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43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灯板、灯罩和扩散机构,灯板上设有多个光源,灯罩罩设于灯板上,扩散机构设于灯罩远离灯板的一侧。灯罩内设有多个空腔和多个反射杯,多个光源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空腔内,反射杯位于光源的周向,反射杯靠近光源的一侧设置为斜面,斜面自光源的顶部逐渐向远离光源的方向倾斜,反射杯朝向扩散机构的一端设置为第一平面。扩散机构上设置有多个凸形结构,多个凸形结构与多个光源一一对应设置。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对应反射杯的位置也能接收到光线,不会形成暗区,从而提高了显示效果;而且无需设置分光膜,减小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光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电脑、平板等显示装置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

2、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分区设计,通常会在扩散板上形成明暗不均的区块化分布,视角效果上表现为灯间暗区的问题。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源的光线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扩散板4为平面板,反射杯22的截面为三角形,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入扩散板4后,经扩散板4发射出,但是在扩散板4上存在接收不到光线或光线强度较弱的暗区,该暗区为相邻两个光源11的光线都无法照射到的位置,因此,会出现在视觉效果上表现为灯间暗区的问题。

3、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增加分光膜,以改善显示效果,但是会增加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和成本,从而无法满足显示装置轻薄化的需求,同时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实现既能保证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又能降低厚度和成本。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结构(31)朝向所述光源(11)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平面(311),所述第二平面(311)上设置有印刷网点(3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结构(3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12)为球形凸起、圆柱形凸起、三棱柱形凸起、正方体形凸起或长方体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机构(3)还包括扩散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结构(31)朝向所述光源(11)的一端设置为第二平面(311),所述第二平面(311)上设置有印刷网点(3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结构(31)的侧壁上设置有凸起(3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12)为球形凸起、圆柱形凸起、三棱柱形凸起、正方体形凸起或长方体形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机构(3)还包括扩散基板(32),所述凸形结构(31)设于所述扩散基板(32)上;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政伟娄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