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通信防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通信防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71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30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防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数据报文的类型;其中,数据报文的类型包括: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为向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首个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非首个数据报文;在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情况下,对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在数据报文为第二数据报文的情况下,对数据报文进行弱验证;其中,强验证为安全性强于弱验证的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通信接收端发送数据报文,解决了业务互通过程防护效率低下、防御系统性差和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达到了对通信互通过程,全面高效防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防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云化/泛化在演进、2b和2c业务融合,网络安全的“边界”进一步模糊,攻击手段持续升级,传统“补丁式”的安全设计模式,存在结构僵化、后知后觉、缺乏协同等问题,堆叠、加固的安全架构,依赖于先验知识的被动防护模式,难以满足新型网络安全防护需求。因此,需要突破传统设计模式,为网络注入更强大的安全基因,从身份、数据、网络、通信端等需求层面,进行系统安全设计。网络通信防护基于对接入终端的验证、对接收端的保护,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可信,并为资源正常运行、业务正常通信提供安全保障。

2、然而常规的通信防护技术存在防护效率低下,防护不够系统、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信防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业务互通过程防护效率低下、防御系统性差和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达到了对通信互通过程,全面高效防护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防护方法,方法包括:确定待发送的数据报文的类型;其中,数据报文的类型包括:第一数据报文和第二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为向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首个数据报文,第二数据报文为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非首个数据报文;在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的情况下,对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在数据报文为第二数据报文的情况下,对数据报文进行弱验证;其中,强验证为安全性强于弱验证的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通信接收端发送数据报文。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防护系统,包括:通信发起端、通信接收端、第一传输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节点;第一传输节点用于执行上述通信防护方法;所述第二传输节点和所述通信接收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防护方法。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防护系统,包括:通信发起端、通信接收端、第一传输节点;通信发起端用于执行上述通信防护方法;所述第一传输节点和所述通信接收端用于执上述通信防护方法。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通信防护方法。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防护方法。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防护方法,通过对发向通信接收端的首个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并且,在强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才对向通信接收端转发数据报文,实现了在建立与通信接收端之间的通信的同时,也进行了安全验证,避免了通信接收端被攻击,确保了网络的安全可信,另外,对向通信接收端的非首个数据报文进行弱验证,实现即使已接入通信接收端,对于往来的数据报文仍然需要进行弱验证,避免了数据报文带来的潜在风险,因此,解决了业务互通过程防护效率低下、防御系统性差和防护不够全面的问题,达到了对通信互通过程,全面高效防护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数据报文的类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或通信发起端,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密码学计算并生成第一验证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为所述数据报文添加第一验证值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通信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报文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或第二传输节点或通信接收端,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第一验证值进行验证,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数据报文生成检验信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授权检验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之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报文为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非首个数据报文,且所述数据报文安全性差的情况下,所述数据报文为第一数据报文;在所述数据报文为向所述通信接收端发送的首个数据报文,且所述数据报文安全性强的情况下,所述数据报文为第二数据报文。

13.一种通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防护系统包括:通信发起端、通信接收端、第一传输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节点;

14.一种通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防护系统包括:通信发起端、通信接收端和第一传输节点;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数据报文的类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或通信发起端,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密码学计算并生成第一验证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为所述数据报文添加第一验证值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通信接收端发送所述数据报文之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传输节点或第二传输节点或通信接收端,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强验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报文携带的第一验证值进行验证,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数据报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新成周娜蒋志红宋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