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823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纱线以分别在导丝盘单元和分丝辊单元上多圈部分缠绕的方式缠绕,所述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导丝元件,和可旋转的具有缠绕部的辅助元件,所述缠绕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导丝盘单元的直径;所述辅助元件还包括螺旋构造的过渡部;所述缠绕部位于最外侧,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缠绕部之间;所述缠绕部被用于预挂纱线。纱线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上后,由于入口侧导丝元件对纱线施加的朝向所述导丝盘单元根部方向的拉拽,以及旋转的所述辅助元件的过渡部的引导,纱线被最终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用在纺织机械中引导纱线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在纺织机械中将一根或多根纱线往预定方向引导,通常使用所谓的输送装置。从现有技术de1926308或者cn101448726b可得知这种装置的结构。已知的输送装置具有一个被驱动的输送罗拉和一个配备给输送罗拉的可自由旋转地引导罗拉。纱线以多倍的、部分缠绕的方式绕在所述输送罗拉和所述引导罗拉上。通过纱线和所述输送罗拉之间的接触摩擦力,所述纱线被输送前进。

2、现有技术中同时存在另一种输送装置,其在cn101634065b中也得到披露。其被构造成具有相互紧压的一对罗拉或者相互紧压的一个罗拉和一个压紧带。纱线在被形成的夹紧缝隙中被引导。虽然这种构造的输送装置相比于前种构造的输送装置给纱线带来更显著的损伤,但是这种构造的输送装置从“挂丝”的方面来看具有更大的优势。

3、为了进行所谓的“挂丝”,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吸枪进行操作,吸枪入口处以一定张力握持住纱线。对于后者输送装置来说,操作人员仅需将纱线置于被打开的一对罗拉之间,然后夹紧这对罗拉。对于前者输送装置来说,操作人员需要抬着吸枪围绕所述输送罗拉和所述引导罗拉多次,将纱线挂在所述输送罗拉和所述引导罗拉上。

4、在实际操作中,输送罗拉和引导罗拉配置的输送装置的挂丝易出现失败或者纱线圈脱落的可能,这部分归因于操作人员挂纱线时的纱线张力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已得知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人在进行技术改进尝试以及技术验证后,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一种可显著降低挂丝失败率的输送装置。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3、具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输送装置,具有基座,分别以突出所述基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导丝盘单元以及与所述导丝盘单元间隔设置的分丝辊单元,其中,所述纱线以分别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多圈部分缠绕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所述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导丝元件,和可旋转的具有缠绕部的辅助元件,其中,所述缠绕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导丝盘单元的直径;所述辅助元件还包括螺旋构造的过渡部;所述缠绕部位于最外侧,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缠绕部之间;所述缠绕部被用于预挂纱线。

4、相对于将纱线多圈挂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来说,将纱线挂在所述缠绕部的动作被称为“预挂”。纱线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上后,由于入口侧导丝元件对纱线施加的朝向所述导丝盘单元根部方向的拉拽,以及旋转的所述辅助元件的过渡部的引导,纱线被最终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在纱线被移交时,纱线圈的纱线张力为相对均匀的。另外,由于所述缠绕部的直径较小,操作人员在操作绕纱线时,所需的操作空间也得到缩小,这无疑更适用于相邻间空间更小的输送装置的挂丝。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并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固定连接或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导丝盘单元端面;纱线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和所述分丝辊单元后,形成的纱线圈被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

6、所述辅助元件可选择性地被以单独的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导丝盘单元上或者亦可与所述导丝盘单元一体式设计。纱线因仅完全覆盖所述导丝盘单元的端面,纱线先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然后由于入口侧导丝元件对纱线施加的朝向所述导丝盘单元根部方向的拉拽,以及旋转的所述辅助元件的过渡部的引导,纱线圈被从所述分丝辊单元和所述缠绕部上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与所述导丝盘单元以及所述分丝辊单元不接触,可完全同时覆盖所述分丝辊单元端面以及所述导丝盘单元端面;纱线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后,形成的纱线圈被同时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

8、所述辅助元件完全罩住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的端面,因此,纱线只需要先被预挂在所述缠绕部后,即可被移交到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所述辅助元件为圆盘状,其具有圆盘状主体以及从所述圆盘状主体往一侧突出的所述缠绕部,其中,所述缠绕部与所述圆盘状主体之间具有连接所述缠绕部和所述圆盘状主体的所述过渡部。

10、考虑到所述输送装置的紧凑空间要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所述缠绕部的长度在1cm到4cm的范围内。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为了确保所述辅助元件不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接触,所述辅助元件通过位于所述分丝辊单元和所述导丝盘单元之间的弯折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所述辅助元件由金属材质制成或者由表面涂有铬的塑料材质构成。

13、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装置,具有基座,分别以突出所述基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导丝盘单元以及与所述导丝盘单元间隔设置的分丝辊单元,其中,纱线以分别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多圈部分缠绕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并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固定连接或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导丝盘单元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与所述导丝盘单元以及所述分丝辊单元不接触,能完全同时覆盖所述分丝辊单元端面以及所述导丝盘单元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为圆盘状,其具有圆盘状主体以及从所述圆盘状主体往一侧突出的所述缠绕部,其中,所述缠绕部与所述圆盘状主体之间具有连接所述缠绕部和所述圆盘状主体的所述过渡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部的长度在1cm到4cm的范围内。p>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通过位于所述分丝辊单元和所述导丝盘单元之间的弯折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由金属材质制成或者由表面涂有铬的塑料材质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具有基座,分别以突出所述基座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导丝盘单元以及与所述导丝盘单元间隔设置的分丝辊单元,其中,纱线以分别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多圈部分缠绕的方式缠绕在所述导丝盘单元和所述分丝辊单元上,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并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固定连接或与所述导丝盘单元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并可完全覆盖所述导丝盘单元端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元件沿着与所述导丝盘单元轴线垂直的方向被安装,与所述导丝盘单元以及所述分丝辊单元不接触,能完全同时覆盖所述分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欢庆
申请(专利权)人:欧瑞康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