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泽平专利>正文

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65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包括移动变电站主体,移动变电站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滚轮,所述移动变电站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护板外侧的矩形凹口内设有若干个为中空结构的辊筒,所述辊筒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与防护板的矩形凹口上下两侧内壁相连接,且所述辊筒的内部设有若干组缓冲组件,并且所述固定板的四角均固定有定位柱,所述防护板的四角均滑动套设在定位柱的外部。该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能够对发生碰撞物体时进行缓冲,以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从而避免移动变电站上的组成设备因撞击造成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变电站,具体为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


技术介绍

1、在煤矿供电系统中曾作为主导产品的油浸变压器,因其易燃易爆、维修量大,保护不完善、不适于煤矿采区供电,正逐步淡出;移动变电站以其容量大、体积小、功能完善、安全可靠、运输方便的特点,在煤矿供电中越来越显现出其强大的优势。

2、现有的井下移动变电站通常在底端设有滚轮以便移动,但因井下地面大多具有一定的坡度,移动变电站在井下运输时很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的情况,由于其前后两侧都缺少防撞的机构,从而很容易对移动变电站上的组成设备造成变形及损坏,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井下移动变电站在井下运输时很容易与其他设备发生碰撞的情况,由于其前后两侧都缺少防撞的机构,这样很容易对移动变电站上的组成设备造成变形及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包括移动变电站主体,移动变电站主体的底部固定有底座,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包括移动变电站主体(1),移动变电站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变电站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侧设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外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护板(4)外侧的矩形凹口内设有若干个为中空结构的辊筒(5),所述辊筒(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与防护板(4)的矩形凹口上下两侧内壁相连接,且所述辊筒(5)的内部设有若干组缓冲组件,并且所述固定板(3)的四角均固定有定位柱(7),所述防护板(4)的四角均滑动套设在定位柱(7)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包括移动变电站主体(1),移动变电站主体(1)的底部固定有底座(2),所述底座(2)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变电站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外侧设有防护板(4),所述防护板(4)的外侧设有矩形开口,所述防护板(4)外侧的矩形凹口内设有若干个为中空结构的辊筒(5),所述辊筒(5)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转轴与防护板(4)的矩形凹口上下两侧内壁相连接,且所述辊筒(5)的内部设有若干组缓冲组件,并且所述固定板(3)的四角均固定有定位柱(7),所述防护板(4)的四角均滑动套设在定位柱(7)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轻便型移动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5)内部的缓冲组件包括套筒(9)、弹性块(10)和压杆(11),所述套筒(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泽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