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76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2
一种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35%,Si 0.8~2.0%,Mn 1.0~3.0%,P≤0.02%,S≤0.005%,Al0.1~2.0%,N≤0.005%,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高强度超高塑性钢的屈服强度≥500MPa,抗拉强度≥780MPa,延伸率≥30%,实现了低屈服强度、低屈强比、高抗拉强度和超高延伸率的良好匹配,可广泛应用于商用车或乘用车等具有复杂形状要求的零部件或其他需要高强减薄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强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对先进高强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低排放甚至零碳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高强减薄不仅是乘用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商用车领域,高强减薄和节能减排的进展也逐步加快,这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传统的大吨位车辆已不适应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因此,汽车行业的设计人员和生产厂家正在重新审视传统设计和生产理念,从底盘、车身、座椅等多个方面进行高强减重,甚至采用其他新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而商用车行业则从底盘、车厢、上装等加快轻量化进程,随着商用车政策法规执行力度不断加强,未来商用车领域轻量化潜力巨大。

2、许多乘用车和商用车零件车身、防撞梁、油箱托架、电池托架、气瓶托架、弯管等大多采用低强度级别厚规格普通钢如q235或q345进行生产,而且工艺过程较为复杂,有的需要螺栓连接,有的需要焊接。随着轻量化的发展,已有许多用户希望将商用车的这些零件采用冷冲压的方式进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0~0.35%,Si 0.8~2.0%,Mn1.0~3.0%,P≤0.02%,S≤0.005%,Al 0.1~2.0%,N≤0.005%,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Mo≤0.5%,Nb≤0.1%,V≤0.1%,Ti≤0.2%,Cu≤0.5%,Ni≤0.5%,Cr≤0.5%,B≤0.0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C 0.15~0.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0~0.35%,si 0.8~2.0%,mn1.0~3.0%,p≤0.02%,s≤0.005%,al 0.1~2.0%,n≤0.005%,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mo≤0.5%,nb≤0.1%,v≤0.1%,ti≤0.2%,cu≤0.5%,ni≤0.5%,cr≤0.5%,b≤0.00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成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c 0.15~0.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si 1.0~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mn 1.5~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s≤0.00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al 0.3~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n≤0.00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v≤0.0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o≤0.002%。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超高塑性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荣张晨杨阿娜庞厚君范佳杰陆敏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