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70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导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墙体和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固定连接在墙体正面,还包括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在墙体正面,滑动机构包括有四个滚轮,四个滚轮滚动连接在两个导轨内部,四个滚轮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架,转架远离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减振片与支撑杆的连接,可以将剩余振动的力通过减振片进行吸收,避免电梯内部产生振动时直接传输到支撑杆上,从而避免转架与滚轮在导轨内部因为振动产生的余力使滚轮在导轨内部产生晃动,可以使安装机构与减振片对电梯内部产生的振动进行充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使该装置的减振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导轨,具体为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电梯导轨的主要固定方式,还是通过使用刚性导轨支架将其直接固定在电梯井的壁面上,这种固定方式电梯的振动会通过刚性支架传递到电梯井的壁面,产生振动噪声,影响临近电梯井的住户居住的舒适性。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高层、高速电梯,电梯井道与住户为同一公共墙体设计,电梯井与住户仅一墙之隔,电梯运行时的振动噪声如台风般,很多时候室内振动噪声甚至于高达50分贝,影响住户生活及休息。而这种墙体刚性建筑结构固体低频振动传声,特别夜深人静时让住户处于室内无法入睡,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国人法治意识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电梯噪声”的投诉及官司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电梯与建筑发展中的新型社会问题。

2、一般电梯在运行时,电梯的表面是直接裸露在电梯井内部的,并且减振装置是直接安装在电梯上与电梯导轨进行连接,当电梯内部产生振动时,会直接传输到减振装置上,从而通过减振装置直接与导轨的连接,会因为振动产生的余力使电梯与导轨之间产生晃动,从而使该装置难以对电梯内部产生的振动进行充分的吸收从而使该装置的减振降噪的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墙体和两个导轨,两个导轨固定连接在墙体正面,还包括:

4、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在墙体正面,滑动机构包括有四个滚轮,四个滚轮滚动连接在两个导轨内部,四个滚轮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架,转架远离滚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减振片;

5、安装机构,安装机构设置在支撑杆正面,安装机构包括有安装架,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每两个支撑杆远离转架的一侧,安装架有两个,两个安装架与四个支撑杆相对应设置,两个安装架相对的一面均开设有两个活动槽。

6、进一步地,两个导轨以墙体为中心对称分布,墙体为电梯井后壁,减振片为弹性钢板,且四个滚轮等距离分布,减振片有两组,每组减振片与导轨相对应设置。

7、进一步地,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滑槽架,两个滑槽架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远离活动槽的一侧,且两个滑槽架与两个活动槽相对应分布,滑槽架与活动槽相互连通,滑槽架外壁贯穿开设有滑槽。

8、进一步地,安装架远离活动槽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弹簧筒,弹簧筒固定连接在安装架远离活动槽的一侧,弹簧筒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防护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压杆外壁以弹簧筒内壁滑动连接,压杆远离防护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

9、进一步地,安装架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滑块,滑块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左侧和右侧,滑块远离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滑块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滑架远离安装架的一侧与限位块外壁接触,滑架有两个,两个滑架以墙体为中心对称分布。

10、进一步地,滑槽架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有折叠杆,折叠杆滑动连接在滑槽架内部,折叠杆有两个,两个折叠杆以滑槽架为中心对称分布。

11、进一步地,折叠杆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转架,连接转架外壁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折叠杆远离连接转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活动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连接机构有四组,四组连接机构等距离分布在两个安装架相对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滑槽架内部设置有回弹机构,回弹机构包括有贴合架,贴合架滑动连接在滑槽架内部,贴合架形状为弧形,且贴合架与折叠杆外壁靠近连接转架的一端接触,贴合架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片,滑片外壁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滑片远离贴合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贴合架后壁远离折叠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力减振弹簧,强力减振弹簧远离贴合架的一端与滑槽架内壁靠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13、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4、s1:通过两个安装架的组合,可以将电梯箱体安装在两个安装架之间,并且电梯井内部的传动绳缆与四个安装架进行连接,通过支撑杆与转架的连接,使转架通过滚轮连接在电梯井墙体上的两个导轨内部;

15、s2:通过安装架上的连接机构与回弹机构进行减振,通过减振片与支撑杆的连接,可以将剩余振动的力通过减振片进行吸收,可以使安装机构与减振片对电梯内部产生的振动进行充分的吸收,并且通过限位块与滑架配合,避免两个安装架左右摆动,并且在两个安装架上下收缩时通过滑架进行限位;

16、s3:将电梯箱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后,通过两组夹板与电梯箱的上下两端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电梯箱体将振动的力传输到电梯箱体顶部和底部的夹板上,使夹板通过活动架与折叠杆进行活动,使折叠杆通过振动的力向下压缩,通过连接转架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使滑槽架内部的两个折叠杆进行相对滑动,通过贴合架与折叠杆的接触,使贴合架通过滑片与滑槽的连接在滑槽架内部进行滑动,使贴合架在滑槽架内部跟随折叠杆同步滑动,通过多个强力减振弹簧对振动的力进行吸收;

17、s4:当安装架的顶部或者底部到达电梯井的底部或者顶部后,通过抵板直接与电梯井的顶端或者末端接触,使抵板通过压杆在弹簧筒内部进行滑动,对防护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噪音或者振动的力进行吸收。

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安装架的组合,可以将电梯箱体安装在两个安装架之间,并且电梯井内部的传动绳缆与四个安装架进行连接,通过支撑杆与转架的连接,使转架通过滚轮连接在电梯井墙体上的两个导轨内部,从而通过导轨使该装置滑动的更加稳定,在电梯箱体内部发生振动后,通过安装架上的连接机构与回弹机构进行减振,通过减振片与支撑杆的连接,可以将剩余振动的力通过减振片进行吸收,避免电梯内部产生振动时直接传输到支撑杆上,从而避免转架与滚轮在导轨内部因为振动产生的余力使滚轮在导轨内部产生晃动,可以使安装机构与减振片对电梯内部产生的振动进行充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使该装置的减振降噪的效果,并且通过限位块与滑架配合,避免两个安装架左右摆动,并且还可以在两个安装架上下收缩时通过滑架进行限位。

20、(2)本专利技术将电梯箱放置在两个安装架之间后,通过两组夹板与电梯箱的上下两端进行固定连接,当电梯内部产生振动时,通过电梯箱体将振动的力传输到电梯箱体顶部和底部的夹板上,使夹板通过活动架与折叠杆进行活动,使折叠杆通过振动的力向下压缩,通过连接转架在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使滑槽架内部的两个折叠杆进行相对滑动,通过贴合架与折叠杆的接触,使贴合架通过滑片与滑槽的连接在滑槽架内部进行滑动,使贴合架在滑槽架内部跟随折叠杆同步滑动,并且通过多个强力减振弹簧对振动的力进行吸收,从而使产生振动的电梯箱体在两个安装架之间对振动的力进行第一步吸收,并且降低该装置因为电梯箱体振动产生的晃动的幅度。

21、(3)本专利技术当安装架的顶部或者底部到达电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墙体(1)和两个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固定连接在墙体(1)正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2)以墙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墙体(1)为电梯井后壁,所述减振片(304)为弹性钢板,且四个所述滚轮(301)等距离分布,所述减振片(304)有两组,每组所述减振片(304)与导轨(2)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还包括两个滑槽架(403),两个所述滑槽架(403)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且两个所述滑槽架(403)与两个活动槽(402)相对应分布,所述滑槽架(403)与活动槽(402)相互连通,所述滑槽架(403)外壁贯穿开设有滑槽(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有弹簧筒(501),所述弹簧筒(50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所述弹簧筒(50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502),所述防护弹簧(5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503),所述压杆(503)外壁以弹簧筒(5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杆(503)远离防护弹簧(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1)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有滑块(601),所述滑块(601)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左侧和右侧,所述滑块(601)远离安装架(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所述滑块(601)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603),所述滑架(603)远离安装架(401)的一侧与限位块(602)外壁接触,所述滑架(603)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架(603)以墙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架(403)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有折叠杆(701),所述折叠杆(701)滑动连接在滑槽架(403)内部,所述折叠杆(701)有两个,两个所述折叠杆(701)以滑槽架(403)为中心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701)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转架(702),所述连接转架(702)外壁与滑槽(40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折叠杆(701)远离连接转架(70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架(703),所述活动架(703)底部固定连接有夹板(704),所述连接机构(7)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机构(7)等距离分布在两个安装架(401)相对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架(403)内部设置有回弹机构(8),所述回弹机构(8)包括有贴合架(801),所述贴合架(801)滑动连接在滑槽架(403)内部,所述贴合架(801)形状为弧形,且所述贴合架(801)与折叠杆(701)外壁靠近连接转架(702)的一端接触,所述贴合架(801)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片(802),所述滑片(802)外壁与滑槽(404)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片(802)远离贴合架(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板(803),所述贴合架(801)后壁远离折叠杆(7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强力减振弹簧(804),所述强力减振弹簧(804)远离贴合架(801)的一端与滑槽架(403)内壁靠近滑块(601)的一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墙体(1)和两个导轨(2),两个所述导轨(2)固定连接在墙体(1)正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轨(2)以墙体(1)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墙体(1)为电梯井后壁,所述减振片(304)为弹性钢板,且四个所述滚轮(301)等距离分布,所述减振片(304)有两组,每组所述减振片(304)与导轨(2)相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4)还包括两个滑槽架(403),两个所述滑槽架(403)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且两个所述滑槽架(403)与两个活动槽(402)相对应分布,所述滑槽架(403)与活动槽(402)相互连通,所述滑槽架(403)外壁贯穿开设有滑槽(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有弹簧筒(501),所述弹簧筒(50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远离活动槽(402)的一侧,所述弹簧筒(50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502),所述防护弹簧(50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杆(503),所述压杆(503)外壁以弹簧筒(50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杆(503)远离防护弹簧(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01)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有滑块(601),所述滑块(601)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架(401)左侧和右侧,所述滑块(601)远离安装架(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所述滑块(601)外壁滑动连接有滑架(603),所述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钦沈陈潇谢克宇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塞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