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726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针对电网间隔进行多频监测与主动评价,得到间隔监测与评价结果;基于间隔监测与评价结果,进行站域数据存储与涉网扰动风险评价,得到一个或多个子站评价结果;将子站评价结果自适应传输至主站;主站对一个或多个子站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实现区域电网风险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实时多频主导分量实现间隔‑站域‑区域涉网风险多层级协同的实时监测评价,支持主子站互动协同监测评价访问,满足0~5000Hz范围内的涉网扰动实时监测与评价分析要求,提高电网运行控制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具体涉及一种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推广建设,电力电子设备比例不断升高,机电与电磁暂态相互作用变强,出现中高频振荡等新形态的涉网扰动问题,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行业内针对出现的新形态的涉网扰动问题,在测量方面提出了宽频振荡技术并研制了宽频测量装置,可以实现0~2500hz电网基波、间谐波和谐波的统一实时测量,宽频测量数据统一上送主站,在主站开展了集中监测与展示,但未对涉网扰动风险进行实时评价,且由于主子站交互的宽频测量数据量大在主站集中存储与监测存在资源压力大问题;同时现有0~2500hz范围的测量数据尚不能完全覆盖柔直工程中新出现的3600hz左右的扰动分量的监测;现有的涉网风险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建模和仿真的方式对涉网扰动风险离线评价,离线仿真评价分析无法满足电网实时动态变化运行的评价要求,基于测量数据在线实时评价研究鲜见报道。

2、针对上述背景,借鉴边缘计算的理念,开展基于实时多频量测主导分量数据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评价,实时面向间隔-站域-区域涉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电网间隔进行多频监测与主动评价,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压电流测量数据类型存储缓存服务得到测量数据对应的多频段数据,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具体为:次/超同步对应2.5~100Hz、间谐波对应100~5000Hz、谐波对应50~5000H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网扰...

【技术特征摘要】

1.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电网间隔进行多频监测与主动评价,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电压电流测量数据类型存储缓存服务得到测量数据对应的多频段数据,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表具体为:次/超同步对应2.5~100hz、间谐波对应100~5000hz、谐波对应50~5000hz;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测量数据对应的多频段数据进行排序,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序完成后,实时对每个间隔的电网状态进行识别,所述识别包括有功功率变化识别、功率因数的范围识别、运行频率范围识别、运行电压范围识别以及电网不平衡度识别;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价包括序阻抗和复阻抗评价、趋势评价、相角差评价以及持续越限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涉网扰动风险分层协同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间隔监测与评价结果,进行站域数据存储与涉网扰动风险评价的步骤中,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东赵国庆樊陈吴艳平任浩李莹杨青任辉姚志强窦仁晖姜玉磊徐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