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68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电池包,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热管理部件,多个单体电池排列设置成多个单体电池组,多个单体电池组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热管理板设置有换热腔,且在换热腔内具有多个换热壁;多个换热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缓冲凸起,缓冲凸起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间隔连接于同一换热壁,换热壁和缓冲凸起围成腔体。将缓冲凸起设置成和换热壁围成腔体的结构,当单体电池膨胀对热管理板挤压时,缓冲凸起和对侧的换热壁或者和对侧的缓冲凸起接触、发生形变,腔体提供一定的缓冲形变空间,使得缓冲凸起对换热壁具有一定的缓冲支撑作用,以防止单体电池膨胀过大时对热管理板挤压过度而被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1、电池包通常包括热管理部件和多个单体电池,热管理部件与单体电池连接,以吸收单体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者当电池包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将热量传递给电池包,以使得电池包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下工作。电池包在工作过程中,单体电池会产生膨胀,现有的热管理部件不能很好的调节单体电池的膨胀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很好的吸收单体电池的膨胀形变,提高电池包的电池电性和使用寿命。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热管理部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成多个单体电池组,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组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热管理板和缓冲凸起,所述热管理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组之间且与所述单体电池连接;所述热管理板设置有换热腔,且在所述换热腔内具有多个换热壁;所述多个换热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缓冲凸起,所述缓冲凸起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间隔连接于同一所述换热壁,所述换热壁和所述缓冲凸起围成腔体。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壁包括沿着所述热管理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所述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沿着所述热管理板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缓冲凸起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者:

4、i)当所述第一换热壁上设置有所述缓冲凸起时,所述缓冲凸起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和所述第二换热壁接触;;

5、ii)当所述第二换热壁上设置有所述缓冲凸起时,所述缓冲凸起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和所述第一换热壁接触;

6、iii)当所述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同时设置有缓冲凸起时,所述缓冲凸起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和对侧的第一换热壁或者第二换热壁接触;

7、iiii)当所述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同时设置有缓冲凸起时,两侧的所述缓冲凸起被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彼此接触。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凸起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壁上的第一缓冲凸起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壁上的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和所述第二缓冲凸起在所述第一换热壁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换热壁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换热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缓冲凸起在所述第一换热壁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间隙至少部分重叠。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和/或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凸起和所述第二缓冲凸起沿着所述热管理板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热管理板受到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接触于与其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凸起包括弹性壁和连接在所述弹性壁两端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弹性壁受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壁、所述连接壁以及所述换热壁围成所述腔体。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壁沿垂直于所述腔体方向的截面为圆弧状。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壁与所述换热壁垂直,和/或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弹性壁在连接处相切。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理板包括内板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板外的外板,所述缓冲凸起和所述内板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

17、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所述的热管理部件,所述热管理部件的热管理板与所述单体电池连接。

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和热管理部件,多个单体电池排列设置成多个单体电池组,多个单体电池组沿着第二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热管理板设置有换热腔,且在换热腔内具有多个换热壁;多个换热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缓冲凸起,缓冲凸起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间隔连接于同一换热壁,换热壁和缓冲凸起围成腔体。将缓冲凸起设置成和换热壁围成腔体的结构,当单体电池膨胀对热管理板挤压时,缓冲凸起和对侧的换热壁或者和对侧的缓冲凸起接触、发生形变,腔体提供一定的缓冲形变空间,使得缓冲凸起对换热壁具有一定的缓冲支撑作用,以防止单体电池膨胀过大时对热管理板挤压过度而被破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00)和热管理部件(100),所述多个单体电池(200)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成多个单体电池组,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组沿着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热管理部件(100)包括热管理板(110)和缓冲凸起(130),所述热管理板(11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组之间且与所述单体电池(2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130)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壁(111)上的第一缓冲凸起(13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壁(112)上的第二缓冲凸起(1302),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和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在所述第一换热壁(11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壁(111)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B),所述第二换热壁(11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在所述第一换热壁(111)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间隙(B)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板(110)受到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和/或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凸起(1301)和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沿着所述热管理板(110)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热管理板(110)受到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接触于与其相对的一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130)包括弹性壁(131)和连接在所述弹性壁(131)两端的连接壁(132),所述连接壁(13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133)和第二连接端(134)连接,所述弹性壁(131)受挤压时发生弹性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壁(131)、所述连接壁(132)以及所述换热壁(11)围成所述腔体(130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壁(131)沿垂直于所述腔体(130a)方向的截面为圆弧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132)与所述换热壁(11)垂直,和/或所述连接壁(132)与所述弹性壁(131)在连接处相切。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110a)用于通入换热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板(110)包括内板(110b)以及套设在所述内板(110b)外的外板(111c),所述缓冲凸起(130)和所述内板(110b)由弹性材料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00)和热管理部件(100),所述多个单体电池(200)沿第一方向(x)排列设置成多个单体电池组,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组沿着第二方向(y)间隔排列设置,所述热管理部件(100)包括热管理板(110)和缓冲凸起(130),所述热管理板(110)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体电池组之间且与所述单体电池(2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凸起(130)包括设置在第一换热壁(111)上的第一缓冲凸起(130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壁(112)上的第二缓冲凸起(1302),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和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在所述第一换热壁(11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壁(111)设有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b),所述第二换热壁(112)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在所述第一换热壁(111)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间隙(b)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板(110)受到压力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301)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和/或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缓冲凸起(1302)同时接触于与其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凸起(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峥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