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及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17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50
本技术涉及支撑收纳结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及升降平台,包括若干承重伸缩杆,承重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设置于外部支撑点,且承重伸缩杆与连接座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的下端铰接至脚座;还包括若干调节伸缩杆,调节伸缩杆的一端与一根承重伸缩杆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和调节伸缩杆上均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用以控制承重伸缩杆和调节伸缩杆的伸缩调节。本技术采用的升降结构能够在竖直面内的任意位置进行定位支撑,可在复杂起伏的环境下进行架设使用;同时设置折叠板后的升降平台可展开使用和收回放置,操作便捷,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收纳结构件,具体涉及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及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1、在进行物件的放置和收纳时,一般需要架设平整的平台,通过平台提供放置位置从而摆放物件。一般在较为狭小的空间内,临时性摆放物件需要便于进行收纳的平台结构,在需要使用时展开,使用过后则进行回收放置,避免占据狭小空间,影响其他活动;在室外则存在地面不平整、平台架设不方便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山地环境下,架设平台的地面存在落差,难以找到一处合适的平整地面架设平台,或者需要将平台定点架设于某处,如此则存在架设的难题。虽然有部分伸缩支撑腿可解决部分不平整地面的平台架设需求,但若架设支撑腿的部位落差较大,超过了支撑腿的伸缩极限,则不能达到平整架设的需求。

2、可见,现在架设平台的方案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应当进行优化以满足其收纳需求,和在落差较大的地面上进行平台架设的需求,从而提高架设平台、使用平台的便捷度。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技术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承重伸缩杆(1),承重伸缩杆(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3),连接座(3)设置于外部支撑点,且承重伸缩杆(1)与连接座(3)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1)的下端铰接至脚座(5);还包括若干调节伸缩杆(2),调节伸缩杆(2)的一端与一根承重伸缩杆(1)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1)和调节伸缩杆(2)上均设置有锁紧结构(7),锁紧结构(7)用以控制承重伸缩杆(1)和调节伸缩杆(2)的伸缩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伸缩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固定座(4)并铰接配合,固定座(4)连接外部支撑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承重伸缩杆(1),承重伸缩杆(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3),连接座(3)设置于外部支撑点,且承重伸缩杆(1)与连接座(3)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1)的下端铰接至脚座(5);还包括若干调节伸缩杆(2),调节伸缩杆(2)的一端与一根承重伸缩杆(1)铰接配合;承重伸缩杆(1)和调节伸缩杆(2)上均设置有锁紧结构(7),锁紧结构(7)用以控制承重伸缩杆(1)和调节伸缩杆(2)的伸缩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伸缩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固定座(4)并铰接配合,固定座(4)连接外部支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伸缩杆(2)的另一端连接至相邻的另一根承重伸缩杆(1)并铰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伸缩杆(2)的端部设置有铰接结构(6),且通过铰接结构(6)与固定座(4)配合或与另一根承重伸缩杆(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结构(6)包括套接于承重伸缩杆(1)的套筒结构,套筒结构上设置有销轴并通过销轴与调节伸缩杆(2)连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伸缩杆(1)或调节伸缩杆(2)包括若干伸缩管组,伸缩管组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与内管,内管套接于外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创基智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