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8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20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安装板和活动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固定在用来安装柔性气管镜的U型支架上,U型支架下方具有用来带动柔性气管镜软管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直线模组,活动安装板的下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杆,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前端形成用来对导向杆导向的导向槽。本技术利用平行四边形伸缩架,对柔性气管镜软管进行支撑,在柔性气管镜被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前端是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伸缩架被逐渐压缩,在柔性气管镜软管被推送到较前端时,由于涂抹润滑脂的空间被压缩,可以将活动安装板向前拉出,继续留出涂抹润滑脂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装置


技术介绍

1、气管插管手术是医生在手术前或者麻醉后实施的一种通过支气管或鼻腔插入导管的操作,用于建立人工气道,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后利用呼吸机协助患者呼吸的一种手术。

2、传统方式下需要医生在支气管柔性气管镜的辅助下完成手动完成插管,支气管柔性气管镜通常用来拍摄图片,插管套设在柔性气管镜远端的软管上,软管上具有摄像头,医生需要一手持柔性气管镜的手柄部,使柔性气管镜的远端的软管,前进或转动以,同时另一只手向前推进或旋转插管,使得插管沿柔性气管镜软管插入,直至插管到达期望位置,插管过程中医生两只手都被占用操作,且容易出现抖动现象。另外,在完成插管的过程中,医生需要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口腔,极易造成医患交叉感染。

3、另外,气管插管手术对医生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依赖性强,对医生的专业性要求高,因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可实现自动插管的气管插管机器人。

4、气管插管机器人包括手术台车和操作台车,手术台车用于拍摄口腔内的图片,并完成柔性气管镜软管的插入、旋转、弯曲动作以及将插管沿柔性气管镜软管向下插入的动作。通过医生操作气管插管机器人的操作台车上的旋钮远程发送命令给手术台车,进行相应的手术动作。

5、在气管插管机器人向口腔内递送柔性气管镜软管时,一方面在柔性气管镜软管的后端,需要对柔性气管镜软管进行一定程度的支撑和导向,尤其是当柔性气管镜从最后端开始向前运动时,软管的前端距离较长,需要有支撑机构支撑,但是支撑机构的距离口腔的位置要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在柔性气管镜软管插入到口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向柔性气管镜软管上涂抹润滑脂,支撑机构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涂抹润滑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柔性气管镜软管进行有效导向和支撑,且不影响涂抹润滑脂的气管插管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柔性气管镜前端用来对柔性气管镜软管支撑导向的平行四边形伸缩架,柔性气管镜软管从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中间的通孔穿过;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安装板和活动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固定在用来安装柔性气管镜的u型支架上,u型支架下方具有用来带动柔性气管镜软管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直线模组,所述前后移动直线模组外具有相互盖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活动安装板的下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杆,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前端形成用来对导向杆导向的导向槽。

4、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具有从外向内贯穿至所述导向槽内的顶紧孔,通过顶紧螺钉穿过顶紧孔顶住所述导向杆将所述活动安装板的位置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下方,通过将两个插头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三安装板和所述活动安装板上部的插孔中,平行四边形伸缩架前后两端分别与活动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的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插头具有两个插杆。

7、更进一步地,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前端的柔性气管镜软管上套设有插管,插管通过连杆支撑机构夹持固定,所述连杆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上的安装杆、与所述安装杆球铰连接的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的第四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球铰连接的固定夹,通过固定夹将插管夹持固定。

8、本技术的一种气管插管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9、1、利用平行四边形伸缩架,对柔性气管镜软管进行支撑,在柔性气管镜被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伸缩架的前端是固定不变的,平行四边形伸缩架被逐渐压缩,在柔性气管镜软管被推送到较前端时,由于涂抹润滑脂的空间被压缩,可以将活动安装板向前拉出,继续留出涂抹润滑脂的空间。

10、2、连杆支撑机构通过多个球铰和转动副连接,使得固定夹的位置能够灵活变换,适应不同长度和不同位置的插管的夹持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柔性气管镜前端用来对柔性气管镜软管(94)支撑导向的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柔性气管镜软管(94)从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中间的通孔穿过;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安装板(12)和活动安装板(13);第三安装板(12)固定在用来安装柔性气管镜的U型支架(614)上,U型支架(614)下方具有用来带动柔性气管镜软管(94)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直线模组(52),所述前后移动直线模组(52)外具有相互盖合的上壳体(55)和下壳体(54);所述活动安装板(13)的下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杆(14),所述上壳体(55)和所述下壳体(54)的前端形成用来对导向杆(14)导向的导向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4)上具有从外向内贯穿至所述导向槽(15)内的顶紧孔(541),通过顶紧螺钉穿过顶紧孔(541)顶住所述导向杆(14)将所述活动安装板(13)的位置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连接插头(16),所述连接插头(16)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的下方,通过将两个插头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三安装板(12)和所述活动安装板(13)上部的插孔中,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前后两端分别与活动安装板(13)和第三安装板(12)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头(16)具有两个插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前端的柔性气管镜软管(94)上套设有插管(3),插管(3)通过连杆支撑机构(7)夹持固定,所述连杆支撑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下壳体(54)上的安装杆(71)、与所述安装杆(71)球铰连接的第三连杆(72)、与所述第三连杆(72)铰接的第四连杆(73)、与所述第四连杆(73)球铰连接的固定夹(74),通过固定夹(74)将插管(3)夹持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柔性气管镜前端用来对柔性气管镜软管(94)支撑导向的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柔性气管镜软管(94)从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中间的通孔穿过;所述平行四边形伸缩架(8)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三安装板(12)和活动安装板(13);第三安装板(12)固定在用来安装柔性气管镜的u型支架(614)上,u型支架(614)下方具有用来带动柔性气管镜软管(94)前后移动的前后移动直线模组(52),所述前后移动直线模组(52)外具有相互盖合的上壳体(55)和下壳体(54);所述活动安装板(13)的下端垂直固定有导向杆(14),所述上壳体(55)和所述下壳体(54)的前端形成用来对导向杆(14)导向的导向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4)上具有从外向内贯穿至所述导向槽(15)内的顶紧孔(541),通过顶紧螺钉穿过顶紧孔(541)顶住所述导向杆(14)将所述活动安装板(13)的位置固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君李文献贾继娥罗静静韩园肖亚男萧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