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胎膜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911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17
本技术公开一种产科胎膜针,操作外筒内装配有带刻度推杆结构,带刻度推杆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操作外筒内腔上下表面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内侧端为圆弧面,上下两侧支撑板之间滑动插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右端固定装配有推板,活塞杆左端固定装配有带针吸盘机构,活塞杆前壁右侧均匀横向开设有刻度槽;通过带刻度推杆结构,可用活塞杆外壁的刻度槽作为参考,配合操作外筒自身固定的长度值,能够更为精准的控制装置插入深度;通过带针吸盘机构代替泵体吸气的方式,使得装置整体体积缩小,其吸气手动可控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具体为一种产科胎膜针


技术介绍

1、人工破膜,即人为的方式干预撕破宫口处羊膜,以便观察羊水颜色、加强宫缩、加速产程进展,是自然分娩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引产方式,人工破膜后,宫颈前列腺素含量增加,在前列腺素的作用下,贮存在白细胞内的胶原酶及弹性蛋白酶释放,进而导致胶原降解,宫颈成熟、宫颈软化、宫口扩张从而加速产程。

2、专利号cn202110231319.5,公开了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器,包括破膜手柄,所述破膜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破膜手柄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型架,型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环形管头,且环形管头与连接环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环形管头与连接环之间通过通孔相连通,所述环形管头的左侧设有多个吸口,环形管头内腔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吸孔,且吸口通过吸孔与环形管头的内腔连通。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种产科临床用人工破膜器,避免了现有产科临床中在进行人工破膜时因直接对宫口处的羊膜进行刺破而容易刺到羊膜内侧胎儿的弊端,减小了破膜过程中对胎儿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且结构简单,便于产科医生的操作使用。

3、目前,现有的产科胎膜针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产科胎膜针,采用吸气管道和泵体对膜表面进行吸附,装置体积较大,插入深度控制不够精确,而且设置泵体吸气的方式,控制的精确度较差,容易造成吸力过大的问题,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通过带刻度推杆结构,可用活塞杆外壁的刻度槽作为参考,配合操作外筒自身固定的长度值,能够更为精准的控制装置插入深度;通过带针吸盘机构代替泵体吸气的方式,使得装置整体体积缩小,其吸气手动可控性更好的一种产科胎膜针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科胎膜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科胎膜针,包括操作外筒,所述操作外筒内装配有带刻度推杆结构,所述带刻度推杆结构包括一体成型于操作外筒内腔上下表面的支撑板,且支撑板内侧端为圆弧面,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之间滑动插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右端固定装配有推板,所述活塞杆左端固定装配有带针吸盘机构,所述活塞杆前壁右侧均匀横向开设有刻度槽。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带针吸盘机构包括粘贴固定于活塞杆左端的锥形橡胶吸盘,所述锥形橡胶吸盘左侧面中部形成锥形凹槽,所述锥形凹槽内腔底面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针头,所述针头端部与插槽过盈配合。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外筒外壁固定装配有阴道撑起结构,所述阴道撑起结构包括固定套接于操作外筒外壁左端的透明锥形头,且透明锥形头的较小端朝向左侧,所述操作外筒外壁从左至右固定套接有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之间固定连通有连接软管,所述第二环形气囊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气软管。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环形气囊和第二环形气囊外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观察缺口。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外筒包括圆筒,所述圆筒外壁右侧边缘的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耳板,所述耳板左侧面设有防滑层。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8、本技术,通过带刻度推杆结构,可用活塞杆外壁的刻度槽作为参考,配合操作外筒自身固定的长度值,能够更为精准的控制装置插入深度;通过带针吸盘机构代替泵体吸气的方式,使得装置整体体积缩小,其吸气手动可控性更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外筒(1),所述操作外筒(1)内装配有带刻度推杆结构(2),所述带刻度推杆结构(2)包括一体成型于操作外筒(1)内腔上下表面的支撑板(21),且支撑板(21)内侧端为圆弧面,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21)之间滑动插接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右端固定装配有推板(23),所述活塞杆(22)左端固定装配有带针吸盘机构(3),所述活塞杆(22)前壁右侧均匀横向开设有刻度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针吸盘机构(3)包括粘贴固定于活塞杆(22)左端的锥形橡胶吸盘(31),所述锥形橡胶吸盘(31)左侧面中部形成锥形凹槽(32),所述锥形凹槽(32)内腔底面中部开设有插槽(33),所述插槽(33)内插接有针头(34),所述针头(34)端部与插槽(33)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外筒(1)外壁固定装配有阴道撑起结构(4),所述阴道撑起结构(4)包括固定套接于操作外筒(1)外壁左端的透明锥形头(41),且透明锥形头(41)的较小端朝向左侧,所述操作外筒(1)外壁从左至右固定套接有第一环形气囊(42)和第二环形气囊(43),所述第一环形气囊(42)和第二环形气囊(43)之间固定连通有连接软管(44),所述第二环形气囊(43)右侧面固定连通有进气软管(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气囊(42)和第二环形气囊(43)外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观察缺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外筒(1)包括圆筒(11),所述圆筒(11)外壁右侧边缘的前后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耳板(12),所述耳板(12)左侧面设有防滑层(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外筒(1),所述操作外筒(1)内装配有带刻度推杆结构(2),所述带刻度推杆结构(2)包括一体成型于操作外筒(1)内腔上下表面的支撑板(21),且支撑板(21)内侧端为圆弧面,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板(21)之间滑动插接有活塞杆(22),所述活塞杆(22)右端固定装配有推板(23),所述活塞杆(22)左端固定装配有带针吸盘机构(3),所述活塞杆(22)前壁右侧均匀横向开设有刻度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胎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针吸盘机构(3)包括粘贴固定于活塞杆(22)左端的锥形橡胶吸盘(31),所述锥形橡胶吸盘(31)左侧面中部形成锥形凹槽(32),所述锥形凹槽(32)内腔底面中部开设有插槽(33),所述插槽(33)内插接有针头(34),所述针头(34)端部与插槽(33)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晓倩瞿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