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69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9
本技术所述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该过滤池内通过多块竖向分隔板分隔形成多个功能区,其特点是:功能区包括物理过滤区、多个生化过滤区、杀菌区,生化过滤区内设有细菌屋和搅拌器,细菌屋的下部做有镂空区,镂空区下方有锥形集污部,生化过滤区的进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左上侧处,出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右下侧处,从而形成从细菌屋高进低出的多方向水流方式,物理过滤区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流入的水体进行初次过滤净化后,输送至多个生化过滤区进行生化净化,再经过杀菌后送回水产养殖池。本技术能使水产养殖池的水体循环利用,长期不用换水且能有效保证水质,又无需定期拆下细菌屋进行清洗,维护成本低、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1、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尤其炎热夏季淡水水产养殖是鱼病流行的高峰期,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保持水产养殖池塘的水质和养殖环境的卫生。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多数采用在池塘内静水封闭养殖的方式,由于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放的各种饲料、药物,以及粪便、杂草等的污染,使得各种寄生虫、微生物、细菌在池塘内极易滋生,导致水质变差。若不经常更换水,则鱼很容易死亡。为了防止鱼死亡,传统的做法是定期更换鱼池水,并辅助有增氧设备。这样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浪费水资源,不经济、不环保。为此,不少做养鱼的厂家采用增设鱼池过滤器。现有技术的鱼池过滤器一般都是采用简单的过滤棉过滤或内部设有滤网的过滤器,这种过滤结构,一则只能过滤掉颗粒较大的固体物,水质难以达到很好的净化;二则容易堵塞,不便清洗,使用麻烦,人工维护的频率高。尽管专利公开号为cn21823203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养鱼池循环水过滤一体化设备,其包括:生化沉淀段和微滤段;生化沉淀段底部设有沉淀泥斗,沉淀泥斗下方设有排泥口;生化沉淀段内沉淀泥斗上方设有生态组合填料层,生态组合填料层上装载有微生物,以实现集生化、沉淀及过滤功能为一体的效果。但是由于鱼池里的污水是经生化沉淀段的下部进水口进入,再经生态组合填料层后,从生化沉淀段的上方溢水槽及生化沉淀出水口流至微滤段。这种过滤结构的缺点是:一、带有大量杂质和鱼排泄物的污水先进入生化沉淀段底部沉淀,使得沉淀泥斗下方的排泥口经常被堵塞,需人工去维护疏通;二、因为污水没有前置过滤器过滤,加之水又是从下方往上溢出的缓慢流动方式,导致生态组合填料层内的小孔容易积满较小粒度的鱼排泄物等异物而堵塞,不利于微生物的培养和过滤,所以需定期取出清洗,维护成本高。所以现有的鱼池过滤系统难以广大水产养殖厂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水产养殖池的水体循环利用,在改善水质的同时对养殖水体进行循环过滤、净化和杀菌处理,长期不用换水,又无需定期拆下细菌屋进行清洗,维护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技术所述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该过滤池内通过多块竖向分隔板分隔形成多个功能区,其特点是:所述功能区包括依序横向排列和连通的物理过滤区、多个生化过滤区、杀菌区,所述物理过滤区与水产养殖池的尾水排出口连通,所述生化过滤区内设有具有多层次多方向结构特点的细菌屋,且该细菌屋的下部设有由底面向上凹进的镂空区,生化过滤区的内腔底部设有位于镂空区下方的锥形集污部,锥形集污部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生化过滤区内还设有竖向插装于锥形集污部处的搅拌器,该搅拌器的操作杆向上延伸穿出细菌屋,所述生化过滤区的进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左上侧处,出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右下侧处,从而形成从细菌屋高进低出的多方向水流方式,所述物理过滤区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流入的水体进行初次过滤净化后,输送至生化过滤区进行生化净化,再进入杀菌区内经过杀菌后通过出水管和水泵送回水产养殖池。生化净化是生物消化过滤净化的简称。

4、其中所述搅拌器可为现有的带搅拌叶的电动搅拌器,也可以是手动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上的搅拌叶为可向下的叶片,还可以是带向上弯的弧形叶片。

5、进一步是:所述生化过滤区内设有位于锥形集污部上方的细菌屋支撑架,细菌屋支撑架上具有与镂空区造型匹配安装的拱形过滤架,细菌屋支撑架的两边承载于锥形集污部的两边上,所述细菌屋装置于所述拱形过滤架上。所述搅拌器的操作杆竖向装置于所述细菌屋支撑架上。

6、所述拱形过滤架可为半圆拱形过滤架或倒v拱形过滤架或倒u拱形过滤架。所述细菌屋为若干散装生物滤材填充于所述细菌屋支撑架上方与生化过滤区两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

7、本技术中,物理过滤区主要是采用现有的微滤机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也叫污水排出口)流入的水体(一般叫尾水或污水)进行固、水分离过滤,并将尾水中的固体物(如饲料和鱼排泄物等固体异物)充分收集和将固体物排出水体外,有效切除水体中大部分的污染源。经过物理过滤区过滤后的水体流入多个生化过滤区进行多重生物消化过滤,生化过滤区在生物消化过滤的同时又有沉淀净化、集污、激活翻新(水流穿过细菌屋时细菌屋里面的多层次多方向生物滤材使得水体形成多方向急流,从而使得水体得以激活翻新)的功能。

8、进一步是:相邻功能区之间具有两块呈竖向平行排列的所述分隔板,且两块分隔板呈一上一下错开安装形成一边具有下过水口而另一边具有上过水口的水流通道,其中所述下过水口形成前一个功能区的出水口,所述上过水口形成下一个功能区的进水口。

9、所述杀菌区内装有至少一根潜水杀菌灯。杀菌灯一般选用紫外线杀菌灯。

10、为进一步的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锥形集污部可以是采用混凝土筑造成型。所述锥形集污部还可以是由泥土做成的锥形腔体及铺装于锥形腔体内表面的防水布形成,该防水布对应锥形集污部底部排污管的位置开有供排污管穿出的安装孔。

11、进一步是,所述过滤池由钢架结构做成的方形网箱支架体、铺装于网箱支架体内腔底面和四个侧面的篷布形成。

12、为方便操作人员无需下水即可在过滤池水面上方操作(如在生化过滤区的水面上方操作搅拌器),还可在所述生化过滤区上方设有人行桥。该人行桥的两端装置于过滤池的前后两端上,该人行桥方便操作人员在过滤池上作业,不用下水,工作高效。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拉住过滤池两端,防止过滤池的两端因池内水多而向外胀开,确保过滤池不变形。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4、一、本技术将物理学与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能对水产养殖池的水进行循环过滤、净化和杀菌处理,使得水质长期保持清澈、透亮、不浑浊、无臭味,长期不用换水亦能有效保证水质,而且无需专人护理,经济、环保。

15、二、本技术先在物理过滤区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流入的尾水进行固、水分离过滤,并将尾水中的固体物(如饲料和鱼排泄物等固体异物)充分收集和将固体物排出水体外,有效消除水体中大部分的污染源。再通过多个生化过滤区内细菌屋对水体中残留的污染源进行多重吸附,并利用细菌屋中培养的消化细菌对吸附的污染源进行生物消化降解,生物消化过滤效果好。再加上各个生化过滤区内的细菌屋的下部设有由底面向上凹进的镂空区,镂空区下方有带排污管的锥形集污部,生化过滤区的进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左上侧处,出水口位于细菌屋的右下侧处,所以各个生化过滤区在生物消化过滤的同时,又有激活翻新的活水功能和缓流沉淀净化功能(锥形集污部能使其内的水体缓流沉淀杂质或异物)及集污排放功能,同时镂空区也有利于水体中异物的沉降,所以大大减少了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而且这种结构的生化过滤区无需定期取出细菌屋清洗(即为免洗过滤区),维护成本低,工作效率更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该过滤池内通过多块竖向分隔板(1)分隔形成多个功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包括依序横向排列和连通的物理过滤区(2)、多个生化过滤区(3)、杀菌区(4),所述物理过滤区(2)与水产养殖池的尾水排出口连通,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设有具有多层次多方向结构特点的细菌屋(31),且该细菌屋(31)的下部设有由底面向上凹进的镂空区(32),生化过滤区(3)的内腔底部设有位于镂空区(32)下方的锥形集污部(33),锥形集污部(33)的底部设有排污管(34),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还设有竖向插装于锥形集污部(33)处的搅拌器(6),该搅拌器(6)的操作杆(61)向上延伸穿出细菌屋(31),所述生化过滤区(3)的进水口(35)位于细菌屋(31)的左上侧处,出水口(36)位于细菌屋(31)的右下侧处,从而形成从细菌屋(31)高进低出的多方向水流方式,所述物理过滤区(2)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流入的水体进行初次过滤净化后,输送至多个生化过滤区(3)进行依次生化净化,再进入杀菌区(4)内经过杀菌后通过出水管(5)和水泵送回水产养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设有位于锥形集污部(33)上方的细菌屋支撑架(37),且细菌屋支撑架(37)上具有与镂空区(32)匹配安装的拱形过滤架,该细菌屋支撑架(37)的两边承载于锥形集污部(33)的两边上,所述细菌屋(31)装置于所述拱形过滤架上,所述搅拌器(6)的操作杆中部竖向装置于所述细菌屋支撑架(3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过滤架为半圆拱形过滤架或倒V拱形过滤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屋(31)为若干散装生物滤材填充于所述细菌屋支撑架(37)上方与生化过滤区(3)两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功能区之间具有两块呈竖向平行排列的所述分隔板(1),且两块分隔板(1)呈一上一下错开安装形成一边具有下过水口而另一边具有上过水口的水流通道,其中所述下过水口形成前一个功能区的出水口,所述上过水口形成下一个功能区的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过滤区(3)的上方设有人行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区(4)内装有至少一根潜水杀菌灯(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集污部(33)采用混凝土筑造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集污部(33)由泥土做成的锥形腔体及铺装于锥形腔体内表面的防水布形成,该防水布对应锥形集污部(33)底部排污管(34)的位置开有供排污管(34)穿出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由钢架结构做成的方形网箱支架体、铺装于网箱支架体内腔底面和四个侧面的篷布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池,该过滤池内通过多块竖向分隔板(1)分隔形成多个功能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包括依序横向排列和连通的物理过滤区(2)、多个生化过滤区(3)、杀菌区(4),所述物理过滤区(2)与水产养殖池的尾水排出口连通,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设有具有多层次多方向结构特点的细菌屋(31),且该细菌屋(31)的下部设有由底面向上凹进的镂空区(32),生化过滤区(3)的内腔底部设有位于镂空区(32)下方的锥形集污部(33),锥形集污部(33)的底部设有排污管(34),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还设有竖向插装于锥形集污部(33)处的搅拌器(6),该搅拌器(6)的操作杆(61)向上延伸穿出细菌屋(31),所述生化过滤区(3)的进水口(35)位于细菌屋(31)的左上侧处,出水口(36)位于细菌屋(31)的右下侧处,从而形成从细菌屋(31)高进低出的多方向水流方式,所述物理过滤区(2)将水产养殖池尾水排出口流入的水体进行初次过滤净化后,输送至多个生化过滤区(3)进行依次生化净化,再进入杀菌区(4)内经过杀菌后通过出水管(5)和水泵送回水产养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产养殖免洗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过滤区(3)内设有位于锥形集污部(33)上方的细菌屋支撑架(37),且细菌屋支撑架(37)上具有与镂空区(32)匹配安装的拱形过滤架,该细菌屋支撑架(37)的两边承载于锥形集污部(33)的两边上,所述细菌屋(31)装置于所述拱形过滤架上,所述搅拌器(6)的操作杆中部竖向装置于所述细菌屋支撑架(37)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博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绿生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