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及隔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4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油技术领域,公开了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及隔油系统。其中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包括第一上槽体、第一下槽体和第一阻流板,第一上槽体内设有第一药液槽,第一下槽体内设有第一油水分离槽,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槽,第一贯穿槽靠近第一底面设置且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第一阻流板固设于第一油水分离槽的第一底面,第一阻流板的高度小于第一油水分离槽的高度,第一阻流板朝向第一贯穿槽设置,第一阻流板与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浮油收集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第一药液槽中的大部分油脂排入第一油水分离槽中,朝向第一浮油收集区流动的药液流量较小,流速平缓,使得油脂漂浮在药液的上方,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浮油收集区的药液进行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油,具体涉及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及隔油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工件清洗过程中,工件表面可能附着有油脂、润滑剂、污垢等。如果不进行隔油处理,这些油脂会混入清洗液中,影响清洗效果。通过隔离油脂,可以确保清洗液能够更好地接触到工件表面,使得清洗效果更加彻底。

2、现有技术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将待清洁的工件吊装至清洗槽内,由清洗槽内的药液对待清洁的工件表面的油脂和污垢进行清除,清除完成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将工件再从药液中吊出,由于油脂会漂浮在药液上方,工件从药液中取出时,会存在部分油污重新附着在工件表面,导致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清除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及隔油系统,以解决工件从药液中取出时,会存在部分油污重新附着在工件表面,导致工件表面油污和杂质,清除不彻底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包括:

3、第一上槽体,其内设有第一药液槽,所述第一上槽体上设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板(3)与所述第一挡板(203)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板(3)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槽(301),所述第一排水槽(301)与所述第一贯穿槽(2031)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槽(201)还包括倾斜板(4),所述倾斜板(4)自所述第一挡板(203)朝向所述第一侧壁(204)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倾斜板(4)与所述第一导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板(3)与所述第一挡板(203)之间留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流板(3)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槽(301),所述第一排水槽(301)与所述第一贯穿槽(2031)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槽(201)还包括倾斜板(4),所述倾斜板(4)自所述第一挡板(203)朝向所述第一侧壁(204)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倾斜板(4)与所述第一导流件(102)连接,所述第一挡板(203)对应所述倾斜板(4)设有第二贯穿槽(2032),液体从所述倾斜板(4)流向所述第一挡板(203)并穿过所述第二贯穿槽(2032)流向所述第一阻流板(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槽结构的隔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7)包括第一导流板(701)和第二导流板(702),所述第一导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斌李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东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