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723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subgt;2</subgt;增能开发方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地质参数建立近井地带酸化概念模型;步骤2.利用步骤1建立的模型,模拟注入酸液后酸岩反应后的孔隙变化情况,计算不同酸液注入条件对应的溶蚀模式及酸化后的地质参数;步骤3.利用所得酸化后的地质参数建立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subgt;2</subgt;吞吐模型;步骤4.利用不同溶蚀模式下的孔隙参数以及步骤3建立的模型,计算注入CO<subgt;2</subgt;后的吞吐效果,确定最优的CO<subgt;2</subgt;增能开发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低渗透油藏,致密油藏以及断块油藏开发中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渗透油藏开发,具体涉及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我国未来的石油工业中,提高石油采收率处于愈来重要的地位,这将是一项迫切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国油田类型多,地质情况复杂,应该多元化地发展该项技术,尤其是我国的低渗透油藏,虽然地质储量在50×108t以上,但动用程度很差。因为低渗透油藏存在注水困难的问题,导致地层能量不足,难以有效动用。所以亟需新的技术提高低渗透、致密油藏采收效果。

2、近年来,低渗透油藏co2驱油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国内外实际油田的开采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co2是一种优越的驱油剂,注co2驱油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co2拥有粘度低、易注入的特点,而且注入地层和原油接触后能够使原油体积膨胀,降低原油粘度,并抽提轻质组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善流度比等,可以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co2与原油混相后,能消除界面张力,大幅提高采收率。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及提高采收率技术(ccs-eor),通过co2捕集,注入地层驱油,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将co2永久封存于地下,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含量,实现增加原油产量与埋存的“双赢”,是目前最现实的碳减排和利用途径。

3、然而,在矿场实施co2驱油时,面临着近井地带存在污染、吸气指数低的情况,影响低渗透油藏co2驱油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低渗透油藏注co2驱油过程中面临的近井污染和吸气能力低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根据地质参数设计合理的注入酸速度,生成最优溶蚀模式,解决近井污染及吸气指数低的问题;然后注入co2,使co2与原油充分接触,发挥co2驱油的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在低渗透油藏,致密油藏以及断块油藏开发中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基于地质参数建立近井地带酸化概念模型;

5、步骤2.利用步骤1建立的模型,模拟注入酸液后酸岩反应后的孔隙变化情况,计算不同酸液注入条件对应的溶蚀模式及酸化后的地质参数;

6、步骤3.利用所得酸化后的地质参数建立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2吞吐模型;

7、步骤4.利用不同溶蚀模式下的孔隙参数以及步骤3建立的模型,计算注入co2后的吞吐效果,确定最优的co2增能开发方案。

8、作为优选,步骤1中,基于地质参数建立近井地带酸化概念模型包括达西尺度模型和孔隙尺度模型;

9、所述达西尺度模型包括达西流动方程和酸液浓度的对流扩散方程,

10、所述达西流动方程包括:

11、速度与压力关系模型:

12、速度与孔隙度关系模型:

13、所述酸液浓度的对流扩散方程:

14、

15、kc(cf-cs)=r(cs)

16、

17、其中,v是速度,k为渗透率,p是压力,φ表示孔隙度,cf和cs分别表示酸在液相和液固表面的浓度,de为有效扩散张量,kc是传质系数,av是比表面积,ρs是岩石密度,α定义为酸的溶解能力,r(cs)是反应动力。

18、作为优选,所述孔隙尺度模型包括:

19、

20、

21、

22、其中k0,r0,a0分别表示初始渗透率,初始平均孔隙半径和初始比表面积,是常数。

23、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在不同酸液注入条件下得到的溶蚀模式包括面溶蚀、锥形溶蚀、蚓孔溶蚀、多分枝蚓孔溶蚀以及均匀溶蚀。

24、作为优选,步骤3利用所得酸化后的地质参数建立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2吞吐模型的具体步骤为:建立组分模型描述流体流动,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形成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2吞吐模型,体现co2驱油的本质,描述流体性质变化。

25、作为优选,步骤s1中建立组分模型描述co2吞吐过程具体包括:

26、(1)通过色谱分析实验确定原油组分数量,针对每一个组分建立质量守恒方程:

27、

28、其中i表示组分,i=1,…,nc,nc表示组分数量。f为质量流量,q代表源汇项,n为质量变化;

29、(2)在co2吞吐过程中存在气液两相,通过闪蒸计算结合pr状态方程模拟流体相态变化。

3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步骤(1)中,n可以通过相摩尔密度ρ,饱和度s,油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xi,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yi表示为:

31、ni=φ(ρosoxi+ρgsgyi)

32、f可以写为:

33、

34、其中vβ为油相或气相的达西速度,即vo或vg:

35、

36、各组分要满足组分质量守恒条件:

37、其中,zi表示组分i的总体摩尔分数。

38、作为优选,步骤4中根据吸气指数,换油率和采收率三个指标,确定最佳的酸注入条件、co2吞吐周期和co2注入参数。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40、本专利技术方法优选得到最佳的酸注入条件,生成最优溶蚀模式,解决近井污染及吸气指数低的问题;通过确定最佳的co2吞吐周期和co2注入参数,使co2与原油充分接触,发挥co2驱油的优势,提高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方法也适用于致密油藏以及断块油藏,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地质参数建立近井地带酸化概念模型包括达西尺度模型和孔隙尺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尺度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不同酸液注入条件下得到的溶蚀模式包括面溶蚀、锥形溶蚀、蚓孔溶蚀、多分枝蚓孔溶蚀以及均匀溶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利用所得酸化后的地质参数建立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2吞吐模型的具体步骤为:建立组分模型描述流体流动,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形成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O2吞吐模型,体现CO2驱油的本质,描述流体性质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组分模型描述CO2吞吐过程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可以通过相摩尔密度ρ,饱和度S,油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xi,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分数yi表示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吸气指数,换油率和采收率三个指标,确定最佳的酸注入条件、CO2吞吐周期和CO2注入参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地质参数建立近井地带酸化概念模型包括达西尺度模型和孔隙尺度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尺度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不同酸液注入条件下得到的溶蚀模式包括面溶蚀、锥形溶蚀、蚓孔溶蚀、多分枝蚓孔溶蚀以及均匀溶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低渗透油藏co2增能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利用所得酸化后的地质参数建立低渗透非均质储层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福张世明张传宝李友全李弘博王杰郭祥韩凤蕊张东王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