不同步旋转,当油石座旋转至凹槽处时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向凹槽内部移动,使得珩磨油石暂时与工件内壁分离,可以分别对珩磨油石和工件内壁进行冲洗,避免由于珩磨油石紧贴在工件上而影响珩磨油石表面的冲洗,减少珩磨油石表面附着的残屑。

3、上述专利中,通过在珩磨油石与工件内壁短暂分离时,对珩磨油石与工件内壁冲洗,从而实现带走珩磨油石上的残屑,但是该操作方式操作时,珩磨油石不能与工件内壁接触,需要进行停机处理,不能及时对产出的残屑进行清理,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以及设置在加工台上的机框,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机框上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上设置有气流组件,所述机框上通过驱动组件设置有珩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置有锥形罩,当气流组件工作时,所述锥形罩与收集框之间形成风幕,用于对珩磨时的抽油泵泵筒进行降温除尘;所述气流组件包括连通在过滤箱上的进风管以及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出风管的一端连通有通风圈,所述通风圈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头。

3、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圈固定在锥形罩上,所述进风管与收集框连通,所述收集框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杆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液压杆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5、进一步地,所述珩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液压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珩磨头;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锥形罩的支撑杆。

6、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箱中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中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机框上设置有对过滤网进行清理的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与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传动单元。

7、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过滤箱上的竖杆,所述竖杆上设置有清洁刷;所述过滤箱中开设有矩形环槽,所述清洁刷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在矩形环槽中。

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转动杆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机框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以及凸轮;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凸轮与限位框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框与过滤箱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驱使限位杆靠近过滤箱。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具备的有益效果:该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通过设置加工台、机框、收集框、过滤箱、气流组件、珩磨组件以及锥形罩之间的配合,通过将需要进行加工的抽油泵泵筒安装在收集框的上方,并且通过珩磨组件进入装置抽油泵泵筒内部进行加工的同时,带动锥形罩罩在抽油泵泵筒上,通过气流组件工作,可以在锥形罩与收集框之间的形成风幕,可以将抽油泵泵筒内部的珩磨时产生的碎屑吹走,避免对珩磨造成影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1)以及设置在加工台(1)上的机框(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圈(604)固定在锥形罩(5)上,所述进风管(601)与收集框(301)连通,所述收集框(30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杆(701)以及驱动电机(702),所述驱动电机(70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液压杆(701)上的连接杆(801),所述连接杆(801)的一端设置有珩磨头(8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箱(4)中的固定框(101),所述固定框(101)中设置有过滤网(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过滤箱(4)上的竖杆(111),所述竖杆(111)上设置有清洁刷(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转动杆(703)上的第一锥齿轮(121),所述机框(2)上转动连接有驱动杆(122),所述驱动杆(122)上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23)以及凸轮(1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包括加工台(1)以及设置在加工台(1)上的机框(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圈(604)固定在锥形罩(5)上,所述进风管(601)与收集框(301)连通,所述收集框(30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杆(701)以及驱动电机(702),所述驱动电机(70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油泵泵筒内壁珩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组件包括设置在液压杆(701)上的连接杆(801),所述连接杆(801)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甥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泰一美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