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465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3
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属于直流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动触头通过接触和分离来接通和断开电流,灭弧室用于熄灭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所述静触头、动触头与灭弧室较远,所述灭弧室的远离静触头和动触头的深部为主灭弧室,所述主灭弧室中并排设置有数片灭弧栅片,特点是:所述的灭弧栅片包括延伸出主灭弧室且向静触头、动触头方向延伸的长栅片、以及未延伸出去的短栅片。优点:保证直流电弧可靠进入灭弧室,满足了直流微型断路器无接线极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直流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1、微型直流断路器是应用在直流电网中的一种非常广泛的电器开关,当电路中出现过载或短路故障时,它可以起到断开被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1所示,传统的微型直流断路器包括绝缘外壳7及组装在其内的脱扣器2、机构3、灭弧室4、静触头5、动触头6、导弧板8、进线接线端子9和出线接线端子1。所述静触头5、动触头6主要用于接通和断开电流,所述灭弧室4主要用于熄灭静触头5、动触头6分离时产生的电弧。由于静触头5、动触头6与灭弧室4较远,且静触头5、动触头6打开方向与灭弧室4开口方向呈90°夹角,短路时电弧通过导弧板8引入灭弧室4。由于直流电流没有过零点,只能靠自励磁场产生的磁吹力来推动电弧,但小电流时磁吹力很弱,无法将电弧推入灭弧室4,导致电弧在弧道处滞留,燃弧时间急剧加长,甚至可能造成开断失败。

2、针对上述缺陷,现有的直流微型断路器有的在动静触头周围或者导弧板两侧例如图1中的位置一101或位置二102处安装永磁铁,通过永磁铁对电弧产生磁感应力,增强磁吹力,使电弧运动到灭弧室内,从而分割熄灭电弧,切断电流,例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0720152786.4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直流断路器和专利号为 cn201110003943.6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微型直流断路器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中所产生的磁感应力的方向是恒定的。根据左手定则,只有在特定电流方向下,电弧才能在磁感应力的作用下推进灭弧室,否则电弧将向其他方向运动,导致无法熄灭电弧。因此,在安装此种直流微型断路器时,必须保证断路器正负极不能接错,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且在电弧产生的高温环境下,永磁体的磁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断路器的长期可靠工作造成影响。

3、此外,现有的直流微型断路器中还有的在动、静触头周围或者导弧板两侧例如图1中的位置一101或位置二102处布置吹磁线圈,利用吹磁线圈对电弧产生磁感应力,增强磁吹力,使电弧运动到灭弧室内,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310379814.6公开的一种直流断路器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微型断路器虽然可以满足无接线极性的要求,但需要将吹磁线圈联结到接线端子与引弧角之间,且需要确认吹磁线圈进出线端不能接错。再者,在微型断路器有限的空间里加入吹磁线圈会使得生产装配变得更为复杂。因此,采用永磁铁或者吹磁线圈的直流微型断路器都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案。

4、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微型断路器的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通过改变灭弧室的结构、采用气吹灭弧、灭弧栅片前后错列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了直流电弧可靠进入灭弧室,又满足了直流微型断路器无接线极性的需求。

2、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包括灭弧室、静触头、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动触头通过接触和分离来接通和断开电流,所述的灭弧室用于熄灭动触头和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所述静触头、动触头与灭弧室较远,所述灭弧室的远离静触头和动触头的深部为主灭弧室,所述主灭弧室中并排设置有数片灭弧栅片,特点是:所述的灭弧栅片包括延伸出主灭弧室且向静触头、动触头方向延伸的长栅片、以及未延伸出去的短栅片。

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长栅片延伸到静触头、动触头的两侧。

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长栅片和短栅片错开排布。

5、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栅片延伸出主灭弧室的部分先折弯再一直延伸到静触头和动触头的两边。

6、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栅片位于静触头和动触头两边的端部设置有缺口,并排的长栅片的端部形成一狭长的通道,所述的静触头、动触头置于该通道中,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动触头在该通道中来回运动。

7、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缺口设置成v形。

8、在本专利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静触头、动触头两侧布置产气件,所述产气件包裹在长栅片延伸出主灭弧室部分的两侧。

9、在本专利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产气件与静触头、动触头两侧的距离为1~1.5 mm。

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产气件为pa材料。

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长栅片中一半为靠近静触头、动触头的第一长栅片,另一半为远离静触头、动触头的第二长栅片,所述的第一长栅片和第二长栅片前后错列,前后错列的距离为1~4 mm。

1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

13、第一、灭弧室采用长、短栅片布置且长栅片延伸到静触头、动触头两侧的结构,当电弧产生后,电弧与长栅片快速接触,通过电弧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磁通,将长栅片磁化,使长栅片产生一种将电弧拉入灭弧室内部的吸力,大大增加了长栅片对电弧的磁吸力,使得直流小电流产生的电弧也能可靠、快速地进入主灭弧室内,从而分割熄灭电弧,切断电流;

14、第二、加长的灭弧栅片有更大的热容,可以迅速冷却电弧,有利于电弧的熄灭;

15、第三、在静触头、动触头两侧布置产气件,防止电弧对灭弧栅片的烧损,减少金属游离气体的产生,可以抑制电弧背后击穿现象;

16、第四、长栅片的位于静触头、动触头两侧的两端前后呈错列设置,使电弧在刚进入灭弧室范围时,减少灭弧栅片对电弧的阻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包括灭弧室(4)、静触头(5)、动触头(6),所述静触头(5)、动触头(6)通过接触和分离来接通和断开电流,所述的灭弧室(4)用于熄灭动触头(6)和静触头(5)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所述静触头(5)、动触头(6)与灭弧室(4)较远,所述灭弧室(4)的远离静触头(5)和动触头(6)的深部为主灭弧室(40),所述主灭弧室(40)中并排设置有数片灭弧栅片(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栅片(41)包括延伸出主灭弧室(40)且向静触头(5)、动触头(6)方向延伸的长栅片(411)、以及未延伸出去的短栅片(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栅片(411)延伸到静触头(5)、动触头(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栅片(411)和短栅片(412)错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栅片(411)延伸出主灭弧室(40)的部分先折弯再一直延伸到静触头(5)和动触头(6)的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栅片(411)位于静触头(5)和动触头(6)两边的端部设置有缺口(4111),并排的长栅片(411)的端部形成一狭长的通道,所述的静触头(5)、动触头(6)置于该通道中,动触头(6)与静触头(5)接触和分离的过程中,动触头(6)在该通道中来回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口(4111)设置成V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静触头(5)、动触头(6)两侧布置产气件(42),所述产气件(42)包裹在长栅片(411)延伸出主灭弧室(40)部分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件(42)与静触头(5)、动触头(6)两侧的距离为1~1.5 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气件(42)为PA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栅片(411)中一半为靠近静触头(5)、动触头(6)的第一长栅片(4112),另一半为远离静触头(5)、动触头(6)的第二长栅片(4113),所述第一长栅片(4112)和第二长栅片(4113)前后错列,前后错列的距离为1~4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包括灭弧室(4)、静触头(5)、动触头(6),所述静触头(5)、动触头(6)通过接触和分离来接通和断开电流,所述的灭弧室(4)用于熄灭动触头(6)和静触头(5)分离时产生的电弧,所述静触头(5)、动触头(6)与灭弧室(4)较远,所述灭弧室(4)的远离静触头(5)和动触头(6)的深部为主灭弧室(40),所述主灭弧室(40)中并排设置有数片灭弧栅片(4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灭弧栅片(41)包括延伸出主灭弧室(40)且向静触头(5)、动触头(6)方向延伸的长栅片(411)、以及未延伸出去的短栅片(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栅片(411)延伸到静触头(5)、动触头(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栅片(411)和短栅片(412)错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栅片(411)延伸出主灭弧室(40)的部分先折弯再一直延伸到静触头(5)和动触头(6)的两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线极性的直流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栅片(411)位于静触头(5)和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昇倪丹刘正南刘新宇赵盼庆刘炉钢李鹏谦周雷候立功刘凯奏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