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解磷、修复铀污染以及浸出稀土元素功能的肠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70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解磷、修复铀污染以及浸出稀土元素功能的肠杆菌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优异的解磷性能并且对铀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N1‑10菌株,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27767;该肠杆菌N1‑10菌株主要产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葡糖糖醛酸,能够高效去除或沉淀U(VI)实现生物修复铀污染并且能够将离子型稀土矿中的稀土元素高效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分离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在解磷、生物修复铀污染以及生物浸出离子型稀土矿中的稀土元素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解磷菌,尤其涉及具有解磷、修复铀污染以及浸出稀土元素功能的肠杆菌及其应用,属于肠杆菌及其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1、磷酸盐溶解微生物(phosphate solubilizing microorganisms,psm),中文简称解磷菌或解磷微生物,是一类土壤有益微生物,能利用自身特有的溶磷机制,将土壤中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磷酸化合物如磷酸钙、植酸钙等转化为速效磷,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2、据文献报道,解磷菌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溶磷作用:1)对于土壤中不溶/难溶的无机磷化合物(又称矿物磷酸盐),解磷菌通过分泌葡萄糖酸、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降低环境ph,竞争并螯合磷酸盐沉淀中的阳离子,实现解磷作用。2)对于土壤中不溶/难溶的有机磷化合物,解磷菌通过合成并分泌磷酸酶或植酸酶,使环境中不溶性的有机磷降解为可溶性的无机磷。

3、解磷菌修复铀污染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对铀的生物沉淀实现的,以无机磷解磷菌为例,首先解磷菌通过溶磷途径将难溶性的ca3(po4)2转化为可溶性的磷酸根,进一步与环境中的u(vi)形成ca(uo2)2(p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分离的肠杆菌属(uncultured Enterobacter sp.)N1-10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2776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在解磷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活化后接种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微生物浸出剂;将微生物浸出剂加入到待处理的含有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的目标物质中进行浸出处理,将难溶性磷酸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速效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微生物浸出剂加入到待处理的含有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分离的肠杆菌属(uncultured enterobacter sp.)n1-10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微生物保藏编号是:cgmcc no.2776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在解磷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活化后接种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微生物浸出剂;将微生物浸出剂加入到待处理的含有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的目标物质中进行浸出处理,将难溶性磷酸化合物转化为可溶性的速效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微生物浸出剂加入到待处理的含有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的目标物质中在25-37℃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浸出处理。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在浸出稀土矿中稀土元素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的肠杆菌属n1-10菌株活化后接种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得到微生物浸出剂;将微生物浸出剂加入到待处理的离稀土矿中进行浸出处理浸出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小霞孙凯璇周晨晨刘超王学刚李满根王先广孙占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