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802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微胶囊菌球由菌悬液、甘油、海藻酸钠以及氯化钙制备形成,制备过程包括,步骤S1.1,离心反应;步骤S1.2,共混反应;步骤S1.3,交联反应;步骤S1.4,包埋合格率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海藻酸钠与氯化钙包埋病原菌或有益菌形成微胶囊菌球,延长菌体保存时间,保证微胶囊菌球包覆膜的机械强度不但足以保护菌球内部菌体的生物活性,而且适合进行抗病性检测时菌球内部菌体能够及时流出,进而保障抗病性测试的成功率,通过对同一批次的微胶囊菌球进行包埋合格率检测,并根据包覆膜厚度调整氯化钙溶液的浓度或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优化包埋固化方法,提高微胶囊菌球的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在农业领域,微生物抗病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广泛;微生物抗病技术核心在于发现抗病菌种,难点在于如何展现和评价发现的菌种具有抗病性;通常在研究抗病菌种时候,研发人员会采用“平板对峙法”来判断和评价菌种对病原菌是否具有抗病性,以及抗病性的大小,即抑制率,然而常用的抗病对峙方法不但对操作环境及培养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需要生物专业人员,在超净台的无菌环境,专业操作,需要培养箱,设定温度,培养菌种,且准备时间长,存放时间短:病原菌和有益菌落、菌饼都要提前3-7天准备,且存放不超过1周时间,因此,亟需一种具有直观化、科普化、方便化以及省时化特点的生物抗病产品,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980691a,公开了一种快速准确筛选植物病原真菌拮抗细菌菌株的方法,其技术点是先采用梯度稀释法与划线纯化法获得细菌菌株并进行纯化,然后采用点接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初筛出拮抗细菌,最后采用改良的平板对峙培养法和十字定位法,测量菌落半径和抑菌带的大小;由此可见,现有的抗病对峙方法仍然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病原菌微胶囊、有益菌微胶囊以及培养基,其中,制备病原菌微胶囊和有益菌微胶囊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在预设离心条件下分别对病原菌和有益菌进行物理粉碎,粉碎后的病原菌加入甘油进行混合调匀,再加入色素使其着色,获得病原菌菌悬液,粉碎后的有益菌配置为有益菌菌液进行离心浓缩,分离出有益菌菌泥直接加入甘油调匀,获得有益菌菌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通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进行加热搅拌,以配置预设第一浓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病原菌微胶囊、有益菌微胶囊以及培养基,其中,制备病原菌微胶囊和有益菌微胶囊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1中,在预设离心条件下分别对病原菌和有益菌进行物理粉碎,粉碎后的病原菌加入甘油进行混合调匀,再加入色素使其着色,获得病原菌菌悬液,粉碎后的有益菌配置为有益菌菌液进行离心浓缩,分离出有益菌菌泥直接加入甘油调匀,获得有益菌菌悬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通过将海藻酸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并进行加热搅拌,以配置预设第一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将所述海藻酸钠溶液定量加入所述各菌悬液进行搅拌,混匀后静置得到菌体-海藻酸钠胶状液,将菌体-海藻酸钠胶状液转移至储料器进行储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中,在预设压力条件下抽出所述储料器中的菌体-海藻酸钠胶状液作为待处理菌液,并使其通过花洒器以微球形态经过预设降落高度注入至搅拌状态下的预设第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以预设反应时长进行旋转交联,以对菌体进行包埋处理形成包覆在微球表面的薄膜,过滤清洗后,得到微胶囊菌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抗病产品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4中,设定标准厚度差值,对任意一批次的微胶囊菌球进行包埋合格率检测,通过红外检测仪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书凤张鑫鹏车欣宇颜尘栋周士龙魏浩刘瑞林邓祖科葛星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阿姆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