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排水路缘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832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2:0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排水路缘石,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底部具有蓄水凹槽,在排水通道两侧的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分层设置,用于实现不同排水通道中不同水位时候排相应排水量的调节;所述的排水通道进出口两端的本体上设有连接部,用于实现所述排水路缘石的拼接组合,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凸部和凹部,所述的凸部和凹部为形状互补结构。本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拼接、实现快速排出绿化带内的积水,通过空心设计,不仅节省了材料,提高了经济效益,储水挡板的设置,而且能够储存积水还能保证绿化带内土地湿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建设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可排水路缘石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2、路缘石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侧,作为路面的边界,将道路与绿化带隔离分开,起阻挡和装饰作用。传统的路面雨水排水系统是在路缘石侧隔一定距离设置与路面相平的雨水收水井,这种雨水收水井的设置方法,雨水收水井内容易坠入垃圾和散发臭气,且不能回收利用雨水,违背了海绵城市的理念。

3、现有的一些措施是在路缘石的制作上使用透水材料,或者在路缘石上设置孔洞,使雨水能进入绿化带。但是当降雨历时较长,或者雨水较大时,绿化带内容易形成积水,影响城市美观,且对植物生长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水路缘石,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一种可排水路缘石,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底部具有蓄水凹槽,在排水通道两侧的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3、所述出水口分层设置,用于实现不同排水通道中不同水位时候排相应排水量的调节;

4、所述的排水通道进出口两端的本体上设有连接部,用于实现所述排水路缘石的拼接组合,所述的连接部包括凸部和凹部,所述的凸部和凹部为形状互补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通道底部所开设的蓄水凹槽内设有隔板,隔板至少存在两块。

6、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为网格或格栅状,通过网格或格栅实现异物的阻挡。进水口不低于最高位的出水口。

7、进一步的,同高度的出水口直径大小相同,且包括设置格栅用于实现异物阻挡。

8、进一步的,所述的排水通道在本体上的端口处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的拼接过渡部,在所述排水路缘石并列连接时凹陷和凸出互补连接。

9、进一步的,排水通道内的侧壁上设有节水板,所述的节水板与进水口侧固定在内壁上,并向出水口的一侧往下倾斜,且不接触出水口所在一侧的内壁。

10、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沿水流方向往下倾斜,为斜口,非水平设置。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水口设有一个及以上。

12、更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在排水通道的上方设有安装连接孔,用于组合拼接时候的对齐、校准和固定。

13、有益效果:本技术首先是对于内部的排水通道设有隔板,可实现一定程度的蓄水,能够实现水分蒸发供给至绿化带内的植物。其次,本技术在进水口处连接有节水板,可实现雨量较小或水量较小情况下的引流,及相比现有技术中沿进水口内壁下流有较大的改善,在同等进水情况下,可借助水势实现更早向出水口排水。在拼接方面,本技术采用拼接部提高牢靠和稳定,在安装和组合的时候通过拼接过渡部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水的下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排水路缘石,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水通道(2),所述排水通道(2)底部具有蓄水凹槽,在排水通道(2)两侧的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通道(2)底部所开设的蓄水凹槽内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至少存在两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为网格或格栅状,通过网格或格栅实现异物的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不低于最高位的出水口(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同高度的出水口(4)直径大小相同,且包括设置格栅用于实现异物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通道(2)在本体上的端口处向内凹陷或向外凸出的拼接过渡部,在所述排水路缘石并列连接时凹陷和凸出互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通道(2)内的侧壁上设有节水板,所述的节水板与进水口(3)侧固定在内壁上,并向出水口(4)的一侧往下倾斜,且不接触出水口(4)所在一侧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4)均沿水流方向往下倾斜,为斜口,非水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设有一个及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在排水通道(2)的上方设有安装连接孔,用于组合拼接时候的对齐、校准和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水路缘石,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中部贯穿设置有排水通道(2),所述排水通道(2)底部具有蓄水凹槽,在排水通道(2)两侧的本体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通道(2)底部所开设的蓄水凹槽内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至少存在两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为网格或格栅状,通过网格或格栅实现异物的阻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3)不低于最高位的出水口(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同高度的出水口(4)直径大小相同,且包括设置格栅用于实现异物阻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栋孙桂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泽水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