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接线座、电机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846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接线座、电机系统及车辆,属于车辆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导电接线柱和弹性顶推结构;基座上沿第一路径开设有导向通道;导电接线柱沿第一路径滑动穿设于导向通道,导电接线柱的一轴端为接线端,另一轴端为限位端;弹性顶推结构设于基座,且顶推端与限位端接触,弹性顶推结构被配置有使接线端伸出导向通道的预紧力。本技术中的导电接线柱的接线端能保持与导电铜排之间紧密贴合的状态,保证两者之间实现可靠的导电接触,避免局部发热的现象,还能在第一路径上保持导电接线柱位置的相对稳定,进而保持接线部分整体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发生线束脱落和连电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接线座、电机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能源危机日益凸显,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也对地球的整体环境造成恶劣影响。汽车是化石能源的重要消耗源,为了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部件包括电池包和电机,电池包和电机的连接需要通过电机上设置的接线座实现。

2、接线座主要包括基座和导电铜柱,基座一般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电机主体上,导电铜柱具有内螺孔,其通过与固定螺栓的配合,将电机的高压线束和控制器端的三相输出线束的端头叠压在导电铜柱和固定螺栓的栓帽之间,进而实现线束之间的导电连接。总体来说,接线座作为支撑电机出线的结构,可使电池包中的电流通过控制器到达电机,为电机运转提供动力,还能使线束之间的接线区域保持位置稳定,防止在电机运转过程中发生线束脱落或连电短路,导致电机烧毁的问题。

3、目前,电机主体的导电铜排多焊接有硬质的铜排,该铜排上设置与前述固定螺栓对应的连接孔,导电铜柱和固定螺栓之间挤压的是该铜排。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202)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限位面(2021),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与所述导电接线柱(2)中轴线的间距沿远离所述接线端(201)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顶推端(301)与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接触,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的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绕所述导电接线柱(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弹性顶推结构(3)绕所述导电接线柱(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弹性顶推结构(3)的所述顶推端(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202)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限位面(2021),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与所述导电接线柱(2)中轴线的间距沿远离所述接线端(201)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顶推端(301)与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接触,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的方向往复移动的自由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绕所述导电接线柱(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弹性顶推结构(3)绕所述导电接线柱(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每个所述弹性顶推结构(3)的所述顶推端(301)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接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推结构(3)包括顶推块(310)和弹性件(320);所述顶推块(31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路径的路径滑动连接于所述基座(1),并形成所述顶推端(301);所述弹性件(320)设于所述基座(1)与所述顶推块(310)之间,并配置有使所述顶推块(310)抵紧所述第一限位面(2021)的预紧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接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块(310)形成有第二限位面(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本睿吴磊于润璞刘庆阳白云星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