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及茶叶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九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及茶叶技术

技术编号:399736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及茶叶。所述茶树的栽培方法包括,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套种多行树木,所述树木的高度与每两行树木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与树木的冠幅的比例为0.8~1:1。所述茶叶为采用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栽培的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夏秋季茶叶的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从而提高夏秋季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及茶叶


技术介绍

1、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广受消费者喜爱。不同的栽种条件赋予了茶叶不同发风味。特别是光照对茶树的产量及口感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2、春茶滋味鲜爽、香气明显,是生产名优绿茶的主要时期。而夏秋季由于高温、干旱等因素,夏秋季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增加,造成夏秋绿茶口感苦涩。虽然夏秋季茶叶产量远远高于春茶产量,但由于其口感差较,不易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导致夏秋季茶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浪费了大量茶资源。

3、因此,如何提高其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从而提高夏秋季茶叶的品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夏秋季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低,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导致夏秋季茶叶口感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及茶叶,能够提高夏秋季茶叶的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从而提高夏秋季茶叶的品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套种多行树木,所述树木的高度与每两行树木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与树木的冠幅的比例为0.8~1:1。

4、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茶树在约9:30~14:30之间能够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而在9:30以前和14:30以后被树木遮荫

5、具体实施时,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0~30米,冠幅10~20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0~15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25~35米。

6、作为优选,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5米,冠幅15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2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30米。

7、作为优选,所述树木为阔叶类树木,包括栗树、枫杨或含笑。

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竖向设置遮荫网,所述遮荫网的高度与遮荫网之间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

9、通过遮荫网的设置,也能够使茶树在约9:30~14:30之间能够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而在9:30以前和14:30以后被树木遮荫。

10、作为优选,所述遮荫网的高度为3米,遮荫网之间的行距为2.4~4.2米。

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茶叶,所述茶叶为采用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栽培的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备而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树的栽培方法,通过混合栽植构建特定光环境,即在9:30~14:30之间让茶树接受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即茶树接受320-790nm波段光照的透光率大于90%),其余时间对茶树进行遮荫处理(即茶树接受320-790nm波段光照的透光率小于12%),这样,模拟出高山上早晚茶树被遮荫只有上午和中午一段时间接受光照的环境,从而制备出具有栗香并带有淡淡花香且低苦涩度的夏秋茶,提升了夏秋茶的品质,扩宽了夏秋茶的应用,进而提升了茶叶的经济价值。

14、2、采用上述茶叶栽培方法培育出的茶树制备的茶叶,其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苦味氨基含量低,具有良好的感官评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套种多行树木,所述树木的高度与每两行树木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与树木的冠幅的比例为0.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0~30米,冠幅10~20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0~15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25~35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5米,冠幅15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2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30米。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为阔叶类树木,包括栗树、枫杨或含笑。

5.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竖向设置遮荫网,所述遮荫网的高度与遮荫网之间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荫网的高度为3米,遮荫网之间的行距为2.4-4.2米。

7.一种茶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栽培的茶树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制备而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沿茶园的南北方向,在茶树的东西两侧及茶树间套种多行树木,所述树木的高度与每两行树木的行距的比例为1:(0.8~1.4);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与树木的冠幅的比例为0.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0~30米,冠幅10~20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0~15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25~35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树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木的高度为25米,冠幅15米,每行上树木的株距为12米,每两行树木的行距为30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银祥孙永明韦红飞陈艳黄纪刚刘爽姚丽萍张学成石向群张杨玲姜涛刘文鑫刘亚男王斌强雷礼文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