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88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其中,分离收集装置包括: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至少一个管体及盖体,底座具有朝向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的第一腔室,管体具有两端均为开口的第二腔室,盖体具有朝向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的第三腔室;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第一滤膜设置于管体靠近于底座的开口处,第二滤膜设置于管体远离底座的开口处,第二滤膜的孔径小于第一滤膜的孔径;循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内的液体在各自腔室进行外循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产物的多级分离、纯化及产物收集;同时,可以提高多级分离、纯化及产物收集的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生物反应器是以活细胞或酶为生物催化剂进行细胞增殖或生化反应提供适宜环境的设备,利用酶或生物体(如微生物)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获得代谢产物的装置系统。它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如发酵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等,其在化工、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2、生物反应器的产物是混合物,产物还需要进行分离纯化、浓缩得到制剂原液,纯化浓缩过程主要包括亲和层析、低ph孵育病毒灭活、多级精纯层析、除病毒纳滤、浓缩超滤和无菌过滤等环节。但是,目前的产物分离及收集步骤较为繁琐,且收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能够实现多级分离、纯化及产物收集。

2、本申请一方面提供实施例的分离收集装置,包括:

3、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底座、至少一个管体及盖体,所述底座具有朝向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的第一腔室,所述管体具有两端均为开口的第二腔室,所述盖体具有朝向所述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的第三腔室;其中,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管体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三接口;

4、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膜和第二滤膜,所述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管体靠近于所述底座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滤膜设置于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底座的开口处,所述第二滤膜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滤膜的孔径;

5、循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内的液体在各自腔室进行外循环。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内托沿,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托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托沿,所述第二滤膜安装于所述第二内托沿;其中,所述盖体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或者配合连接另一所述管体的第一连接部。

8、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滤膜与所述第一内托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二滤膜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管体与管体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所述管体及所述盖体任意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膜和/或所述第二滤膜为二氧化钛膜、氧化铝膜、硅孔膜或高分子膜。

12、进一步地,还包括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底座连接。

13、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实施例的收集系统,包括第一蠕动泵、粗过滤装置及如前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所述第一蠕动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粗过滤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粗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14、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实施例的收集方法,应用于前述的收集系统,所述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震动器,包括如下步骤:

15、将混合原液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蠕动泵、所述粗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

16、利用所述循环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液体外循环;

17、利用所述循环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体外循环;

18、利用所述循环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液体外循环;

19、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分别得到目标滤液;

20、其中,过滤过程中,利用所述震动器带动所述底座振动,以使所述第一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及所述第三腔室内的液体振动。

21、本申请实施例的分离收集装置、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对生物反应器的产物进行分离及收集时,将产物浓缩液从第一接口输送至底座的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内的部分液体可以穿过第一滤膜并进入到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的部分液体穿过第二滤膜进入到第三腔室。由于第二滤膜中的孔径小于第一滤膜中的孔径,如此,粒径大于第一滤膜的滤液被分隔在第一腔室内,粒径介于第一滤膜中的孔径与第二滤膜中的孔径的滤液被分隔在第二腔室内,粒径小于第二滤膜中的孔径的滤液可以穿过第二滤膜进入到第三腔室。如此,可以实现产物的多级分离、纯化及产物收集。同时,循环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各个腔室内的滤液在各自的腔室内外循环,带动滤液流动,能够方便粒径更小的滤液穿过滤膜进入到其它腔室内,有助于提高多级分离、纯化及产物收集的效果及效率。

22、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内托沿,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托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托沿,所述第二滤膜安装于所述第二内托沿;其中,所述盖体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或者配合连接另一所述管体的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滤膜与所述第一内托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二滤膜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管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管体与管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管体及所述盖体任意两者之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膜和/或所述第二滤膜为二氧化钛膜、氧化铝膜、硅孔膜或高分子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器,所述震动器与所述底座连接。

9.一种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蠕动泵、粗过滤装置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所述第一蠕动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粗过滤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粗过滤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

10.一种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集系统,所述分离收集装置包括震动器,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内托沿,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托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托沿,所述第二滤膜安装于所述第二内托沿;其中,所述盖体靠近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内托沿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或者配合连接另一所述管体的第一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第一滤膜与所述第一内托沿之间;和/或,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二滤膜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陈中慧郑立新王恒张佑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越再生医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